2012现代物流学自学考(第4.5章)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6077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现代物流学自学考(第4.5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12现代物流学自学考(第4.5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12现代物流学自学考(第4.5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12现代物流学自学考(第4.5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12现代物流学自学考(第4.5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现代物流学自学考(第4.5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现代物流学自学考(第4.5章)(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装卸搬运,考核知识点 1、装卸搬运的定义(了解) 2、装卸搬运的特点(理解) 3、装卸搬运的地位与作用(掌握) 4、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依据(了解) 5、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方法(了解) 6、装卸搬运合理化的原则(理解) 7、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掌握),第一节 装卸搬运概述,一、定义 在同一地理空间内(如码头港口、工厂、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撑状态的活动称作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则被称作搬运。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的定义:装卸是指货物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从运输设备卸下的活动;搬运则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将货物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两者统称为装卸搬运。(

2、单选题或名称解释) 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如果强调存放状态改变时,一般用装卸”一词反映;如果强调空间位置改变时,常用“搬运”一词反映。,第一节 装卸搬运概述,物流领域(如铁路运输)常将装卸搬运这一整体活动称作为“货物装卸”;在生产领域中,则常将这一整体活动称作为“物料搬运”。 仓库的装卸搬运活动往往是货物在仓库内部移动,以及在仓库与运输车辆之间的移动,是仓库内部运作不可或缺的物流环节。装卸搬运活动是否合理,不但影响运输和仓库系统的运作效率,而且会影响企业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因此,在仓库建设规划的时候,选择高效、柔性的装卸搬运设备,对仓库进行装卸搬运组织,提高作业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装卸搬运是物流各

3、环节的连接点,是连接储运的纽带,贯穿于物流的全过程。,第一节 装卸搬运概述,二、特点(多选题) (一)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 物流中每项活动开始及结束时都会发生的就是装卸搬运。 (二)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 其他物流活动在互相过渡时,基本上都是通过“装卸搬运”来衔接的。,三、地位与作用(简答题),(一)装卸搬运是物流各环节之间相互转换的桥梁 它是物流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影响物流效率,决定物流成本的重要环节。 (二)装卸搬运是伴随运输和保管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 装卸搬运的基本动作包括装车(船)、卸车(船)、堆垛、入库、出库,以及连接上述各项工作的短程输送。 (三)装卸搬运是降

4、低物流成本的重要环节,四、装卸搬运类型,简要介绍装卸搬运的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和类型。 (一)按货物的集散程度分类 按照货物的集散程度,可以将装卸搬运分为单件装卸搬运、集装装卸搬运和散装装卸搬运。(多选题) 单件装卸搬运,主要是指非集装按件计的货物逐个进行装卸搬运的作业方法。单件作业对机械、装备和装卸条件的要求不高,机动性强,能够在很广泛的地域内进行而不会受到固定设施、设备的地域限制。,四、装卸搬运类型,将货物先进行集装化,再进行装卸搬运的方法称为集装作业法。它包括集装箱作业法、托盘作业法、网袋作业法、货捆作业法、滑板作业法及挂车作业法等。 集装装卸搬运作业的对象范围比较广,一般除了特大、重、长

5、的货物和粉、粒、液、气状货物之外,都可以采用集装作业法。 散装装卸搬运主要是指对大批量粉状、粒状货物进行无包装散装、散卸和搬运,其作业对象主要包括煤炭、建材、矿石等大宗货物,以及粮食、水泥等。,四、装卸搬运类型,(二)、按装卸搬运设备的作业特点分类 装卸搬运设备的作业特点可以将装卸搬运分为间歇性装卸搬运和连续装卸搬运。 间歇性搬运是指货物支撑状态和空间位置的改变是断续、间歇、重复和循环进行的,在两次作业中存在一个空程准备过程的作业方式。间歇性装卸搬运作业方式具有比较强的机动性,作业地点可以在比较的范围内变动,主要适用于货流不固定的各种货物,大件货物和散粒货物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连续装卸搬运主

