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1)ppt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4529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人教版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1)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人教版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1)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人教版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1)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人教版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1)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人教版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1)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人教版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1)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人教版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1)ppt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了解知识领域 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目的是用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首先按照四部分类法,将中国古代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介绍了我国古代典籍的发展情况以及各部的代表作品;其次以时间为序,纵向展开,介绍了我国从先秦到晚清文化经典不同的时代特点和思想风貌;再次阐述了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指出我们只有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才可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最后介绍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掌握学习方法 1.自主阅读文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分类方法,了解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的特点;列举自己学

2、过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试着对其进行分类。 2.回顾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文化经典作品,探究其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写出探究心得,同学之间互相交流。,3.解词语 (1)卷帙浩繁:形容书籍或篇章多而纷繁。卷帙,书籍或篇章。 (2)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也作“登堂入室”。 (3)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 (4)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5)著书立说:撰写著作,创立学说,泛指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工作。 (6)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7)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8)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

3、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9)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10)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11)提纲挈领:提住网的总绳,提住衣服的领子,比喻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提示出来。 (12)以一当十: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勇敢善战,以少胜多。 (13)终南捷径:比喻求取官职或名利的最佳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一、“经、史、子、集”各是指什么? 明确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了“十三经”,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 史部: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

4、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子部: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二、自学“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按历史发展的顺序,纵向梳理我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发展,完成下列表格,把握全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