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ppt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4944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祭十二郎文》ppt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祭十二郎文,韩愈,教学目标,1、体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创新精神。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 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

2、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他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祭文是祭祀时诵读的文章。古代的祭祀,有的为祷告晴雨,有的为析求降福,有的为驱逐邪魔,有的为哀掉死者。祭祀时要诵读一篇或几篇文章,诉说目的、要求,这些文章就称为祭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 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

3、调”。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挚感情。,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韩愈的这篇祭文,虽沿用四言,但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此文破駢为散,不拘常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特色。,解题,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背景,听录音朗诵,注意情感、朗诵节奏及一些字的读音。,闻汝丧 及长 不省 所怙 兄殁南方 省坟墓 归取其孥,zhng,

4、shng,xng,m,h,xng,n,丞相薨 佐戎徐州 汝遽去 万乘之公 相殒其生 窆不临其穴 尚飨,hng,rng,j,shng,yn,bin,xing,一、注意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结合注释,自读分析,理解课文,并完成下列各题,指出通假字,远具时羞之奠 零丁孤苦 不幸早世 先人之兆 敛不凭其棺 自今已往,馐,伶仃,逝,垗,殓,以,解释词语,衔哀致诚 不省所怙 止一岁 汝遽去吾 辍汝而就 抱无涯之戚 其信邪 不克蒙其泽 其几何离,含,怀着 表达,依靠,留居,急、突然 离开,停止,离开 就职上任,忧伤,真实、确实,能 承受、蒙受,多少,不久,解释词语,冀其成立 比得软脚病 抑别有疾 吊汝之孤 遂

5、取以来 窆不临其穴 其又何尤 曷其有极 长吾女与汝女,希望,近来,还是,抚慰,立即 接,葬时下棺入穴,怨恨,何,什么 尽头,养育,古今异义,明年丞相薨 成家而致汝 吾与汝俱少年 冀其成立 未可以为信也,古:第二年 今:今年之后的一年,古:安家 今:结婚,古:青年男子 今:十到十五六岁,古:成长立业 今:建立,古:可以凭借 今:能够,省 不省所怙 汝来省吾 始 始来京城 汝之子始十岁 虽 虽暂相别 虽万乘之公相 如 如吾之衰者 如耿兰之报 如不能守以终丧,知道,探望,初次,才,虽然,即使,像,而,如果,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成家而致汝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毛血日

6、益衰,志气日益微,名词或用作动词 继承的事业,使动用法 使来,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保全,使动用法使夭折,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地,重要虚词 其,未知其言之悲 其后四年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死而有之,其几何离 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其又何尤 其信然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其无知,悲不几时 其然乎,其不然乎,代词,她的,代词,那,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副词,表揣测、推测,连词,表假设,连词,表选择,特殊句式,惟兄嫂是依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吾又罢去 何为而在吾侧也 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其然乎?其不然乎?,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宾语前置,固定句式:“其其” 译为:是还是,翻译下列

7、句子 A、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B、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C、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D、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我想,你跟我到东边来,在东边也是暂时居住,不能够停留多久。,如果是确实的,我哥哥的美好德行却使他的后代早死吗?,唉!难道竟是因为这个病夺去你的生命吗,话有说完的时候,感情却不能有终结的时候,翻译下列句子 A、惟兄嫂是依 B、中年兄殁南方 C、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D、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只有依靠兄嫂了,大哥正当中年的时候,在南方去世,韩氏两代,只有这两个了,从长远打算,不如回到西方去,整体感知,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为几个部分?请简要概括内容。

8、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研读悟情,归纳情感,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叙述了哪些生活琐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分析第二段 归纳: 家族不幸 悲痛之情 作者通过“吾少孤”“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描述,叙写了自己身世悲凉,

9、家族不幸(家族凋落),抒发了无限的悲痛之情。 韩愈少年孤苦,依靠哥嫂抚养,但是哥哥又在中年死于南方,韩门两代,形单影只,虽名为叔侄,却情同手足,十二郎的死,让他悲痛欲绝。出身于小官吏家庭的韩愈,封建门第观念极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今老成先逝,子女尚幼,更显得家族凋零,人丁不旺。韩氏中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家族之事无商量之人,让他感到了一种孤独和责任。 在该段中有一个动人的细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道:“韩氏两世,惟此而已”,这个细小的动作,体现了嫂嫂对他们的关爱与顾惜。“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寥寥八字,却字字透出嫂嫂的焦虑、期待和悲伤。现在十二郎突然离世,韩愈旧事重提,也流露出韩愈无尽

10、的沉痛与凄凉。,分析第三段,归纳: 聚少离多 悔恨之情 第三段叙述自己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作者为了谋生和侄儿“三会三别”,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为意,奔走仕途,因而聚少离多。不料,却铸成终身遗憾。往事历历在目,记忆深刻,表达出作者对侄儿真挚的感情。 哪一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呢?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这句话写出了作者为“求斗斛之禄”而无暇顾家的悔恨和自责之情。,作者除悔恨和自责之外,还抒发了哪些情感? 请同学们结合作者生平,谈谈自己的看法(多媒体展示 作者生平) 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谋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还要到处请求权贵引荐;29岁

11、才开始进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前几年,仍辗转迁徙,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得不到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知侄儿突然离世的消息,百感交集,悲痛之情油然而生。 悲痛之中还包含了哪些情感呢? 包含了自身仕途的失意和宦海沉浮的凄苦。谋官的经历让他倍感家人的重要,亲情的温暖。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现在请同学诵读这句话,注意情感的抒发。,齐读第四、六段,思考这两段写了什么事? 归纳:身体微弱 叹未老先衰 人生无常 在该段中作者写道“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这些描写意在表明自己

12、身体微弱 ,感叹自己未老先衰。来源:学科网 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呢?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下文蓄势,也就是用自己之将死却没有死,反衬出十二郎不应该死却竟死的悲哀。让作者认为“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的不合理,感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令作者抱憾不已,也更突显了作者因十二郎之死而产生的痛不欲生之情。,4、同学们自由诵读第十一段,体会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归纳:丧葬难周 愧疚之意 在这一段中,从“呜呼”到“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连用十一个“不”字,声调急促,一气贯注,自责之情充溢之中,顿足捶胸,呼天抢地,悲痛之情达到极点。后面几句,却又转为平静的叙述。叙写丧葬难周,替他教养子女,反复表现愧疚之

13、意、丧侄之痛。,拓展提升,欣赏孔明悼公谨文,比较二者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诸葛亮吊周瑜: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民。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

14、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从语言形式和内容上比较得出: 内容上:孔明悼公谨文是追溯死者的生平、功绩。 祭十二郎文是叙家庭琐事,抒哀痛之情。 形式上:孔明悼公谨文是四字一联的骈文。 祭十二郎文是破骈为散的散文。 韩愈通过这种方式,更利于感情的抒发,以至于这种叙家庭琐事,抒哀痛之情的笔法,被归有光和袁枚所借鉴。他打破传统祭文的格式,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写作手法,也被后来的散文家学习。,课堂小结,韩愈在写下祭十二郎文后,他的精神世界走向了丰富和深刻,我们在品读祭十二郎文后,心灵得到了启迪和升华。从韩愈的家庭遭遇中,我们应该学会爱护亲人,珍惜亲情,不要等到失去之后,追悔莫及。,作业,以父亲为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生活琐事片段,注意叙事中抒情手法的运用。,作业,以父亲为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生活琐事片段,注意叙事中抒情手法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