6、要是指连续不断地(中间不停顿、货间无间隔)进行作业的作业方式,适用于装卸搬运量大对象固定、货物对象不容易形成大包装的情况,一般采用输送机、链斗装车机等机械设备。,四、装卸搬运类型,(三)按作业手段和组织水平分类 (四)按装卸搬运实施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对象分类 按装卸搬运实施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对象,可以将装卸搬运分为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和汽车装卸等。,第二节现代化仓库的装卸搬运设备,一、各种设备简介 1、叉车,第二节现代化仓库的装卸搬运设备,2、巷道式堆垛机,第二节现代化仓库的装卸搬运设备,3、输送机,第二节现代化仓库的装卸搬运设备,4、起重机,第二节现代化仓库的装卸搬运设备,二、装卸搬运设

7、备的选择依据(论述题) 自动化设备先进方便、作业效率高、货损率低,但是设备初期的投入大,开发应用复杂,一般中小物流企业很难承受。应该充分考虑设备的投入和产出问题,充分权衡设备的成本与收益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作为选择装卸搬运设备的依据。 1、设备的特点(选择设备的时候考虑仓库的设施,大型仓库、空间大,障碍少) 2、货物的特点(货物的尺寸、规格、包装、重量、数量、价值及易损性等) 3、时间因素 4、设备成本,三、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方法(论述题),(一)根据设备费用数据 简单搬运设备、机械化设备成本 (二)通过距离、物流量和搬运运输设备的关系, 简单的搬运设备适合距离短、物流量小的搬运需求;复杂

8、的搬运设备适合距离短、物流量大的搬运需求;简单的运输设备适合距离长、物流量小的运输需求;复杂的运输设备适合距离长、物流量大的需求。 (三)根据设备的技术指标、物料特点及运行成本、使用方便等影响因素 在设备选择时应该注意下面几点:,1、设备的技术性能,即设备是佛可以胜任工作,以及设备的灵活性要求等。 2、设备的可靠性,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出现故障,或出现一般性故障能立即修复并且安全可靠。 3、工作环境的相适应性。工作场合是露天或者是室内,是否有振动、是否有化学污染及其他特定环境要求等。 4、经济因素。包括投资水平、投资回收期及性能价格比等。 5、可操作性与使用性。操作是否容易掌握,

9、培训的复杂强度等。 6、能耗因素。设备的能耗应该符合燃烧与电力供应情况。 7备件及维修因素。设备条件和维修应该方便、可行。,第三节 装卸搬运合理化,一、概述 装卸搬运合理化是指以尽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整装卸搬运工作。(名词解释)装卸搬运合理化,是相对装卸不合理而言的,合理与不合理是相对的,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合理。 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标志是:装卸搬运次数最少、装卸搬运距离最短、各作业环节衔接好、库存物品的装卸搬运活性指数较高、可移动性强等。,第三节 装卸搬运合理化,二、原则(简答题) 因为装卸搬运作业起到衔接运输、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其他物流环节的作用

10、,其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所以应该尽可能节约时间和费用。因此,在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方面,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装卸搬运次数最少 仓库应通过良好的组织和妥善的安排,使货物被装卸和搬运的次数最少,降低无效装卸和搬运。 2、装卸、搬运移动距离最近 在装卸和搬运作业中,清理作业现场,妥善调度车辆等运输工具,尽可能使装卸搬运最近。,第三节 装卸搬运合理化,3、装卸搬运作业衔接流畅 搬运和装卸是伴随进行的,如果搬运和装卸脱节,会使作业量大幅度增加。 4、机械化作业 装卸搬运是高强度、大负荷的作业,采用人力作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产生差损 5、托盘化、集成化等成组作业 托盘化作业时指将货物直接堆放到托

11、盘上,进行必要的固定,连同托盘一起进行搬运、装卸和堆垛的仓库作业方式。 6、省力化作业 充分利用重力 7、系统化,第三节 装卸搬运合理化,三、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简答题) 装卸搬运的合理化,在缩短企业生产周期、提升物流速度、降低物流费用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大体上有以下几类。 1、提高物品装卸搬运的灵活性与可运性 提高装卸搬运的灵活性主要是指在装卸搬运作业过程中提离物品的“活性”;装卸搬运的可运性主要是指装卸搬运的难易程度。影响装卸搬运灵活性和可运性的因素主要有物品的外形尺寸、物品的密度或者笨重程度、物品形状、物品损伤程度、设备或人员的因素、物品所处的状态、物品

