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版】大学的理念与使命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7084136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1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A版】大学的理念与使命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5A版】大学的理念与使命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5A版】大学的理念与使命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5A版】大学的理念与使命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5A版】大学的理念与使命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A版】大学的理念与使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A版】大学的理念与使命(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的理念与使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于 建 福 2003年11月24日,目 录,一、“大学”的界定 二、大学理念及其相关概念 三、大学理念与使命的历史演变 四、当代大学理念与使命的探讨 兼论创建一流大学 结语:国运兴衰 系于大学,一、大学的界定,(一)大学是什么像什么 1、蔡元培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2、平冢益德 大学是指高等院校中以学术为媒介进行研究和教育,即培养人和进行高等专业教育的机构。,3、布鲁姆(美国教育家) 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是奉献给纯粹理性的。 4、爱德华.利瓦伊(芝加哥大学校长) 大学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保管者,而

2、且是理性进程的监护人。,5、萨多夫尼奇(莫斯科大学校长) 大学像一个筛子,一台特殊的机器,用它分辨麦子与粗糠最为合适,它向生命注入新的生机,它是社会的引路人。 6、罗曼齐(欧洲大学校长联合会主席) 大学享有充分的自由;大学的知识属于人民;大学是崇高的传统思想文化的捍卫者;大学既创造知识,也传播知识;大学对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给予了保障;大学是维护精神和文化的中心。,某些流行的关于大学的表述,云集大师的“圣地” 探究学术的“殿堂” 培育人才的“摇篮” 发展科学的“源泉” 铸就人生的“熔炉” 人类精神的“家园” 新思新知新文“生长点” 知识创新的“发动机” 科技产业的“孵化器” 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3、,(二)大学不是什么 不等于什么,1、大学不等于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有三个层次:一是综合性多科系的大学(University);二是独立设置的各类专门学院(College);三是以实用科目和职业训练为主的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 高等教育法第68条:“本法所指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大学不等于高等教育,从概念的隶属关系看 大学从属于高等学校,是培养人的教育机构;高等教育从属于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活动。 从概念的层次和范围看 高等教育是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各种专业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4、),涵盖大学教育。,3、大学“大楼”必有“大师”,清华梅贻琦之“大师论”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一所大学之所以 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 他日诸校友重返校园时,勿徒注视大树又高几许,大楼又添几座,应致其仰慕吾校大师更多几人,此大学之所以为大学,而吾清华所最应致力者也。,张中行 论北大之“大”,北大之所以为“大”,是靠有胡适、熊十力、汤用彤、黄节、罗常培、沈兼士、马衡、孟森、钱穆、周作人、梁实秋、朱光潜等等著作等身的名教授。,大学的荣誉 不取决于人数和建筑物,吉尔曼(霍普金斯) “大学的荣誉应该取决于教师和学者总的品质,而不应取决于人数,更不取决于供他们使用的建筑物。

5、”,4、大学不是风标,“大学不是风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努力满足社会的需求(what the society needs),而不是它的欲望(what the society wants) 。” “他们可以表面上看起来很能满足时尚,骨子里却是滞后的。他们在骨子里滞后的同时,也能像报纸和政客那样对时髦话题侃侃而谈。” 美弗兰克斯纳(1866-1959,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5、大学不应当完全世俗化,台湾大学校长陈维昭 大学是探索知识、研究真理的一块圣地,不应当被完全世俗化。他们应当与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但这个距离绝不意味着与世隔绝。大学有义务走出象牙塔,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6、大学

6、不是养成资格 贩卖知识之所,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 诸君须知,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文凭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1919开学仪式),7、大学非制器,是育人,杨叔子 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材,而非制造高档器材。,8、大学不能跟着“排名”转 一流大学不是排名排出来的,潘懋元 “如果学校没有自己的理念,只看排名榜,然后跟着排名榜的指挥棒转,为建立一流大学而建立一流大学,那你永远建不成一流大学。”,(三)大学究竟是什么,大学是以传授高等知识、传递高品味文化、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发高新

7、科技为核心内容的高投入、多学科、综合性的教育机构。 严格意义上的大学是指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和学位教育的综合性、多科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二、“大学理念”及其相关概念,(一)大学理念 (二)大学精神 (三)大学目标 (四)大学使命 (五)大学制度,(一)大学理念 (idea of universities),台湾中原大学校长张光正论理念 所谓“理念”乃是共同分享的价值观,有理念即有方向感,即有目标性;有理念方有准绳、方有标竿。 所谓“理念”乃愿景及方向之指引原则。一个无理念之组织,犹如无舵之舟,无弦之弓;有理念之组织方能长治久安、塑造优质之组织文化、凝聚组织之共识、分享共同价值观。,大学

8、理念:人们对心目中的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哲学观念。 理性认识:对大学的基本看法和理性审视(大学是什么、能做什么) 理想追求:对大学发展的构想、追求和展望(大学应该是什么、 应该做什么) 哲学观念:大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大学应该把握什么、需要坚持什么),大学理念的主要特性 大学理念的理性化、前瞻性和导向性 关于大学“应然状态”的判断,渗透着人们对大学的价值取向。影响大学的发展方向、目标确立、专业设置等。 大学理念的个性化、群体性和时代性,大学理念的二重性,理念是多方利弊权衡后理性思维的升华与凝练。大学理念核心问题对办学中各种基本矛盾与制约因素的哲学思考与价值取向,是

