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8.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5867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8.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8.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8.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8.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8.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8.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8.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6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要点梳理 1.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 (1)空间向量:在空间中,具有 和 的量 叫做空间向量. (2)相等向量:方向 且模 的向量. (3)共线向量: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直 线互相 于同一平面的向量. (4)共面向量: 的向量.,大小,方向,相同,相等,平行,平行或重合,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2.共线向量、共面向量定理和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1)共线向量定理 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b(b0),ab的充要条 件是 . 推论 如图所示,点P在l上的充要条 件是: 其中a叫直线l的方向向量,tR, 在l上取 ,则可化为,存在实数,使得a=b,(2)共面向量定理的向量表达式:

2、p= ,其中x,yR,a,b为不共线向量,推论的 表达式为 或对空间任意一点O有, 其中x+y+z=1.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三个向量a,b,c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 量p,存在有序实数组x,y,z,使得p= ,把a,b,c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xa+yb,xa+yb+zc,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1)数量积及相关概念 两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 =a, =b,则 叫做向量a与b的 夹角,记作 ,其范围是 , 若a,b= ,则称a与b ,记作ab. 两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空间两个非零向量a,b,则 叫做向量a,b的数量积,记作 ,即 .,AOB

3、,a,b,0a,b,互相垂直,|a|b|cosa,b,ab,ab=|a|b|,cosa,b,(2)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结合律:(a)b= ; 交换律:ab= ; 分配律:a(b+c)= . 4.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应用 (1)数量积的坐标运算 若a=(a1,a2,a3),b=(b1,b2,b3), 则ab= . (2)共线与垂直的坐标表示 设a=(a1,a2,a3),b=(b1,b2,b3), 则ab , , ,(ab),ba,ab+ac,a1b1+a2b2+a3b3,a=b,a1=b1,a2=b2,a3=b3,(R),ab (a,b均为非零 向量). (3)模、夹角和距离公式 设a=(a

4、1,a2,a3),b=(b1,b2,b3), 则|a|= , cosa,b= . 若A(a1,b1,c1),B(a2,b2,c2), 则dAB= = .,ab=0,a1b1+a2b2+a3b3=0,基础自测 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分别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是 异面直线,则这两个向量不是共面向量 B.若|a|=|b|,则a,b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或 相反 C.若向量 , 满足 且 与 同向,则 D.若两个非零向量 与 满足 + =0, 则 ,解析 A错.因为空间任两向量平移之后可共面, 所以空间任意两向量均共面. B错.因为|a|=|b|仅表示a与b的模相等,与方向 无

5、关. C错.因为空间向量不研究大小关系,只能对向量 的长度进行比较,因此也就没有 这种写法. D对. + =0, =- , 与 共线,故 正确. 答案 D,2.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中,点M在线段OA上, 且OM=2MA,点N为BC的中点,设 =a, =b, =c,则 等于( ) 解析,B,3.下列命题: 若A、B、C、D是空间任意四点,则有 |a|-|b|=|a+b|是a、b共线的充要条件; 若a、b共线,则a与b所在直线平行; 对空间任意一点O与不共线的三点A、B、C, 若 (其中x、y、zR),则P、 A、B、C四点共面.其中不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解

6、析 中四点恰好围成一封闭图形,正确; 中当a、b同向时,应有|a|+|b|=|a+b|; 中a、b所在直线可能重合; 中需满足x+y+z=1,才有P、A、B、C四点共面. 答案 C,4.A(1,0,1),B(4,4,6),C(2,2,3),D(10,14,17) 这四个点 (填共面或不共面). 解析 =(3,4,5), =(1,2,2), =(9,14,16), 即(9,14,16)=(3x+y,4x+2y,5x+2y),,共面,B,题型一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 A1B1C1D1中,设 =a, =b, =c, M,N,P分别是AA1,BC,C1D1的中点, 试用

7、a,b,c表示以下各向量: (1) ;(2) ;(3) . 根据空间向量加减法及数乘运算的法 则和运算律即可.,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解 (1)P是C1D1的中点,,用已知向量来表示未知向量,一定要结 合图形,以图形为指导是解题的关键.要正确理解 向量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首尾相接 的若干向量之和,等于由起始向量的始点指向末 尾向量的终点的向量,我们可把这个法则称为向 量加法的多边形法则.在立体几何中要灵活应用三 角形法则,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仍 然成立.,知能迁移1 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 C1D1中,O为AC的中点. (1)化简:,解,y,题型二 共线、共面向量定

8、理的应用 已知E、F、G、H分别是空间 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 的中点, (1)求证:E、F、G、H四点共面; (2)求证:BD平面EFGH; (3)设M是EG和FH的交点,求证:对空间任一 点O,有 (1)要证E、F、G、H四点共面,可 寻求x,y使 (2)由向量共线得到线线平行,进而得到线面 平行.,证明 (1)连接BG,则 由共面向量定理的推论知: E、F、G、H四点共面. (2)因为 所以EHBD. 又EH平面EFGH,BD平面EFGH, 所以BD平面EFGH.,(3)连接OM,OA,OB,OC,OD,OE,OG. 所以 ,即EH FG, 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