12、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等。,第三节 装卸搬运合理化,2、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能源消耗 3、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 4、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 5、改进装卸搬运作业方法 6、创建“复合终端”,习题集,一、名词解释 1、装卸搬运 2、装卸搬运合理化 二、简答题 1、装卸搬运的特点 2、装卸搬运的地位与作用 3、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依据 4、装卸搬运合理化的原则 三、论述题 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 四、案例分析题 结合阅读案例分析装卸搬运的合理化原则与措施。,第五章 现代运输,第一节 运输与运输方式概述 一、运输的定义 运输,指的是运输主体(人或是物品)通过运输工具(或运输路径),由始发地移动到目的地,达到经济目的

13、的行为。因此,运输是一种“衍生的经济行为”,运输大多都是为了完成某些经济行为。(名称解释或单选题),第一节 运输与运输方式概述,二、运输的功能(多选题) 运输的功能是指通过运输,克服产品在生产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或者通过运输,对产品进行临时储存。 (一)产品的转移功能 运输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克服产品在生产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使产品在价值链中来回移动,即通过改变产品的地点与位置,消除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空间位置上的背离,或将产品从有效用价值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用价值高的地方,创造出产品的空间效用。 (二)产品的储存功能,三、各种运输方式简介,基本的运输方式,按照运输过

14、程所使用的技术设施可以划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 (多选题) (一)铁路运输(简单题) 1、铁路运输方式的主要优点 运行速度快,时速可达80120km。(单选题) 运输能力较大,能够满足大量货物的一次性高效率运输。 运输连续性强,运输过程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小,能够提供全天候的运输服务。 轨道运输的安全性能较高,运行平稳。 通用性能好,能够运送各类货物。 运输成本(特别是可变成本)较低。 能耗低。,三、各种运输方式简介,2、铁路运输方式的主要劣势 设备与站台等的限制使铁路运输的固定成本较高,建设周期较长,占地较多。 由于设计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当市场运量激增时,很难

15、及时得到运输机会。 铁路运输的固定成本很高,但是变动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近距离运输的运费较高。 长距离运输情况下,由于需要进行货车配车,中途停留时间较长。 铁路运输的装卸次数较多,因此货物破损或缺失通常会比其他运输方式要多。,三、各种运输方式简介,综上所述,铁路主要适用于下面的情况: 大宗低值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也比较适合运输散装、罐装货物。 适用于大量货物的一次高效率运输。 对运费负担能力低、货物批量大、运输距离长的货物而言,运费相对低廉。 轨道运输,安全性较好,三、各种运输方式简介,(二)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主要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物运输,以及水路运输、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物

16、运输,以及铁路、水路运输难以发挥优势的短途运输。由于公路运输有很强的灵活性,近年来铁路和水路运输密集的地区,长途的大批量运输也开始使用公路运输。,三、各种运输方式简介,1、公路运输的优点(简单题) 快速。 灵活、方便。 货物破损率低。 投资少、公路建设期短、投资较低、容易兴办,资金、设施转移的自由度大。 2、公路运输的缺点 运输能力小。 运输成本较高。 劳动生产率低。,三、各种运输方式简介,综上所述,公路运输比较适宜在内陆地区运输货物,因而可以与铁路、水路联运,为铁路、港口集疏运物资;可以深入山区及偏僻的农村进行货物的运输;可以在远离铁路的区域从事干线运输。 公路运输独特的作用是其他各种运输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发展公路运输,有利于促进地区、部门和企业之间的物流发展,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的建设和防务,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公路运输已经以其功能的灵活性和广泛性,深入到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三、各种运输方式简介,(三)水路运输(简单题) 水路运输通常表现为四种形式:沿海运输、近海运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