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适应性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84320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适应性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适应性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适应性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适应性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适应性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适应性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适应性考试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18届高三10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冇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物的是A. 家庭污水 B. 杀虫剂C. 燃烧产生的C02 D. 来自电热厂的废热【答案】C.2. 据报道2016年中国将全面实施二胎政策,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A. 出生率 B. 性比率 C. 年龄结构 D. 种群密度【答案】A3. 处于哺乳期的某雌性动物体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最多的是A. 神经细胞 B. 乳腺细胞 C. 心肌细胞 D. 红细胞【答案】B【解析】神经细胞虽然会不

2、断分泌递质,但分泌的递质也很有限,高尔基体数量较少,A错误;对雌性动物而言,乳腺细胞分泌的乳汁是很多的,因此高尔基体数量最多,B正确;心肌细胞不具有分泌功能,高尔基体较少,B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D错误。4. 己知人眼的褐色基因(A)对蓝色基因(a)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某人群中,蓝眼3000人,褐眼7000人且其中纯合子有2000人。则该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 0.7 和0.3 B. 0.50和0.50 C. 0.45和0.55 D. 0.55和0.45【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该种群中基因型为aa人数是3000,基因型为AA的人数是2000,基因

3、型为Aa的人数为7000-2000=5000,由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A=(22000+5000)(3000+7000)2=0.45,则a=1-0.45=0.55。故选C。5. 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A-T替换成了T-A。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B. 产生新的基因C. 基因能控制生物性状 D. 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A正确;基因突变后产生了新的基因,B正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其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基因

4、通过合成蛋白质直接控制性状;二是基因通过酶的合成控制代谢,间接控制生物性状,C正确;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少利多利多害性和不定向性,而不具有可逆性,D错误。6. 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 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最高C. 具有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D. 特纳氏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答案】D【解析】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基因结构没有改变而染色体数目异常也属于遗传病,A错误; 遗传病在青春期的发病率最低,B错误;所谓家族性疾病,是指同

5、一家族中一人以上发病,常为遗传病,但也可能是相同的不良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如维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坏血病、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等,C错误;特纳氏综合征是女性少了一条X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正确。【点睛】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要求学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相关实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7.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现可提高突变率 B. 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C. 三倍体梢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 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答案】A【解析】诱变育种是指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射线和、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

6、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其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优良变异类型,A项错误;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形成新的基因,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形成新的基因,B项错误;三倍体植物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如三倍体无籽西瓜,C项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诱变获得的突变体不可能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D项错误。【考点定位】生物育种8. 有关多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8个不同的氨基酸可以组成8种肽链B. 胰岛素溶于生理盐水中会丧失生物活性C. 蛋白质变性逛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D. 糖尿病人胰岛素口服无效【答案】D【解析】根据排列组合的公式,8个不同的氨基酸

7、可以组成40320种肽链,A错误;胰岛素溶于生理盐水中不会丧失生物活性,B错误;蛋白成变性是由于破坏了其空间结构造成的,C错误;胰岛素进入消化道后,被消化为氨基酸,因此不起作用,D正确。9.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苏丹染液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红黄色B. 检测蛋白质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 观察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形态可用醋酸洋红溶液染色D. 观察红墨水染色未煮过的玉米好粒可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答案】A【解析】苏丹染液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橙黄色,A项错误;检测蛋白质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根据颜色深浅判断蛋白质含量,B项正确;观察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形态可用醋酸洋红溶

8、液染色,C项正确;观察红墨水染色未煮过的玉米籽粒,胚部分不被染红,胚乳部分被染红,可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D项正确。10.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数量保持不变B. 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C. 通过年龄结构图可以得知每个年龄组的雌雄个体比率D. 水生群落的垂直结构由光照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答案】C【解析】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不是保持不变,而是在K值上下波动,A错误;水稻属于种群,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B错误;通过年龄结构图可以得知每个年龄组的雌雄个体比率,C正确;水生群落的垂直结构由光照和温度决定的,D

9、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群落结构等相关知识,需要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11. 某池塘底栖动物主要有软体动物类(铜锈环棱螺等)、寡毛类(苏氏尾鳃蚓等)、摇蚊类(羽摇蚊等)。科研人员研究了该池塘底栖动物能量流动过程,构建了下图所示模型。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 流经底栖动物的总能量是2119.5KJm-2a-1B. 底栖动物同化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C. 图中“X”包含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 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底栖动物摄食能大部分为排便能没有被利用,故流经底栖动物的总能量是2119.5-1

10、642,故A错。底栖动物同化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维持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需要,故B正确。图中“X”包含被下一营养级捕食所同化能量,故C正确。能量以物质为载体,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有生物之间和生物和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调整种间关系,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12. 遗传性神经性耳聋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女性患者的子女中均有正常的个体。则该病不可能是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答案】C【

11、解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因此女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如果女性患者的儿子中有正常的个体,那此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可能是A、B、D选项所列的遗传病。故选C。13. 将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03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1.5h时叶肉细胞的渗透压最大B. 13h叶肉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的状态C. 23h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KN03溶液的渗透压D. 04h细胞液中K+和N03-含量逐渐增加【答案】A【解析】1.5h以前,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渗透压小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1.5h以后,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渗透

12、压大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因此1.5h叶肉细胞的渗透压不是最大的,A错误;13h叶肉细胞的原生质体的体积小于刚开始实验时的原生质体的体积,因此叶肉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的状态,B正确; 23h细胞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逐渐增大,这说明细胞吸水,由此可推知该时间内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KN03溶液的渗透压,C正确;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原生质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这说明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由此可推知K+和N03-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导致其含量增加,D正确。14.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细胞种类增多B. 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

13、细胞核体积增大C.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D. 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利于细胞增殖【答案】D【解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是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B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C正确;癌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易于扩散转移,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等知

14、识,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明确细胞凋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15. 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 实验材料一般不选择带叶的枝条B. 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C.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D. 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答案】D【解析】叶有蒸腾作用,会使植物失去水分,不能正常生长,A正确;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而在预实验时浓度梯度较大,需要蒸馏水处理插条作为空白对照来确定范围,从而缩小范围,B正确;根

15、据生长素浓度对根的影响曲线可知,在最适浓度的两侧,会有两个不同的生长素产浓度生相同的生根效果,C正确;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数量,扦插枝条的种类、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时间等都是无关变量,D错误。【点睛】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16. 人体和动物正常生存需要合适的温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人体主要是依靠增加肌肉活动来增加热量的B. 35摄氏度以上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C. 当气温接近体温时,辐射和对流都失去散热的作用D. 恒温动物时刻耗散着大量的热量,体重净增长比变温动物少【答案】B【解析】因为骨骼肌收缩时能释放大量能量,所以人体主要是依靠增加肌肉活动来增加热量的,A正确;35摄氏度以上出汗是最有效的散热机制,而不是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B错误;当气温和周围物体的温度接近体温时,辐射和对流都失去作用,这时散热全靠蒸发,C正确;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同化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