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验光仪其他基础临床应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084613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7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验光仪其他基础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综合验光仪其他基础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综合验光仪其他基础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综合验光仪其他基础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综合验光仪其他基础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验光仪其他基础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验光仪其他基础临床应用(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验光仪的其他临床应用,调节 正融像性集合 调节范围 负融像性集合 调节幅度 AC/A 正 负相对调节,调 节,远点 近点 调节范围 调节幅度 正负相对调节,调节: 人眼看近时,通过增加晶状体屈光力能够 看清近处物体的现象,叫调节 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模糊斑启动调节神经冲动作用于睫状肌晶状体变凸调节离焦变小模糊斑变小,调 节,远点:眼睛在完全休息时,所能看清的最 远距离,称远点。 远点距离的倒数称静态屈光度 近点:当眼使用最大调节力时所能看清的 最近一点,称近点 近点距离的倒数称动态屈光度,移近法/移远法,移近法: 目的:在于找出调节近点,即产生最大调节反应的 调节刺激位置 方法

2、:将视标逐渐移近被检查者直至视标模糊,将视标移至眼前10cm,在移视标开始模糊,即, 该眼近点在眼前10cm处,例如:,移远方法:视标置于近点之内并逐渐移远直至 视标完全清晰 例如,视标放于眼前近点内,逐渐向远移动 视标,直至10cm看清视标 即, 该眼近点在眼前10cm处,调节范围,调节范围:把远点和近点之间的距离用线段 表示,称调节范围或调节区域 0 10 cm ,例如 正视眼完全放松调节时能看到无限远,那么正视眼的远点就在无限远处 当正视眼动用最大调解能看清眼前10cm处,那么该正视眼的近点就位于眼前10cm 综述,该正视眼的调节范围就是眼前10cm到无限远,调节幅度:眼睛完全休息时注视

3、远点,使用 最大调节力注视近点,这两种情 况下,屈光力的差别,称调节幅度,测量方法,负镜片法: 视标固定于40cm处,眼前放负镜片(屈光矫正后),逐渐增加度数 直至被测者不能看清楚视标.所加的负镜片值加工作距离的倒数即调节幅度. 例: 所加负镜片为6.D,1/0.4=2.5 调节幅度为8.5D 动态检影法 公式法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 最大调节幅度:25-0.4 年龄 平均调节幅度:18.5-0.3 年龄,调节幅度,影响因素,单眼和双眼测量 注视角度 视标的尺寸 年龄 气温 屈光不正,调节幅度,基本概念,正相对调节:在集合保持固定的情况下,能做出的最大调节量. 负相对调节:在集合保

4、持固定的情况下,能放松的调节量.,相对调节,测 量,1 双眼同时注视视标(已屈光矫正) 2一定的距离(根据需要) 3视标:最佳视力大一行的视标 4正相对调节:在双眼前同时加负镜片,直至患者首次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所增加的负镜片度数; 负相对调节:在双眼前同时加正镜片,直至患者首次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所增加的正镜片度数; 5记录 例: NRA/PRA :+2.5/-2.5(标出距离) 6 应用 老视的验配,正负相对调节,集 合,聚散力量 正融像(阳)性集合 负融像 (阴) 性集合 AC/A,基本概念,正融像性集合: 患者注视一视标,将三棱镜放在双眼前, 基底朝向外(BO),当将视标看成双像时

5、 所加的棱镜度为正融像性集合. 负融像性集合: 患者注视一视标,将三棱镜放在双眼前, 基底朝向内(BI),当将视标看成双像时 所加的棱镜度为负融像性集合.,聚散力,测定聚散力量,1综合验光仪上将患者的远距离屈光矫正度数调整好,瞳距对好 2 将一个BO(或BI)的三棱镜放置于注视的双眼前,逐渐增加三棱镜的度数,直至出现复视 3 记录下出现复视前最后所加的三棱镜度数 即, 用BO 所测为正融像性集合(测眼的内收) 用BI 所测为负融像性集合(测眼的外展),目 的,为了工作舒适,集合力量的阳性部分要大些,否则要配戴BI的三棱镜,目 的,在测定正负调节的彼此关系中,最终目的是为了看近处时保持舒适的感觉

6、。 为了能够舒适,正相对调节应尽可能大些,最低限度正相对调节等于负相对调节,AC/A,AC/A: 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 正常范围:3/1-5/1 过度的调节引起过度的集合,过度的集合是诱发内斜视的诱因,目 的,AC/A,可以预测处方的改变对患者看近隐斜 视产生的影响 低AC/A处方改变后影响较小 高AC/A处方改变后影响较大,如果患者看近隐斜视为18/1D AC/A 为6/1.0D AC/A 为3/1.0D,远视不矫正 在看近时有内隐斜,并有向显性内斜视发展的趋势 近视不矫正 在看近时有外隐斜,并有向显性外斜视发展的趋势,检查方法,梯度性AC/A,AC/A,计算性AC/A,梯度性AC/A,1

7、在矫正处方基础上测量近距离隐斜度 2在矫正处方基础上加-1D后测量近距离隐斜度 3两次差值为AC/A值 例 NLP为8棱镜度exo -1.00D NLP为3棱镜度的exo AC/A 5/1,AC/A,Von-Graefe法测近距水平隐斜视,目的:近距水平隐斜视 AC/A 设备:综合验光仪 近距视力表 准备:1 综合验光仪上远用屈光度矫正好 近PD调好 2 近点视力表40cm处,照明良好 3 放置Risley棱镜 右眼前放置12BI 左眼前放置6BU,计算性AC/A,1 矫正视力基础上远距离隐斜度(DLP). 2 矫正视力基础上近距离隐斜度(NLP). 公式: AC/A 瞳距(cm)+近距离(m) (近斜视度远斜视度) 例如 患者瞳距6cm DLP 4 exo NLP 6 eso(40cm) AC/A=6+0.46-(-4)=10,AC,AC/A,方 法,右上方一视标,左下方一视标 2 注视左下方视标,余光注视右上方视标 3 以2/s减少右眼BI,直至两视标在垂直线对直 记录此时棱镜底方向和度数 继续减少BI,直至又看到两视标 然后反方向加棱镜,直至两视标又对齐 第4和第6平均值就为测量结果,谢谢大家,计算性AC/A常比梯度性AC/A高些 因为AC/A测量受到感知集合影响 计算性AC/A一次在近距测,一次在远距测; 梯度性AC/A均在近距测,两者均有近感知集合,就此抵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