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843204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19届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史载“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侯。” 淮、汉之间建有“汉阳诸姬”,其中以随(今湖北随州市)国为最大。由此可见周朝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C. 王权受到诸侯国限制 D. 周天子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侯”“汉阳诸姬”等说明周朝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故B项正确;商朝政治的特征

2、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A项错误; 材料信息反映不出王权受到诸侯国限制,故C项错误;周朝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有学派主张“上之所是必皆是,上之所非必皆非之”,逐级逐层统一思想,最后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要求集中统一到中央。该学派的创始人是A. 孔子 B. 韩非子 C. 老子 D. 墨子【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说明墨家的“尚同”思想,该派创始人是墨子,故D项正确;孔子是儒家创始人,故A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故B项错误;老子是道家思想创始人,故C项错误。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代手工业地位极其重要。下

3、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B. 西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C. 春秋战国时中国开始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D. 东汉初期的水排让供风形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故A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西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故B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商朝时中国开始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故C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东汉初期的水排是鼓风冶铁装置,改变了人力鼓风的形式,故D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4.唐诗咏瓷称其“轻且

4、坚”、“胜霜雪”,质量很高,享有盛名。这种瓷器是唐代A. 越窑的青瓷 B. 大邑的白瓷 C. 定窑的白瓷 D. 唐三彩【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诗人杜甫“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描写的是大邑的白瓷,故B项正确;越窑的青瓷、定窑的白瓷、唐三彩等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CD错误。5.史载:“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其恩数廪禄,与参、枢等。”从中推测,“计相”可能是指A. 治粟内史 B. 三司使 C. 参知政事 D. 枢密使【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

5、政,目为计相”反映的是北宋的三司使,故B项正确;治粟内史是指秦和西汉初期管理国家财政的官吏,故A项错误;参知政事是宋代的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故C项错误;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故D项错误。6.朱子语类记载:“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曰: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由此可见,朱熹A. 肯定了秦始皇结束诸侯割据局面的功绩 B. 认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C. 指出秦始皇实施暴政是无道之君 D. 从君臣关系角度思考后世沿用秦制的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因为秦朝制度“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一直沿用,由此可知,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思考

6、后世沿用秦制的原因,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肯定秦始皇结束诸侯割据局面的功绩,故A项错误;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7.北宋中期,政府规定每个坊场(草市和集市的统称)年税收入在千贯以上的,由官府直接设立税务机进行收税。年课千贯以下的,“通计坊务该得税钱总数,俾商先出钱与官买之,然后听其自行取税以为偿。”这说明当时A. 私营商业已居自然经济主导地位 B. 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 坊场经济地位已经相当重要 D.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答案】C【解析】【详解】北宋中期,政府对每个坊场根据年税收入征收灵活管理,这说明坊场经济地位已经相当重要,故C项正确;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主导,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

7、出坊市制度已经瓦解,故B项错误;D项明显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明传承从未中断。下表所列信息,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四书章句集注;武经总要感天动地窦娥冤;创制木活字西游记;建立系统心学理论抱朴子仙药;行书开始盛行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书章句集注、武经总要出现于宋代,感天动地窦娥冤、创制木活字是在元代,西游记、建立系统心学理论是在明朝,抱朴子仙药、行书开始盛行是在魏晋时期。故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9.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在此,黄宗羲A. 提出了“

8、天下权寄于天下人”的主张B. 指出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C. 否定了专制君主将万民幸福系于一姓的谎言D. 抨击“孤秦”“陋宋”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说明天下大治在于万民之安乐,这就否定了专制君主将万民幸福系于一姓的谎言,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天下权寄于天下人”,故A项错误;顾炎武指出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故B项错误;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故D项错误。10.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材料中涉

9、及的特权是A. 领事裁判权 B. 传教士传教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体现了片面最惠国待遇中的“利益均沾”原则,故C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指的是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和传教士传教权无关,故B项错误;居住及租地权后来发展为租界,故D项错误。11.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年份1912191319141915工厂数(家)4646122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新文化运动

10、的直接冲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数据可知,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大量减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提倡国货运动相关,故正确;实业救国开始兴起是在甲午战后,故错误;新文化运动和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大量减少无关,故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12.“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A.

11、 主张维新变法B. 坚持“中体西用”C. 提倡民主科学D. 宣传马克思主义【答案】C【解析】从材料“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中可以分析出材料中的“他们”是指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与科学,故C项正确;材料“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说明A项错误;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故B项排除;材料“西洋式的社会”说明D项错误。点睛:关键信息是材料“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

12、民主觉悟”。13.20世纪初,女界钟登载文章:“夫二十世纪专制国之民,无日不以夺自由为目的。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吾今敢昌言以告我女子曰:婚姻自由”。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 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普遍时尚 B. 婚姻礼俗删繁就简仿效西式婚礼C. 民权主义开始影响到妇女界 D. 将“婚姻自由”与革命要求密切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说明,20世纪初,有识之士已经将“婚姻自由”与革命要求密切结合,故D项正确;A项错在“普遍时尚”,故错误;材料未涉及婚姻礼俗删繁就简,故B项错误;C项错在“开始”,故

13、错误。14.1934年,中共中央召开会议,会议报告估计“将实现一省或数省的苏维埃革命的首先胜利,并奠定苏维埃革命在全中国胜利的强固基础。”据此确定的战略方针A. 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B. 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C.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D.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的“将实现一省或数省的苏维埃革命的首先胜利,并奠定苏维埃革命在全中国胜利的强固基础”方针是“左”倾错误,直接导致了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故B项正确;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以后,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故A项错误;1935年的遵义会议标

14、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故C项错误;1945年中共七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故D项错误。15.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图1是1949年1988年我国粮食产量示意图。其中1956年与1988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分别是A.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 中共八大的召开和农业合作化运动C.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我国粮食增产是因为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88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C项正确,B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

15、动是在1958年,故AD项错误。16.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以下他参与的重大事件,先后排序正确的是担任中共代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率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 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领导南昌起义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周恩来担任中共代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55年率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1953年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27年领导南昌起义。由此可知,D项正确,ABC错误。17.古希腊人曾说:“全希腊人的公款,竟被从提洛岛弄了来,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了希腊真是受了奇耻大辱,她显然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她眼见自己迫不得已献出的军费,竟被用来把我们的城市粉饰得金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