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调研考试卷讲评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5417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次调研考试卷讲评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次调研考试卷讲评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次调研考试卷讲评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次调研考试卷讲评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次调研考试卷讲评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次调研考试卷讲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次调研考试卷讲评(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漳浦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卷讲评,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2、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古代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白渠 D. 井渠 3. 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的是 A. 邢州白瓷 B. 定州秘色瓷 C. 越州青瓷 D. 越州白瓷,4. 关于古代“市”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隋朝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唐代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时

2、间上的限制 A. B. C. D. ,5、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月,两广总督李侍尧制定“防范外夷规条”,严格规定外商在华的经济活动。上述规条出台的背景是 A. 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中外贸易仅广州一地 B. 清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商业活动 C. 清政府开放两广地方,两广与外商贸易活动频繁 D. 外国商人假借经商活动破坏两广地方经济稳定 6. 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稀疏而微弱 B. 发展非常缓慢 C. 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D. 主导中国社会经济,7、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 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 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C. 商品

3、经济有所发展 D.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 8、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的条件是 劳动力市场 商品市场 国际市场 技术条件 A. B. C. D. ,9.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早,自然经济解体得快 C. 沿海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工业 D. 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 10. 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受外商企业的刺激B. 由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 C. 由政府企业分化出来 D.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11、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

4、本大约13000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A.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 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12. 1919年刚发展的中国民族工业又萧条下去说明的问题是 A. 民族工业缺乏生命力 B.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 C. 列强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D. 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13、 读下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 B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C民族工业发展得到政府支持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14.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

5、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一五”计划的完成 15曾在四川出现的一首歌谣写道:“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应该出现在 A. 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161958一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吨)影响上表中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要求过急,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生产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D“文革”的“左”倾错误严重干扰农业生产,17“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6、”、“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教训在于 A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D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在全国普遍推进,根本原因是 A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B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C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 D适应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19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的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设立经济特区 D浦东的开发开放 20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A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为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7、地区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开放沿海14座港口城市 21使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的会议是: A邓小平南巡讲话 B.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的决议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22近代中国第一家西式饭馆最有可能出现在 A. 北京 B. 上海 C. 重庆 D. 青岛 23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 当时商品供应匾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身御寒上 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 A. B. C. D. 24近代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反映了 A资本主义经济取代了封建经济 B资

8、产阶级的民主、平等观念影响着国人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西式称呼取代了中式称呼,25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主要因为 A. 列强侵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B. 清政府对外开放的地域集中在东部 C. 中国各地经济的发展严重不平衡 D. 中国各地的风俗习惯严重不平衡 26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有 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开阔人们的视野 使近代中国迅速地走向富强 A. B. C. D. 27近代中国民众可以通过电话的方式相互联系,最早可以出现在 A. 19世纪50年代 B. 19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70年代 D. 19世纪8

9、0年代,28.下列说法不符合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发生的变化的是 A. 贸易量激增. B. 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 贸易范围依然没有变化 D. 欧洲市场上可以买到亚洲、非洲、美洲的商品 29.下列对荷兰的叙述,正确的是 濒临大西洋,背靠欧洲大陆,地理位置优越 当地人民有经商和从事造船业的传统 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的统治,赢得独立 16世纪时拥有“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A B C D 30早期的殖民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了殖民国家的实力 B. 满足了封建主的奢侈生活 C引起了“商业革命” D. 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3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

10、国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举以为收孥”。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材料二 古之人日:“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古之治天下,至娥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朕(雍正帝)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一大清会典事例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中的“本”与“末”各指什么?(2分)两则材料说明作者怎样的观念? (2分) (2)材料三

11、中,清政府以“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为由推行的经济政策,你认为有道理吗? (1分)为什么? (2分),(1) 本:农业;末:商业(2分) 说明了作者重农抑商的观念(2分) (2) 没有(1分) 原因:商业能够沟通有无,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不利于社会进步(2分),32(10分)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 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 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

12、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说明了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哪些特点?(2分) 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2分),材料三 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技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 90年代,天津武举李富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富明不甘心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

13、、“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富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2)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造成这种处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民族企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2分) 根本原因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2分),材料五 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月,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膝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反抗,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

14、3)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与英美烟草公司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中国民族工业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同时又与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反侵略的革命要求,又有妥协性,软弱性。,33(11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逐步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有何论述?(2分)P48 答: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矛盾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是什么?(1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怎样的过程?(2分)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新格局? 答:改革开放(1分) 从农村到城市(2分) P52-55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分 ) (3)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P57 (4)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新”在何处?(2分) P57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34(12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请结合所学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