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4138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91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主要内容:,一.形成及病因,二.分型和并发症,分型,中央型:左侧多于右侧,起病急骤,下肢肿胀, 浅静脉曲张,患肢皮温高。,周围型 :症状较中央型轻,大腿、小腿肿胀, 疼痛轻。,混合型:下肢肿胀严重,疼痛剧烈, 活动时加 重,皮温高。,临床分型,并发症,肺栓塞 肺动脉或其分支被栓子阻塞所引起的一个病理过程,其诊断率低,误诊率和病死率高。 肺栓塞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三大体征,为肺啰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奔马律,二.分型和并发症,并发症,出血 出血是溶栓治疗中最主要的并发症,特别应警惕胃肠道、颅内出血。 溶栓治疗前应检查血型、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

2、能;药量的调整通常以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维持在正常值的22.5倍为宜。 溶栓过程及溶栓后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血管穿刺点、皮肤、牙龈等部位。,二.分型和并发症,并发症,血栓形成后综合症 在血栓的机化过程中静脉瓣膜遭受破坏,甚至消失或者黏附于管壁,导致继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即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下肢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性跛行),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变化,重者形成局部溃疡,二.分型和并发症,溶栓治疗 病程不超过72小时的病人可给予溶栓治疗,常用药物为尿激酶,计量每次8万U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2

3、次,用710天。 根据纤维蛋白和优球蛋白的溶解时间测定调节用量或用药。,三.治疗与护理,治疗,三.治疗与护理,治疗,抗凝疗法 一般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日2次脐周皮下注射。 祛聚疗法 包括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双密达类、潘生丁和丹参以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流,减低粘稠度,又能防止血小板凝聚,因而可作为辅助疗法。,三.治疗与护理,四、基本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保持患肢外展30度中立位; 术后抬高患肢时注意不要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 麻醉作用消失即应鼓励并督促患者做趾、踝、膝等关节早期主动、被动屈伸活动,抬高患肢; 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10次/h,做健侧肢体及上肢的屈

4、伸、抬高、肌肉收缩等运动;,四、基本预防,机械方法: 穿有压力阶差的防血栓的长腿弹力袜,对足背、足跟有不同弹性,可产生由下到上的压力,适度压迫浅静脉,增加静脉回流量以及维持最低限度静脉压,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有条件时可于手术后当天使用下肢静脉泵,它可通过充气的长筒靴间歇性地充气,使小腿由远而近受压,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减少血流淤滞,降低DVT的发生。,五.出院指导,告知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与肢体制动、血液高凝状态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要及早活动下肢,经常做四肢的主动运动和早期离床活动,另外要定期到门诊复查,以了解疾病的恢复程度。,谢谢! Thank you! 2011.08.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