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复习总结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4157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分析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电路分析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电路分析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电路分析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电路分析复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分析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分析复习总结(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直流电路(CH1CH4),正弦稳态电路(CH8CH11),三相电路(CH12),暂态电路(CH6CH7),授课内容提要,二端口网络(CH16),复频域分析 (CH14),电路方程(CH15),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直流电路(CH1CH4), 本章教学重点:,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及其电功率 的计算和判断,1、功率的计算和判断,u, i 关联参考方向,p = ui 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P0 吸收正功率 (吸收),P0 吸收负功率 (发出),p = ui 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P0 发出正功率 (发出),P0 发出负功率 (吸收),u, i 非关联参考方向, 上述功率计算不仅适用于元件,也使用于

2、任意二端网络。, 电阻元件在电路中总是消耗(吸收)功率,而电源在电路中可能吸收,也可能发出功率。,例: U1=10V, U2=5V。 分别求电源、电阻的功率。,I=UR/5=(U1U2)/5=(105)/5=1 A,PR吸= URI = 51 = 5 W,PU1发= U1I = 101 = 10 W,PU2吸= U2I = 51 = 5 W,P发= 10 W, P吸= 5+5=10 W P发=P吸 (功率守恒),作业:1-5,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2.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1. Y 变换; P48 2-5,重点:,1、 电阻的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 等效变换 (Y 变换),由 Y

3、 :,由Y :,特例:若三个电阻相等(对称),则有,R = 3RY,( 外大内小 ),应用举例:,作业:2-5,由图(C):,解:,2,应用:利用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转换可以简化电路计算。,例1:,I=0.5A,U=20V,例2:,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重点,熟练掌握电路方程的列写方法: 支路电流法 回路(网孔)电流法 结点电压法,解:,76 3-7,举例:,i1+i6=i2,解得:i50.956A,i2=i3+i4,i4=i5+i6,i1R1+i2R2+i3R3+us3=0,i4R4+i5R5us3i3R3=0,i6R6+i2R2+i4R4us6=0,例:,列写含有无伴电流源支路的电

4、路的回路电流方程。,(R1+R2)I1-R2I2=US1+US2+Ui,-R2I1+(R2+R4+R5)I2-R4I3=-US2,-R4I2+(R3+R4)I3=-Ui,IS=I1-I3,* 引入电流源的端电压变量,* * *增加回路电流和电流源电流的关系方程,* * 设定三路回路电流,规定绕行方向,列回路方程,解:,80 3-21,作业讲解:,un150,un315I,un220I,将最上面三式整理,可得:,设无伴电压源、受控源支路电流为:iS、iCS。,指定参考结点,设结点电压为:un1、un2、un3。,练习:应用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求解图示电路支路电流的基本方程式。,第四

5、章 电路定理,1、 叠加定理,2、 戴维南(诺顿)定理,例1.,求图中电压u。,解:,(1) 10V电压源单独作用,4A电流源开路,u=4V,(2) 4A电流源单独作用,10V电压源短路,u“= -42.4= -9.6V,共同作用:u=u+u“= 4+(- 9.6)= - 5.6V,1、叠加定理,例2.,求电压Us。,(1) 10V电压源单独作用的分电路为:,解:,I1= 10/(6+4)= 1A,Us= -10 I1+4 I1 = -6V,受控源要保留; 其控制量要与分电路保持一致,(2) 4A电流源单独作用的分电路为:,共同作用:,Us= Us +Us“= -6+25.6=19.6V,Us

6、= -6V,作业:4-3、P93 例4-5,2、戴维南(诺顿)定理 例4-3-1,通过的电流为:,解:,第六章 储能元件, 电容元件, 电感元件, 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和并联,第七章 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7-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7-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重点:,1、初始条件;,2、动态电路的方程;,3、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7-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7-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4、三要素法。,三要素法,(1)三要素:,(2)直流电源激励的全响应:,已知: t=0时合开关, 求 换路后的uC(t) 。,解:,例2:,P154 例7-4解:,i L(0+) = i L(

7、0-) =-2A,由戴维宁定理可得:,uoc=US-RIS=10-22=6V,Req=R=2,第8章 相量法,1.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及运算,2. 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重点:,例,1.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及运算,2. 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例:,参考相量,作业:8-13,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重点:,1、电压三角形;,2、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及功率分析。,画相量图:选电流为参考向量,三角形UR 、UX 、U 称为电压三角形,它和阻抗三角形相似。,图(a)解:,218 ,举例:,例.,已知:R=15, L=0.3mH, C=0.2F,求 i, uR , uL , uC .,解:,则,UL=8.

