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理综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83363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理综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理综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理综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理综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理综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理综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理综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最后一卷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细胞膜上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作为胞外信号分子的受体 B. 催化某些生化反应C. 作为离子进出细胞的通道 D.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答案】D【解析】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可以作为接受胞外信号分子的受体,A正确;细胞膜上存在某些某些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酶,它们能催化某些生化反应,B正确;细胞膜上也有运输一些离子的通道蛋白,如钠通道蛋白、钾通道蛋白等,C正确;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与蛋白质无关,D错误。2.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仍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B. 细胞的分

2、化和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C. 细胞生长提高了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D. 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防卫功能【答案】B【解析】干细胞是一类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但一般的专能干细胞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A错误;细胞的分化和凋亡过程中都有基因选择性表达,所以都有新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细胞生长,体积长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小,导致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降低,C错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防卫功能是针对外来入侵的异物或病原体的阻挡和消灭,而癌变细胞是体内产生而存在的,所以对癌变细胞的消灭需要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错误。3.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描述

3、,正确的是A. 卡诺氏液和酒精混合液能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B. 在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可观察到细胞膜的结构C.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乙醇发生反应,溶液变成灰绿色D. 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变色来确定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答案】C【解析】卡诺氏液是固定组织细胞形态,不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它也不与酒精混合使用,A错误;在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由于细胞壁与细胞膜的伸缩性不同而分开,所以可观察到细胞膜的形态,但细胞膜的结构并不是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B错误;酸性的重铬酸钾与乙醇发生反应,会变成灰绿色,C正确;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变色只能确定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是否产生了CO2,并不能

4、确定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D错误。4. 研究发现植物体内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我国学者崔徵研究了锌对番茄幼苗中生长素、色氨酸含量的影响,获得如下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 在番茄幼苗细胞内色氨酸只能用于合成生长素B. 对照组是将番茄幼苗培养在含有锌离子的蒸馏水中C. 实验组在加锌离子的前后上形成了自身对照D. 该实验证明了锌能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答案】C【解析】与对照组相比,分析图1 可知,在无Zn的状态下,番茄体内色氨酸明显减少,而加Zn后,色氨酸逐渐增多;分析图2可知,无Zn状态下,生长素(吲哚乙酸)逐渐减少,而加Zn后,生长素明显增多。说明Zn不仅有利于色氨酸的

5、积累,同时也促进了生长素的合成。在番茄细胞内,色氨酸作为一种氨基酸,不仅仅用于生长素的合成,还可能用于其他物质的合成,如相关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图1和2中对照组中色氨酸和生长素的含量基本不变,说明对照组中番茄幼苗能正常生长发育,它应是培养在含锌离子的完全培养液中,B错误;实验组在加锌离子的前后的确形成了自身前后的对照,C正确;该实验证明了锌能促进生长素合成,但不能证明就是以色氨酸为原料合成的,因为仅从二者的含量变化上无法分析出必然关系,D错误。5. 下列有关生产措施与其原理或预期结果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 鱼类捕捞之后的剩余量接近K/2保持鱼类的持续高产B.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提高生物多

6、样性的直接价值C. 模拟动物信息吸引鸟类捕食害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 桑基鱼塘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答案】B6. 某随机受粉植物,其高茎(H)与矮茎(h)、绿茎(G)与紫茎(g)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对一个处于遗传平衡中的该植物种群进行调查,获得的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高绿茎高紫茎矮绿茎矮紫茎比例63%21%12%4%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该种群内基因h和基因g的频率分别为0.4、0.5B. 在该种群内基因组成为Gg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0%C. H-h和G-g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 继续随机受粉,该种群内矮紫茎个体所占比例不变【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一个处于

7、遗传平衡中的该植物种群”中高茎:矮茎=21:4,绿茎:紫茎=3:1,它们分别符合遗传平衡定律,所以根据该种群中矮茎(hh)的频率为4/25,推出h基因频率=2/5,H基因频率=3/5,进而推出该种群中HH的频率=9/25,Hh的频率=12/25;同理可计算,根据该种群中紫茎(gg)的频率=1/4,所以g基因频率=1/2,G基因频率=1/2,进而计算出GG的频率=1/4,Gg的频率=2/4.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h基因频率=2/5=0.4,g基因频率=1/2=0.5,A正确;在该种群内基因组成为Gg的频率=2/4,即该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0%,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该种群四种表现型的比例=63

8、:21:12:4,这种理论比例无法推测出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同一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在遵循遗传平衡定律的种群中,只要是个体之间随机交配,其产生的后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和各种基因型的频率都保持不变,所以该种群继续随机受粉,种群内矮紫茎个体所占比例不变,D正确。二、非选择题7. 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除了供叶片自身所需外,还会大量运输到茎、果实、根等其它器官利用或储存起来。为研究温度对光合产物运输的影响,科学家把14CO2供给玉米叶片吸收以后,分别置于不同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测定其光合产物14C标记的碳水化合物的运输情况,结果如下:组次实验温度()14C标记的碳水分化

