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84703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0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 -23 Mg-24 Al-27 S-32 Ca-40 Fe-56 Cu-64 Ba-137第 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和明矾净水的原理相同B. 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C. 钾、镁、铁等金属有绚丽的颜色,可用于制造焰火D. 医疗上常用碳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答案】B【解析】A. “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和明矾净水的原理不相同,前者是氧化作用,后者是胶体的吸附作用,A错

2、误;B、B. 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B正确;C.铁不能产生焰色反应,C错误;D. 碳酸钡能溶于酸,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D错误,答案选B。点睛:选项C是易错点,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这种现象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注意焰色反应是元素的一种物理性质。无论是金属离子还是金属原子均能发生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另外不是所有元素都有特征的焰色。只有碱金属元素以及钙、锶、钡、铜等少数金属元素才能呈现焰色反应。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钠、硅、硫等元素在自然界中只存在化合态B. 纯铁的抗腐蚀性能比生铁好C. 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都能

3、用金属铝制容器盛放D. 制备FeCl3不能采用将其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答案】A【解析】A. 钠、硅等元素在自然界中只存在化合态,硫还存在游离态,A错误;B. 纯铁的抗腐蚀性能比生铁好,B正确;C. 铝在浓硝酸或浓硫酸中钝化,因此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都能用金属铝制容器盛放,C正确;D. 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水解吸热,因此制备FeCl3不能采用将其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正确,答案选A。3. 下列陈述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I陈述A.SO2具有漂白性SO2可使溴水褪色B.NH3具有碱性NH3极易溶于水.C.SiO2可与HF反应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D.HNO3具有酸性可用

4、铁和稀HNO3制取氢气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SO2具有还原性,可使溴水褪色,A错误;B、氨气是碱性气体,不具有碱性,且与氨气极易溶于水没有关系,B错误;C、SiO2可与HF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因此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一般放在塑料瓶中,C正确;D、硝酸是氧化性酸,与铁反应不能产生氢气,D错误,答案选C。4. 下表中对于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选项纯净物混合物碱性氧化物非电解质A.液氧漂白粉Al2O3COB.生理盐水氢氧化铁胶体Na2O2乙醇C.碱石灰盐酸K2OCl2D.胆矾水玻璃CaOSO2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

5、、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A错误;B、生理盐水是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C、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D、分类均正确,D正确,答案选D。点睛:掌握相关概念的含义和物质的组成是解答的关键,尤其要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另外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5. 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 在此装置

6、中钢管道作正极C. 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 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答案】B【解析】A构成的原电池中,该方法是将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A错误;B根据图片知,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钢管道作正极,B正确;C根据图片知,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错误;D镁块作负极,电极反应:Mg-2e-+4OH-=Mg(OH)2,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明确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原理以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根据图片知,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金属和钢管、及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

7、镁块作负极,钢管道作正极,从而钢管道得到保护。6. 下列实验事实用元素周期律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事实周期律解释A.向Na2SO3溶液中加稀盐酸产生气泡非金属性:C1SB.Mg、Al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Mg更剧烈原子半径:MgAl.C.K与水的反应比Na与水的反应更剧烈金属性:KNaD.加热条件下,HBr比HF更易分解非金属性:FBr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S不是最高价 ,含氯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是HClO4,故A不合理;B、Mg,Al通过分别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把H还原成氢气,通过反应速率的快慢比较,就可知

8、道他们还原性的强弱,也就是金属性的强弱,同周期,原子半径越大,还原性越强,故B正确;C、K与水的反应比Na与水的反应更剧烈,说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故C正确;D、加热条件下HBr比HF更易分解,氢化物越稳定,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D正确;故选A。7. 为比较铁和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些方案,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能根据下列各种现象或产物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方案共有方案现象或产物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将铁丝和铜丝分別在氯气中燃烧产物分别为FeCl3和CuCl2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热浓硫酸中产物分别为Fe2(SO4)3和CuS

9、O4将铁片和铜片分别置于稀硫酸溶液中铁片上产生气泡,铜片上不产生气泡将铁片和铜片同时插人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答案】B【解析】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置换出了铜,可以证明金属铁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正确;氯气和金属反应时,氯气将金属氧化到最高价态,不能证明金属的活泼性,错误;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可以将变价金属氧化到最高价,不能证明金属的活泼性,错误;将铁片和铜片分别置于稀硫酸溶液中,铁片上产生气泡,铜片上不产生气泡,说明铁能置换出氢气,因此可以证明金属铁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正确;在

10、原电池中,负极金属的活泼性一般强于正极金属的活泼性,可以证明金属铁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正确;答案选B。点睛:常见判断金属活泼性的方法:1.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排在前面的活泼;2.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左下角的活泼性强;3.金属单质和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来判断,越容易反应,反应更剧烈的活泼性强;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越活泼;5.根据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强的能把弱的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6.根据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判断: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越弱,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越活泼。7、利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判断。.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渗析实验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11、B. 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C.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pH减小D. 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可解释反应:Na(l)+KCl(l)=NaCl(l)+K(g)【答案】C【解析】A. 渗析实验可以分离和提纯胶体和溶液,鉴别溶液和胶体应该用丁达尔效应,A错误;B. 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例如稀有气体,B错误;C.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C正确;D. 钾的金属性强于钠,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可解释反应:Na(l)+KCl(l)=NaCl(l)+K(g),该反应属于难挥发性物质制备易挥发性物质,D错误,答案选C。9.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广泛pH试纸能够测出溶液的精确pHB. 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该电池仍有电流产生C. 常温下,将pH =10的氨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D. 常温下,反应2A (s) + B (g) =2C (g) +D (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该反应H一定大于0【答案】D【解析】A. 广泛pH试纸不能够测出溶液的精确pH,A错误;B. 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到平衡时,不再有电流产生,B错误;C. 常温下,将pH =10的氨水稀释,氢氧根浓度减小,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因此溶液氢离子浓度增大,C错误;D. 常温下,反应2A (s) + B (g) =2C (g) +D (g

13、)不能自发进行,由于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所以根据G=H-TS可知则该该反应H一定大于0,D正确,答案选D。10. 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洗净的容量瓶要放进烘箱中烘干,以防溶液被稀释B. 由CuSO4溶液制备CuSO4 5H20的操作:将溶液蒸发至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C. 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少实验误差D.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要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反应更充分【答案】D【解析】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洗净的容量瓶不需要烘干,A错误;B. 由CuSO4溶液制备CuSO4 5H2O的操作:将溶液蒸发浓缩、

14、冷却结晶即可,B错误;C. 酸碱滴定实验中,不能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C错误;D.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要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反应更充分,D正确,答案选D。二、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含有HCO3-的溶液中:K+、OH-、NO3-、Ca2+B. 滴入KSCN溶液显血红色的溶液中:Na+、Mg2+、SO42-、Br-C. 无色并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中:NH4+、Cu2+、NO3-、Cl-D. 由水电离的 c(H+ ) = 1.010-13mol/L 的溶液中:NH4+、Fe2+、NO

15、3-、SO42-【答案】B【解析】A. 含有HCO3的溶液中OH-、Ca2+与碳酸氢根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 滴入KSCN溶液显血红色的溶液中含有铁离子,Na+、Mg2+、SO42-、Br-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 无色并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显碱性,则NH4+、Cu2+均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 由水电离的 c(H+ ) = 1.010-13mol/L 的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如果显酸性,Fe2+、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显碱性NH4+、Fe2+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B。点睛:掌握相关离子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