8、42U=5,分电压大于总电压。,相量图,已知某一元件的端电压,,流经电流,,两正弦量为关联参考方向,请判断它可能是什么元件?元件的特性参数值为多少?,举例:P218 8-13,图中所示电路中R可变动,试求R为何值时,电源发出的功率最大?其中,正弦稳态电路最大功率传输,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重点:,1、熟练掌握线圈同名端的判断;,2、熟练掌握线圈的串联和并联计算。,1、同名端,用小圆点“”或“”号表示。,注意:线圈的同名端必须两两确定。,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判断,1 = L1 i1 + M i2 2 = + M i1 + L2 i2,同名端判断练习:,两端口 电路元件,耦合电感,*,*,2、耦

9、合电感的串联,(1) 反向串联,(2) 同向串联,4、耦合电感的并联,异侧并联,同侧并联,互感线圈的并联的去耦电路,异侧并联,同侧并联,Lc = M La =L1 M Lb = L2 M,Lc = M La =L1 M Lb = L2 M,例10-4 :图示电路中,正弦电压的U=50V,R1=3 ,L1=7.5 , R2=5 ,L2=12.5 , M=8 。求支路1、2吸收的复功率。,同侧并联,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要点:,1、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一相计算法;,2、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电路特性分析;,3、掌握三相电功率的测量方法。,2、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2) 将所有三相电源、负载都化为等值YY接

10、电路;,(1)对于对称三相电路可转化为一相电路来计算;,举例1:312 12-1,解:,解:设,举例1:312 12-1,负载端的相电压:,根据对称性写出:,根据对称性写出:,负载端的线电压:,解:设,举例2:312 12-2,根据对称性写出:,根据对称性写出:,利用三角形连接的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可求得原三角形负载中的相电流,例1:照明系统故障分析,在上图中,试分析下列情况 1) A相短路: 中性线未断时,求各相负载电压; 中性线断开时,求各相负载电压。 2) A相断路: 中性线未断时,求各相负载电压; 中性线断开时,求各相负载电压。,解: 1) A相短路,(1) 中性线未断,分析结论

11、: 此时A相短路电流很大,将A相熔断丝熔断,而 B相和C相未受影响,其相电压仍为220V, 正常工作。,此情况下,B相和C相的电灯组均承受380V电压,远超其额定电压220V ,这是不允许的。,(2) A相短路, 中性线断开时,此时负载中性点N即为A, 因此负载各相电压为,2) A相断路,(2) 中性线断开,B、C相灯仍承受220V 相电压, 正常工作。,(1) 中性线未断,变为单一回路,如图(b) 所示, 由图可求得,阻抗值越大,分压越大。,3、 对称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P,4、三相功率的测量,第十四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要点:,、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反变换、基本性质;,2、能够画出时变

12、电路的运算电路并进行计算。,画运算电路,运算电路,如 L 、C 有初值时,初值应考虑为附加电源,物理量用象函数表示 元件用运算形式表示,uc(0-)=25V iL(0-)=5A,例,给出图示电路的运算电路模型,注意附加电源,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能够正确写出有向图的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解:,举例1:414 ,1 1 0 0 0 0 0,0 -1 1 1 1 0 0,0 0 0 -1 0 1 0,0 0 -1 0 0 -1 1,A= At Al ,规定:支路排列顺序先树支后连支。,= At Al ,1 0 0 -1 1 0 0,0 1 0 0 0 -1 1,0 0 1 -1 1 1 0,Bf= l Bt ,规定:(1) 连支电流方向为回路电流方向 (2) 支路排列顺序先连支后树支 (3) 回路顺序与连支顺序一致,= l Bt ,例2,1. 画有向图,2.,1,2,3,4,5,6,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要点:,熟练掌握、T、H参数矩阵的求解;,二端口的方程描述,参数,Z参数,T参数,H参数,例16-1:求图示的二端口网络的Y参数。,解:,作业:1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