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艺术生专用精品复习资料_专题20_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师版) ---精校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833539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4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艺术生专用精品复习资料_专题20_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师版) ---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艺术生专用精品复习资料_专题20_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师版) ---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艺术生专用精品复习资料_专题20_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师版) ---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艺术生专用精品复习资料_专题20_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师版) ---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艺术生专用精品复习资料_专题20_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师版) ---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艺术生专用精品复习资料_专题20_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师版) ---精校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艺术生专用精品复习资料_专题20_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师版) ---精校 Word版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主梳理归纳】一、荒漠化的概念与表现1概念:发生在 及一些 的一种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 相互作用的产物。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石质荒漠化和 。【答案】干旱、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土地沙漠化 次生盐渍化 【注意提示】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雨量非常少的地区或自然景观,它包括沙漠、沙地、戈壁等。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是一个变化过程,其结果可能出现荒漠景观。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1)植被景观:图中为温带草原,为荒漠草原,为荒漠。(2)年降水量:图中A为400 mm,B为200 mm,C为50 mm。(3)土地生产能力

2、:自东向西降水递减,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也随之减少。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气候 ,地表水贫乏, 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分布着大片 。【答案】干旱 流水作用 戈壁和沙漠 【注意提示】我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荒漠分布纬度的不同中国的荒漠位于35N50N之间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比世界上其他荒漠带的范围(南北纬1535之间)偏北l520左右,这主要是由西北地区所处的特殊位置和地形所造成的。中国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水汽主要来自由东南太平洋、南海、盂加拉湾和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的夏季风。广大西北地区因探居内陆,距海遥远,夏季风到达那堕已是强弩之末,加之南部和东南边缘又有昆仑山。秦岭、吕梁山、大兴安

3、岭等高大山系和巨大的青藏高原为屏障,湿润的海洋气流(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难以进入;西部和西北部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对大西洋水汽和北冰洋水汽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因此夏季水汽非常贫乏,降水稀少。冬季,由于北方地形比较开阔,无高山屏障,来自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区的强大干冷气流直泻南下,导致气候异常寒冷干燥。这样,西北地区终年处于极端干燥的环境,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具有典型大陆性气候的干旱和半干旱区。由于流水作用微弱,风成了塑造地貌的主要外力,疏松裸露的沙质地表受到强烈风蚀,沙土不断推移、堆积和发展扩大,便形成了今日广袤千里的荒漠。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 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2)

4、人类活动不当,对 、 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 、不合理的灌溉。【答案】人口激增 土地资源 水资源 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 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古代 人们对河流上游地区 , ,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 近代 北方农牧过渡地带 ,人口剧增,迫于生计,农垦规模扩大,直接加剧荒漠化 现代 迫于 和 ,荒漠化趋于严重 【答案】过度开垦 破坏固沙植被 大规模移民开垦 人口压力 管理失误 【注意提示】原生荒漠与次生荒漠的区别 原生荒漠:指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荒漠。主要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其主要特点为水资源比

5、较贫乏或很难利用,几乎寸草不生,治理难度大。次生荒漠:指人类活动造成的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土地退化。主要包括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小腾格里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其主要特点为土地下伏沙层裸露,原先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水分、植物条件相对较好,治理难度较小。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与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 ,影响西北地区 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1)预防 。(2)扭转 的退化。(3)恢复 。3防治原则:坚持维护 与提高 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答案】生态平衡 经济效益 4防治措施(1)合

6、理利用 。(2)利用 和 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 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5)控制 。【答案】水资源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农、林、牧 能源问题 人口增长 六、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1重要作用:既是重要的 ,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又是不可替代的 ,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答案】自然资源 环境资源2森林分布3现状:世界森林面积 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 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答案】减少 热带原始林 【注意提示】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得以大面积保存。七、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影响大气中的 ,有“地球之

7、肺”之称。2促进全球 ,调节全球 。3世界 宝库。【答案】碳氧平衡 水循环 水平衡 生物基因 【注意提示】世界最大雨林亚马孙雨林的成因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地区。赤道穿过亚马孙河流域的中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高温多雨;亚马孙河流域地势平坦宽广,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流域南、西、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南美洲北宽南窄,略成倒三角形,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南美大陆的最宽处。八、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势: 强烈, 旺盛,生物生长迅速。2脆弱性的表现(1) 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

8、的 ,土壤一般很贫瘠。(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 最容易遭受破坏。【答案】光合作用 生物循环 有机质分解 淋洗 植物体内 地上植被 【注意提示】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在茂密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相同的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九、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破坏(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 ,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2开发计划(1)修建 公路。(2)移民亚马孙平原:政策“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和财政包袱。【答案】人类的开发 人口增长和贫

9、困 亚马孙横贯 十、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当前背景下,应该把 放在第一位。2保护措施(1)鼓励 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 。(3)加强 ,提高公民环保意识。(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5)森林 与更新造林相结合。(6)加强雨林 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答案】保护 保护性 选择性采伐 自然保护区 【剖析高考真题】(2012四川卷)图2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图24.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

10、的防风固沙工程(2012重庆卷)36.(36分)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设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10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图10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图10(1)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8分)【考点归纳总结1】1自然原因: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的发展。(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11、(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来源。(3)多大风天气(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2.人为因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也主要是针对人为原因实施的。3.具体成因 4.治理措施【例1】土地荒漠化是指因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丧失。据此回答(1)(2)题。 (1)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包括 () 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热带地区草原牧区高山地区 A. B. C. D. (2)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 植被破坏气候变异海平面上升酸雨影响风沙侵蚀水土流失过度开发 A. B. C. D. 【解析】(1)结合题干中对土地荒漠化的概念的分析判断。(2)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酸雨会使江河湖水及土壤酸化,除此以外的其他各项都可能导致荒漠化。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