9、合物的分配比例合物的分配比例气温土温顶端根部122.422.019.8%8.2%214.722.015.3%13.7%322.417.019.2%2.1% 回答下列问题:(1)叶片细胞吸收14CO2后,在叶绿体的_(结构)提供的ATP和H作用下,可将_还原成光合产物(l4CH20)。(2)从曲线和表格上可以推测,有机物运输的最适温度是在_ 左右。低于最适温度,导致运输速度降低,其原因是_。(3)从表格可以看出,该科学家进行的3组实验中,能形成两组对照,判断的理由是_。当气温_(填“低于”或“高于”)土温时,有利于玉米光合产物流向根部。【答案】 (1). 类囊体(薄膜)上 (2). 14C3化合

10、物 (3). 22 (4). 温度降低,植株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能量(ATP)减少 (5). 只有1组与2组,1组与3组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6). 低于【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涉及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影响光合产物运输,其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光合产物的运输速率。结合曲线分析,当温度22左右时,运输速率最大,说明此温度为最适温度,当温度低于或高于该温度,由于会影响细胞呼吸中相关酶的活性,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减少,所以运输速率降低。根据实验设计需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结合表格中数据分析,3组实验中,1组和2组、1组和3组各自只有一个自变量可形成对照实验。当气温低于土温时,有

11、利于玉米光合产物流向根部;当气温高于土温时,有利于玉米光合产物流向顶部。(1)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经光反应产生ATP和H,转移到叶绿体基质,将叶片细胞吸收的14CO2固定形成14C3化合物还原成光合产物(l4CH20)。(2)结合前面的分析,从曲线可知有机物运输的最适温度是在22左右。在低于最适温度的条件下,由于植株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能量(ATP)减少,进而导致运输速度降低。(3)根据前的分析,表格中3组实验,能形成1组和2组、1组和3组分别对照,因为只有它们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其中当气温低于土温时,有利于玉米光合产物变向根部。【点睛】注意: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8. 科

12、学家发现一种单链RNA肿瘤病毒,能够诱发小鼠细胞癌变,患白血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RNA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作用,除了可作为遗传物质外,还有_(答出2点即可)。(2)该病毒能使小鼠患白血病,说明它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致癌的机理是:_。(3)另有一种该病毒的突变株,缺失了15%的RNA序列,不能诱发小鼠患白血病。为了找到RNA上与诱发癌变有关的部位,除了对核酸测序结果进行比较之外,请在寻找一种方案,简述思路:提取两种病毒的RNA后,分別逆转录成相应的DNA,然后_。【答案】 (1). 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识别密码子并运输氨基酸;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2). )逆转录形成的

13、DNA插入到染色体上,引起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 (3). 对两种DNA进行杂交,不能杂交的区域所对应的RNA区域即是诱发癌变的有关部位【解析】试题分析:RNA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有,一是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二是作为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模板(mRNA);三是识别密码子并运输氨基酸(tRNA);四是参与组成核糖体(rRNA);五是催化某些化学反应(酶)等。逆转录病毒致癌的机理是以自己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的DNA整合到小鼠细胞内染色体DNA上,从而引起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最终导致患者的细胞癌变。与突变病毒相比,确定原肿瘤病毒诱发细胞癌变的在核酸上的部位的思路,一方面可以直接通过测

14、定核酸中碱基序列并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二是提取二者逆转录产生的DNA,然后对两种DNA进行杂交,不能杂交的区域所对应的RNA区域即是诱发癌变的有关部位。(1)RNA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具有多种,除了可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外,还可以作为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模板(mRNA);识别密码子并运输氨基酸(tRNA);参与组成核糖体(rRNA);以及催化某些化学反应(酶)等。(2)逆转录病毒能以自己的RNA为模板合成DNA并整合到小鼠细胞内染色体DNA 上,从而引起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最终导致患者的细胞癌变而得白血病。(3)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在不能直接测定两种病毒的核酸的碱基序列的情况下,还可

15、以提取两种病毒分別逆转录形成的DNA,然后对两种DNA进行杂交,不能杂交的区域所对应的RNA区域即是诱发癌变的有关部位。【点睛】注意(3)小题的设计思路,通过逆转录产生的DNA进行杂交(实质就是让它们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不能杂交的区域就是二者差异部位,即对应RNA部位就是诱发癌变的部位。9. 甲状腺激素(T4)的形成经过合成、贮存、重吸收、分解和分泌的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状腺激素(T4)是由甲状腺球蛋白(TG)参与合成的,过程中的无机离子是_;TGT4复合物以_方式释放到细胞外。(2)在_激素的作用下,甲状腺细胞重吸收TG-T4复合物后,T4是如何被分离出来的?_ 。(3)在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