9、对理想与功利、精神与价值、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与处理。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共性与个性;贯通历史传统,又融会校长个性作风;稳定内核与价值观推陈出新。,蔡元培与北大理念,1、“完全人格”、“诸育和谐” 、“教育独立”、“大学自治”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昌明学术”、“倚重研究”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杜威: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在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梁漱溟:蔡先生的一生成就不在学问,

10、不在事功,而只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世。,几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大学理念与名校长,中国大学校长与办学理念,(二)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的支柱和高度凝炼,国家民族团体要有其精神。“人类精神家园”更需要精神,以影响人格、气质与境界。 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支柱和高度凝炼,是经过“大学人”长期努力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文化的精髓与灵魂之所在,是大学办出水平、办出活力的源泉和动因,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佛兰克斯纳:“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北大之精神:“本校屡经风潮, 至今犹能巍然独存.这是

11、什么缘故呢? 第一,本校具有大度包容的精神。 第二,本校具有思想自由之精神。” 刘达:“如果有人问我,你最留恋清华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留恋的是清华的精神。一种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种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大学精神衰微迹象。追寻重塑是激励和推进大学发展之需,重铸升华大学理念之需。,(三)大学目标大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大学目标(aim of universities):将大学办成什么样子的一种构想和规划。 我国大学发展目标: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知名大学;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今后10-20年,争取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

12、一流水平。” 我国大学追求的培养目标:培养通专结合、具备创新能力,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素养、富有个性的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的多层次、多样化、通用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几所大学的发展目标,“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规划: 第一个九年,1994-2002年,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的过渡; 第二个九年,2003-2011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第三个九年,20122020年,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努力在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复旦大学:近期建成立足上海、国内一流、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用20年或稍长一段时间

13、,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浙江大学:建成以“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为办学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的目标分两阶段:到2020年左右,建成国际知名大学;到2050年左右,在建校100周年时,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发展目标:“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人才培养总目标:面向未来世界,把握环境变化,适应工作转移,具有创新品质,以研究、开发、设计为主的多层次、多规格的专门人才。,(四)大学使命大学理念具体化和外现,大学使命(vocation of universities)是大学的重大职责与根本任务,是大学理念的具

14、体体现和外在形式,是基于大学理念所应进行的大学实践。 我国当代大学的根本使命:以新思想导引和推动社会,以所培育的新人和形成的新知识成果服务于社会,成为科教兴国的生力军。,三、大学理念与使命的历史演变,哈罗德珀金:“一个人如果不理解过去不同时代和地点存在过的不同的大学概念,他就不能真正理解现代大学。” 金耀基: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型大学之开端,而北京大学之制度与精神,实是借镜西方大学的,所有中国的现代大学是“横向的移植”,而非“纵向的继承”。由西方移植过来的大学,要在中国生根茁壮,无可避免地要经过一个制度建构的转换过程,它的完善化、精致化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的。,关于继承、借鉴与创新,大学理念在不同

15、文化背景下具有通约性(蔡)但“西方中心主义”应遭质疑。非西方国大学理念现代化若无原则与西方“接轨”必然导致自我的丧失,边缘化。 利奥塔:“拯救差异”,追求多元价值观。 涂有光:忽视中国文明特色是“在”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in china)非中国“底” 大学(a university of china)。 蔡元培:“输入”与“输出”。 继承中国文化传统特有的大学精神,与西方大学理念的话语对话,构建中国自身大学理念。,第一阶段:中世纪大学理念与使命,12世纪产生中世纪大学人类文化史上“智慧的花朵”,志趣相投的学者构建“象牙之塔”(Ivory Tower),表明自身对知识和精神追求

16、的超然与执着。 其理念特征:自由与自治。学生或教师行会自己管理大学事务,维护自身权益。 经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兴起之初,大学基本理念是:一个教育教化的机构;其使命是为社会培养有教养、有趣味、懂得本国或本民族基本价值和规范的绅士。,第二阶段:19世纪大学的理念与使命,产业革命后,人们更多地从理性层面审视大学远离社会现实需求的问题。19世纪经典的大学理念应运而生:不仅是积累和传播文化的机构;更应是研究中心,应成为知识创造的源泉。,洪 堡 创建柏林大学之理念: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教授不是给与之人,学生亦非接受之人,两者都是研究者及创造者。教授不是为学生而在这里,学生也非为了教授而在这里,两者都是为了学术而在这里。”,费希特 大学学术使命是“对世界的进一步创造”,而要获得创造灵感,就需要宁静和自由的环境。“自由是必需的,宁静是有益的,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马克斯韦伯20年不教书成就卓著;安德鲁怀尔士消失九年破解费马大定理) 威廉三世 大学是科学工作者无所不包的广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