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医改进展监测方案介绍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5893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3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医改进展监测方案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1年医改进展监测方案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1年医改进展监测方案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1年医改进展监测方案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1年医改进展监测方案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医改进展监测方案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医改进展监测方案介绍(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医改进展监测 工作介绍,青海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2011年10月,主要内容,开展医改监测目的 监测工作逐步规范 年度医改监测方案 如何提高数据质量 监测数据分析利用 2011年工作安排,一、开展医改监测目的,医改监测与评估是2011年的医改任务之一。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1年度医改主要工作安排:国务院医改办会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地医改进展情况和效果的监测评估,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每月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汇总通报,每季进行进度考核,年终对医改3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 监测与评估的区别:监测医改动态和进程,了解各地贯彻五项重点改革进展和具体任务落实情况,月度、季度及年度监

2、测。评估侧重医改工作的实施效果,中期、3年评估 医改监测是推动医改、狠抓落实的重要手段。监测结果已成为各级卫生部门动态掌握医改进展的重要工具和科学决策的依据,二、监测工作逐步规范,2009-2011年共组织实施6次监测。 监测工作规范化 - 监测内容规范化 (定义指标解释,明确数据来源,系统汇总产出) - 明确分工:领导负总则,医改办协调, 业务部门提供数据,监测 人员上报数据。 - 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系统审核,省部级会审和培训制度(卫生部举办2期省地级培训班,省级举办县区市培训班) 监测数据质量逐步提高 - 县区市上报率逐步提高,2011年第1期全省上报率达100% - 主要指标的一致性

3、和合理性提高,三、修订下发2011年度医改监测方案,国家下发的工作布置文件: 修订依据:国办下发的2011年度医改主要工作安排 2010年3月卫生部下发“关于报送2010年医改进展季度监测数据的紧急通知”(卫发明电201021号) -明确责任分工,保障数据质量。 2011年6月下旬卫生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度医改进展监测工作的通知”(卫办综发201184号) -下发2011年度监测方案(监测表指标解释、数据来源),我省下发的相关文件: 2011年4月初,卫生厅下发“关于报送2011年第一季度医改监测数据的紧急通知”(青卫信统函20112号) 6月下旬卫生厅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度医

4、改进展监测工作的通知”(青卫电201138号),(一)2011年医改监测方案内容,医改进展监测表:实行分级监测 县区级监测表:46个县区,3期,修订原有监测表(155个指标) 地市级监测表:8个地市,3期,新增监测表(28个指标) 省级监测表:3期,新增监测表(23个指标) 医疗服务月报表: 全省614个医疗卫生机构,合并2个月报表,删医疗卫生服务量指标,增公立医院改革指标(14个)-产出医疗服务量、病人医疗费用,(二)2011年医改监测周期及报告期,7月第1期监测, 报告提交卫生厅局长培训会 12月第2期监测, 报告提交明年初全国卫生工作会议 2012年2月第3期监测, 为和3年医改评估做准

5、备,(三)调整监测指标,实行分级监测,县区级监测表(后附): 全部县区市填报第1-7项,第8项(医疗卫生机构)由系统赋值,供审核用。 地市级监测表(公立医院改革): 全部地级市填报(包括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及非试点城市) 省级监测表(基本药物制度及省级财政投入),县区级监测表(155个指标),地市级监测表(28个指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8个指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9个指标) 4类机构一般诊疗费收费及报销标准,拟由县级监测表(2.3)调到地市级监测表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6个指标) 8个重大专项指标,拟由县级监测表(4.2)调到地市级监测表 注:县级表减25个指标 130个

6、指标,地市级表增25个指标 53个指标。,(四)调整监测单位,县区级监测表: 填报单位:县区市卫生局基层户。 所有县区市填报第1-7项,第8项(医疗卫生机构)由系统赋值供审核用 地市级监测表(公立医院改革):新增 填报单位:地市卫生局基层户 省级监测表(基本药物制度及省级财政投入):新增 填报单位:省卫生厅,卫生部核准的2011年上报的县区市个数,卫生部核准的2011年上报的地级市(地区)个数,(五)数据报送方式:网络直报 登录省级直报平台上报数据,县区级监测表 地市级监测表 省级监测表 医疗服务月报表,四、如何提高一医改监测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 建立医改监测工作机制 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填

7、表说明及指标解释,2011年度医改指标任务及补助标准,(一)医改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县区级监测表) 数据的完整性:缺项(不填或填“0”) 如:1、4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 本年度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4.1.5.14.1.5.4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人数4.1. 1 健康管理人数4.1.2.1-4.1.3.3 2、中央专项数等,(一) 医改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续),数据的准确性:误填 中央专项任务完成数:监测数据与业务口上报的项目进展数出入较大,一些县区填报数大于任务数,一些县区则不填; 如: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4.2.5(妇社处)

8、4.2.2(医政处) “元”填写成“万元”:如本年度新农合补偿封顶线(最高支付限额)(元/人/年),(一) 医改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续),医疗卫生机构数:填报的监测数大于本底机构总数(第8项),所占比例大于100%; 如: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招聘及培训人数:全省未开展,却填了数字 如: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一) 医改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续),填报与实际拨付的标准不一致,且辖区内不同县(区)间部分标准不统一。 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4.1.6 1.1.1 本年度各级财政对新农合补助标准、1.1.2本年度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元/人/年)各地

