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总体简介》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4867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总体简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项目总体简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项目总体简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项目总体简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项目总体简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总体简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总体简介》ppt课件(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物消费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食物消费问题,秦富 教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Tel: 010-6891 9801 Email: 2007年12月01日,Page 2,主要内容,1.研究背景与目标 2.研究方法 3.主要国别食物消费研究 内容、结论及借鉴意义 4. 我国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研究 主要内容、结论及建议,Page 3,1.研究背景与目标,世界银行第四期技术合作贷款项目 国家农业政策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开放实验室 (A29) 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 (2004DIB4J143),Page 4,1.研究背景与目标,通过借鉴国外在食物消费升级模式路径和粮食安全相关政策和国际经验,

2、构建适应国内新形势需要的、高效的中国食物消费与粮食安全政策模拟专家系统 预警、评估我国未来不同时期基于不同消费模式下的粮食安全状况,探讨促进中国食物消费升级与粮食安全的模式与政策,Page 5,2. 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食物消费模式的归纳、总结与提炼,并通过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食物消费问题,Page 6,2. 研究方法,有目标地选择不同发展程度的省份进行深入住户的详细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定量研究不同发展程度人群的食物消费特征,测算不同收入水平分组的食物消费弹性,并据此修正食物消费升级的模式,Page 7,2. 研究方法,建立中国食物消费升级模式的预测模型,形成专用级的“食物

3、消费与粮食安全预警的政策模拟系统”,对未来不同时期基于不同消费模式的国家粮食安全状况进行预警和评估,Page 8,3.主要国别研究内容、结论及借鉴建议,美国 英国 法国,日本 韩国 泰国 马来西亚,Page 9,3-1-1 国别研究-美国,近50年: 肉类、谷物人均消费量趋于微弱上升,油脂、果蔬、饮料较大幅度增长,蛋、糖等先增后减,奶制品的消费量经历了先增后减再稳定的过程 以场外消费为主,约占食物消费总支出2/3 目前居民人均日摄入量约为3900大卡,Page 10,3-1-2 国别研究-美国,近50年 美国食物消费水平和结构相对中国要稳定,其食物消费升级模式并非中国式的绝对量的快速增长,而是

4、一种在保证食物消费数量、能量和营养状况下的结构性调整,并总体上朝增加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消费的方向发展,Page 11,3-1-2 国别研究-美国,我国开放以来,在食物消费、能量和营养方面,尽管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但无论在食物年均消费量,还是在能量或者营养日均摄入,其消费水平与美国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Page 12,3-1-2 国别研究-美国,2002年中国居民每年人均食物消费量为美国的67.86%,日能量摄入为美国的82.44%,日蛋白质摄入为美国的71.87%,日脂肪摄入水平为美国的55.50%。 总体上,中国食物消费数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等还不到美国20世纪60年代水平,摄入能量相当于美

5、国60年代水平,Page 13,3-1-3 国别研究-美国,为确保粮食安全,美国长期来通过实施价格支持政策、直接支付制度、差额补贴政策、耕地保护措施以及农业保险和灾害补贴的政策,有效保护和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Page 14,3-1-3 国别研究-美国,通过实施“食品券项目”、“儿童营养项目”和“妇女、婴儿与儿童特别营养补充项目”三大营养补助计划,保障了妇女、儿童和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的最基本生存权利 通过委托代储方式进行粮食储备,平抑供需波动,Page 15,3-2-1 国别研究-英国,由于膳食习惯不同,我国营养摄入结构中热量和蛋白质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英国的食物供给中热量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

6、,但蛋白质和脂肪都主要由动物性产品供给 我国国民摄入热量水平已经提高,但量值不高,与英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2003年食物热量摄入量是英国的85.2%,Page 16,3-2-2 国别研究-英国,我国食物中,来自植物性食物的营养量进入相对稳定或开始缓慢下降阶段,来自动物性食物营养量稳定小幅增长,使食物营养结构继续改善,这我国国民食物质量水平也稳步提高 英国食物中,呈现出动物性食物营养量增长幅度大于植物性食物的营养量增长幅度的特点,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较稳定的时期,即使在改善国民营养结构提高植物性产品营养供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传统的膳食习惯仍旧占主导地位,Page 17,3-2-3 国别研究-

7、英国,我国国民食物摄入的蛋白质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并接近英国,但是,奶类、豆类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与英国的营养差距主要体现在蛋白和脂肪摄入方面 我国人均资源十分短缺,应继续按照“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思路,科学合理的调整膳食结构;在肉类结构中,进一步降低猪肉消费比重、提高牛羊肉比重,Page 18,3-3-1 国别研究-法国,法国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食物消费恩格尔系数目前还不到20%,因此,法国居民具备高品质、高营养、合理化的食物消费条件 法国居民对食物的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较低,受价格的约束很小,已进入追求高品质、不断优化膳食结构的消费阶段,P

8、age 19,3-3-2 国别研究-法国,比较中法两国居民食物消费的升级模式,从食物消费结构和营养摄入结构都反映出,中国居民食物消费升级属于从供给不足到基本满足过程中的快速增长,偏重于量的增长,结构优化层次较低 法国居民的食物消费升级属于供给丰富,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状况下,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的过程,消费升级趋向于更加多元化和合理化,Page 20,3-3-3 国别研究-法国,中国居民人均食物供给和消费水平与法国居民相比落后几十年,但从发展的趋势进行对比,法国在确保粮食及食物安全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包括粮食补贴政策、保价收购政策、食品标签制度等 近几十年来,法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内