9、形. 所以EG,FH交于一点M且被M平分.,在求一个向量由其他向量来表示的 时候,通常是利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 形法则和共线向量的特点,把要求的向量逐步分 解,向已知向量靠近,进行求解.若要证明两直线 平行,只需判定两直线所在的向量满足线性a=b 关系,即可判定两直线平行,如第(1)(2)问即是如此.,知能迁移2 设A,B,C及A1,B1,C1分别是异面 直线l1,l2上的三点,而M,N,P,Q分别是线 段AA1,BA1,BB1,CC1的中点.求证:M、N、 P、Q四点共面. 证明 依题意有,M、N、P、Q四点共面.,(*),题型三 空间向量的模、夹角及数量积 (12分)如图所示,已知

10、空间 四边形ABCD的各边和对角线的长都 等于a,点M、N分别是AB、CD的中点. (1)求证:MNAB,MNCD; (2)求MN的长; (3)求异面直线AN与CM所成角的余弦值. 把 用 , , 表示出来,然后 计算数量积,求模和夹角.,(1)证明 由题意可知:|p|=|q|=|r|=a,且p、q、r三向量两 两夹角均为60.,(q+r-p),(q+r-p)p,(qp+rp-p2),2分,4分,(2)解,(q+r-p),(q+r-p)2,q2+r2+p2+2(qr-pq-rp),8分,(3)解,(q+r),10分,(1)用基向量解决问题,首先要选 取一组基底,该基底的模与夹角应已知或可求.

11、(2)注意两向量夹角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区别 与联系.,11分,12分,知能迁移3 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 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A1=2, A1AB=A1AD=120. (1)求线段AC1的长; (2)求异面直线AC1与A1D所成角的余弦值; (3)证明:AA1BD. (1)解 如图所示,设 =a, 则|a|=|b|=1,|c|=2. ab=0,ac=bc =21cos 120=-1.,=a+b+c. =(a+b+c)2 =a2+b2+c2+2ab+2ac+2bc =1+1+22-2-2=2. (2)解 =a+b+c, =b-c, =(a+b+c)(b-c)

12、=ab-ac+b2-bc+bc-c2 =1+12-22=-2.,又 =(b-c)2=b2+c2-2bc=1+4+2=7. 异面直线AC1与A1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3)证明 b-a, =c(b-a) =cb-ca=-1-(-1)=0.,题型四 空间向量坐标及坐标运算 设向量a=(3,5,-4),b=(2,1,8),计算2a+3b, 3a-2b,ab以及a与b所成角的余弦值,并确定, 应满足的条件,使a+b与z轴垂直. 代入向量坐标运算的公式求2a+3b,3a- 2b,ab,利用数量积求a与b的夹角余弦值,利 用(a+b)(0,0,1)=0,确定,的 关系. 解 2a+3b=2(3,5,-4)+

13、3(2,1,8) =(6,10,-8)+(6,3,24)=(12,13,16). 3a-2b=3(3,5,-4)-2(2,1,8) =(9,15,-12)-(4,2,16)=(5,13,-28). ab=(3,5,-4)(2,1,8),=6+5-32=-21. (a+b)(0,0,1) =(3+2,5+,-4+8)(0,0,1) =-4+8=0,即=2, 当,满足=2时,可使a+b与z轴垂直.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关键是要注意 向量坐标与点的坐标间的关系,并熟练掌握运算 公式.,知能迁移4 已知ABC的顶点A(1,1,1), B(2,2,2),C(3,2,4),试求 (1)ABC的重心坐标;(

14、2)ABC的面积; (3)ABC的AB边上的高. 解 (1)设重心坐标为(x0,y0,z0),方法与技巧 1.熟练掌握空间向量的运算、性质及基本定理是 解决空间向量问题的基础,特别是共线向量定 理、共面向量定理、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数量 积的性质等. 2.利用向量解立体几何题的一般方法:把线段或 角度转化为向量表示,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 然后通过向量的运算或证明去解决问题,在这里, 恰当地选取基底可使向量运算简捷,或者是建立 空间直角坐标系,使立体几何问题成为代数问 题,在这里,熟练准确地写出空间中任一点的坐 标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思想方法 感悟提高,失误与防范 1.利用坐标运算解决立体几何

15、问题,降低了推理难 度,可以避开一些较复杂的线面关系,但较复杂的 代数运算也容易导致出错.因此,在解决问题时, 可以灵活的选用解题方法,不要生搬硬套. 2.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平行或共线问题一 般用向量共线定理;求两点间距离或某一线段的 长度,一般用向量的模来解决;求异面直线所成 的角,一般可以转化为两向量的夹角,但要注意 两种角的范围不同,最后应进行转化;解决垂直 问题一般可转化为向量的数量积为零. 3.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经常逆用,来进行向量的分解. 4.几何体中向量问题的解决,选好基底是关键.,一、选择题 1.若a,b,c为空间的一组基底,则下列各项中,能 构成基底的一组向量是 ( ) A.a,a+b,a-b B.b,a+b,a-b C.c,a+b,a-b D.a+b,a-b,a+2b 解析 若c、a+b、a-b共面, 则c=(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