9、区新农合筹资情况.xls 其他填写错误: 如: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水平.xls 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2.3.7.1 2.3.7.5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情况,(二)建立有效的医改监测工作机制,成立省级医改监测工作协调小组。省厅(主管领导、医改办和信息中心)。 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省厅:分管领导亲自抓;医改办负总责,做好布置培训和协调工作,填报省级监测表;业务处室(人事、规财、农卫、妇社、医政、医管、疾控、科教等处室)参与会审;统计信息机构负责通报数据上报情况,直报平台维护,确保数据及时上报。 县级卫生局:

10、固定专人负责数据收集与上报,有关业务科室做好项目进展登记、提前收集来源于项目实施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 地市卫生局:填报地市监测表,负责县区表催报及审核。,(三)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1、建立基础数据收集制度,做到数出有据。项目实施单位-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项目进展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向县级卫生局报送数据。涉及机制、体制和政府投入等指标应以文件或行政记录为依据。 2、建立逐级数据审核制度。县级录入数据要严格执行系统审核,确保完整性和准确性。地市级负责所属县区数据系统审核和催报。省厅建立会审制度,要求厅局有关处室参与会审。 - 利用产出表-B8表(医疗卫生机构表)和汇总表发现问题。 - 利用一

11、览表发现极大值、所占比例或率大于100%、未填数据 - 与医改任务分解数对比,发现问题。,(三)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续),- 利用系统审核功能,完成各表和全表“逻辑性”及 “合理性”审核。通过审核方能成功上报。 - 地市利用“报送状态”了解县区报送情况,催报,批 量审核数据、审批退回错误数据。订正后要重新审核 上报。 3、建立督查和通报制度。重点抽查未报数据和数据质 量较差地区,按期通报监测数据质量、并按监测结果地区排序。 4、提高监测人员业务水平。卫生部举办省、地市级监测人员培训班,省厅举办县区级监测人员培训班;印发医改监测工作指导手册;直报平台公告栏发公告、利用在线交流平台(QQ群)等,

12、指导县级、地市级填报数据。,及时发布医改监测直报公告,(四)填表说明及制表解释,1. 统计原则: 县区级、地市级监测表:按属地管理原则统计。即定量指标应包括 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数字,也包括辖区内由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的医疗卫生机构数字。 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统计。1个机构2块 牌子2个证书按2个机构分别统计;1个机构2块牌子1个证书则按证 书上登记的名称统计。原则上分子分母统计口径应一致。分子大于分母,请在直报系统添加新增机构(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为依据). 数据分析产出表-B8(医疗卫生机构数)为实时动态汇总数,县区监测表第8项为初始值(机构设置),仅供填报数

13、据时参考用(不得修改)。 8个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完成数:包括辖区内各级各类项 目实施单位的数字。各级指省、地市、县区、乡镇或街道属,各类 指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中央专项不包括地方项目数,填数时可先完成中央专项数。,2. 数据来源: 第7项:户籍人口和农业人口过录公安部2010年底数字,常住人口、城镇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过录当地统计局2010年人口普查及年报数; 行政村数:过录当地民政局2010年数字; 重大专项完成数:汇总辖区内项目实施单位任务实际完成数; 机制及体制创新及实施某项政策:以上级及当地政府、发改委、卫生、人社、编办等部门文件为依据; 经费投入:以上

14、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当地财政部门印发的拨款文件为依据。,3. 时点、时期数(以第1期为例),时点数(期末): 指标填本期末数字;健康档案累计建档人填截至本期末本县区全部建档人数,包括以前建档和本年度新增建档人数。 时期数(本年度): 填2011年3月1日起至本期末累计数 -重大专项任务完成数应为3-6月份合计数,不包括2010年任务完成数。未承担某项医改任务的县区则填0。 -培训人数:3-6月合计数,不包括3月1日前的培训人数。 -当年启动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数:包括2011年发改委立项2011年启动建设项目数,也包括2011年以前立项且在2011年继续投入建设资金的项目数。,(五)如何审核数据,

15、利用系统“报送状态”,了解县区市报送情况。 红色显示“未报”; 黄色显示“填报中” 如修改后要再次点击“上报”。 利用系统审核功能,审核数据 - 本表及全表审核、逻辑及合理性审核。 - 红色必须修改,黄色提示修改。 - 省、地市数据管理员可批量审核、审批退回数据。 对比“本期”与“上期”数,发现问题。 上季度回答“是”的指标(如是否成立医改办),本季度也应答“是”,(五)如何审核数据(续),利用产出表下钻及指标排序功能发现极值数据。 参合率、零差率销售的社区中心所占比例、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县级医院达标率等不得大于100%。 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不应小于300元、人均基本公卫

16、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不应小于25元(中央级20元;省级3元,地市级1元,县区级1月)。 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各级政府对新农合补助标准+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 对比医改任务分解数与本期数,发现问题。 项目完成率一般应小于等于100%。 产出表中央专项完成数不应大于任务数。如3.2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中的培训人数,相当一部分县区填报的本期数包括2011年3月份以前的数据,大大高出任务数。 未承担中央和省级医改项目任务的县区市,不得填报项目完成数,数据审核流程图,五、监测数据分析利用,主要相对指标: 某项任务完成率=某项医改任务完成数/全年任务数X100% 占县区市比例 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比例、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比例 数据提供原则: 由卫生行政部门医改办统一对外提供。 向同级政府医改办及上级卫生部门报送数据的一致性。,六、下一步工作安排,12月第2期监测, 报告提交明年初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2011年全省卫生工作会议 2012年2月第3期监测, 为和3年医改评估做准备 卫生部抽查2省数据质量 10月下旬开展全省卫生统计与医改监测督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