9、涵强调的是食物营养质量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与之相比,中国的粮食安全水平较低,目前仅刚刚达到供需基本平衡,还存在一定程度粮食不安全问题,Page 21,3-4-1 国别研究-日本,日本作为发达国家,早在1957年就已全面解决温饱迈入小康生活阶段并于1962年跳跃式的跨入富裕社会。食物消费已完成从数量快速增长、扩大到强调食物品质优质、营养丰富、多样化与胃摄入容量达到饱和、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保持相对高和稳定这样的转变,Page 22,3-4-1 国别研究-日本,但长久来形成的以大米、蔬菜、鱼、大豆为中心的健康的传统饮食生活方式已完全被高热、高脂和高蛋白质非均衡健康的富营养化的西洋化生活模式取代

10、 不仅带来营养失衡所导致的生活疾病发生频率增高,也带来对国际食物进口需求依赖性增强,Page 23,3-4-1 国别研究-日本,同时,损及原本低下的食物自给率持续降低 加之近年时有发生的日本食品不安全/卫生事件,更进一步影响到日本国民食物消费安全和危及国家粮食安全,Page 24,3-4-2 国别研究-日本,为了确保国民粮食与食物消费安全 日本政府一方面不断进行农政改革,提出新的激发农业活力、让惠于民的农业政策与措施,在资源约束下最大潜力地提高粮食与食物自给率 另一方面,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制度和卫生政策并以法律形式规范和约束食物的生产、加工、流通与消费各个环节 此外,不断修订和完善国民食物消费指

11、南,加强合理膳食引导,并通过内阁会议向国民全面普及推广,Page 25,3-4-3 国别研究-日本,与日本相比 我国目前的生活水准仅相当于日本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食物消费正处于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的阶段。膳食构成变化具体为:从20世纪60年代始至90年代末,国民摄入食物总热量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到21世纪初开始下降,Page 26,3-4-3 国别研究-日本,目前,我国国民从动植物摄入蛋白质还未达到结构均衡但正接近均衡 从动植物摄入脂质占摄入总脂质的比重表现为结构均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之后的几阶段都表现为动植物脂质摄入不均衡,即在80年代末以前,由植物供给的脂质超过由动

12、物供给的脂质量;80年代末以后至今,表现为由植物供给的脂质少于由动物供给的脂质量,Page 27,3-4-4 国别研究-日本,为改善我国国民未来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关键在于发展畜牧产业,同时重视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 要增加我国动物食品比重,促进膳食营养结构多元化,但又必须克服日本国民在追求食物营养多元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要借鉴日本政府在农业生产、流通等领域的支持政策、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卫生安全方面保障制度和法规建立的经验以及对国民科学合理的膳食引导,全方位推进我国食物消费结构的调整与升级,Page 28,3-5-1 国别研究-韩国,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韩国工业化发展迅速,“新村运动”的实施又

13、较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城乡家庭在收入快速提高的同时,食物消费模式和营养水平发生了很大改变 2003年,城镇、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降为0.27、0.26,都达到了很富裕的水平,Page 29,3-5-1 国别研究-韩国,韩国人均食物消费总量明显增加,粮食消费数量进入最富裕型消费阶段后保持相对稳定,动物产品消费量增长迅速,消费结构变化明显,逐渐由以植物产品为主向动植物产品合理搭配过渡 居民饮食营养水平明显提高,热量、蛋白质、脂肪三种热量营养素摄取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以后基本稳定在合理水平,热量结构、蛋白质结构、脂肪结构完全达到平衡膳食标准,Page 30,3-5-2 国别研究-韩国,利用粮食安

14、全综合指数法对韩国近50年来的粮食安全状况评估结果表明,大多年份韩国粮食安全处于中度风险状态,个别年份为高度风险,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绝大多数年份的粮食安全为轻度风险 韩国作为人均耕地资源比较紧张的半岛国家,保证粮食安全对其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来说既是一项基本要求,也是一种挑战,Page 31,3-5-2 国别研究-韩国,韩国在居民食物消费数量明显增加情况下,粮食安全状态呈现出日益改善态势,主要得益于: 历届韩国政府都非常关注粮食安全状况,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粮食安全目标,始终把保证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是韩国保证粮食安全的根本举措,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逐步提高粮

15、食流通效率,Page 32,3-5-3 国别研究-韩国,中韩相比,两国存在如下差异: 1961-1980年是韩国居民食物消费由满足温饱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在中国这种食物消费模式的转变发生在改革开放政策(1978年)实施以后,与韩国相比几乎晚了近20年,Page 33,3-5-3 国别研究-韩国,中韩相比,两国存在如下差异: 韩国城乡家庭食物消费变化呈现同步性,城乡家庭比较均等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在实现收入增长的同时生活水平均大幅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趋势一致,城乡家庭食物消费数量及结构差异较小。而中国城乡、区域发展差异较大,食物消费大致走向两个极端,呈现出“纺锤型”结构,Page 3

16、4,3-5-3 国别研究-韩国,中韩相比,两国存在如下差异: 食物消费产品结构不同 韩国居民酒精类饮料、食糖及甜味剂、水产品、食草型肉类消费明显高于中国,Page 35,3-6-1 国别研究-泰国,二战以来泰国经济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开始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居民生活日益富裕,对食物的需求也从对数量的需求转变为追求食物质量以及营养的需求 研究发现,过去40年间,泰国居民谷物消费逐渐减少,动物性食物消费增加,膳食消费结构向低谷物高蛋白的方向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论是消费结构还是营养水平均有较大改善,Page 36,3-6-2 国别研究-泰国,中泰两国相比 尽管泰国是粮食出口大国,但泰国居民的食物消费整体水平较低,人均营养摄入量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远远低于中国,三大营养物质中来源于植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较大,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蛋类不仅人均消费量普遍较低,且其增长速度也远低于中国,Page 37,3-6-2 国别研究-泰国,中泰两国相比 60年代初期,泰国居民对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