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83351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B. 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C. 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间特征相一致D. 区域的划分指标,有单一的也有综合的【答案】D【解析】区域有界线,有些是明确的界线,如行政区界线,有些是模糊的,如自然区界线,A错误;区域是按一定的指标划分,有单一的也有综合的,B错误,D正确;区域内部有明显的相似性,C错误。故选D。2. 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 B. 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2、C. 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 D. 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南北方光照条件的差异,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强;由于南北方降水条件的差异,从北向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由于南北方气温条件的差异,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轻薄。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 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 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B. 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C. 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D. 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水稻适宜种植业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橡胶为热带作物

3、,不适宜种植业山东,甜菜为温带作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洞庭湖平原的小麦为冬小麦,春小麦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松嫩平原位于东北中温带,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为大豆、甜菜等。考点:区域农业发展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4. 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优越性表现在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矿产资源A. B. C. D. 5.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不同,主要是什么差异造成的A. 土壤条件差异 B. 水热条件差异 C. 灌溉条件差异 D. 地形条件差异【答案】4. C 5. B【解析】4.

4、松嫩平原不临海,纬度夜较高,其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不如长三角;其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及丰富石油等矿产是其优势。故选C。5.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不同,主要原因是长三角纬度较低,松嫩平原纬度较高,因纬度差异导致的水热条件差异,因此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故选B。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6.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 丙地区土地荒漠化 B. 乙地区水土流失C. 丁地区土壤盐碱化 D. 甲地区土地石漠化7. 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这体现了区域的A. 整体性 B. 联系性 C. 开放性 D. 差异性8. 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

5、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A.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B. 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C.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D. 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答案】6. C 7. D 8. D【解析】本题主要考生态环境问题,从图中可以判断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布和防治措施。6. 丙地区为我国新疆,主要是干旱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A正确;乙地区属于黄土高原,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B正确;丁地区是长江沿岸,降水多,属于湿润地区,一般不会出现土壤盐碱化,C不正确;甲地区为广西省,植被破坏会产生土地石漠化,

6、D正确,选择C。7. 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说明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选择D。8. 目前丙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可以恢复植被,降低风速,可以防治土地荒漠化,A对;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可以减少水的消耗,节约用水,可以防治土地荒漠化,B对;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可以很好地防治土地荒漠化,C对;跨流域调水很难实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破坏自然植被,加大土地荒漠化,D错,选择D。在地理科学中,常用叠图分析来进行一些地理事物的规划与选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

7、. 在上述选址过程中进行叠图分析时,需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GIS B. RS C. GPS D. BDS(北斗导航系统)10. 通过叠图分析处理,图示选址最适合建设A. 大型钢铁厂 B. 自来水厂 C. 奶牛场 D. 煤炭开采【答案】9. A 10. B【解析】试题分析:9. 根据材料分析,在上述选址过程中进行叠图分析时,需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A对。 RS主要功能是遥感、监测,B错。GPS、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C、D错。10. 通过叠图分析处理,图示选址人口少,植被保护好,地质条件适宜,水质好,最适合建设自来水厂,A对。大型钢铁厂 、奶牛场 、煤炭

8、的开采与加工厂污染水源,不宜建设,B、C、D错。【考点定位】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功能及实际应用。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对于调节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雨林生态系统又具有脆弱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1. 与地球气候变暖相关的热带雨林全球环境效应是A. 地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 B. 影响地球大气中碳氧平衡C.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D. 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12. 雨林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积累补充养分少 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速度缓慢A. B. C. D. 【答案】11. B 12

9、. A【解析】11.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植被的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因此与地球气候变暖相关的热带雨林全球环境效应是影响地球大气中碳氧平衡。故选B。12. 雨林地区纬度较低,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积累补充养分少,同时多雨,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因此土壤贫瘠。故选A。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 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14.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分别对应的

10、是A. 、 B. 、 C. 、 D. 、【答案】13. C 14. C【解析】试题分析:13. 该流域开发过程中,气候没有明显变化,降水量、蒸发量不会增加,A、B错。聚落增加,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减少,C对。地表径流增加,D错。14.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随着区域开发,植被破坏,地表径流量应增大。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的分别对应的是III、II、I ,C对。A、B、D错。考点:流域开发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近年来洞庭湖持续干旱,导致湖区生长了茂盛野草,高的野草甚至有一尺多,湖区很大的地区已变成了草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5. 洞庭湖干旱变草原使得

11、湖区水量减少,由此带来的后果有可能是A. 湖区气温日较差增大 B. 湖区气温日较差减小C. 水体富营养化 D. 湖区水循环速度加快16. 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洞庭湖区开挖湖泊,加大湖盆 长江干流修筑堤坝A. B. C. D. 【答案】15. A 16. A【解析】15. 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洞庭湖湖区水量减少,会使湖区的气温日较差增大。故选A。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7. “红色荒漠”形成的

12、自然原因主要是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18.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 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19. 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 农业综合开发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 退耕还林【答案】17. C 18. A 19. D【解析】江西位于湿润区,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土壤侵蚀,说明是流水侵蚀形成。山区主要以林业为主,植被破坏,易导致荒漠化现象发生,所以要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17. 根据材料,“红色荒漠”出现在湿润地区,是因水土流失,土壤

13、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水蚀作用,C对,D错。风化作用、风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区,A、B错。 18. “红色荒漠”出现在中南部山区,属于湿润地区。由于地表植被破坏,导致表层土壤流失,底层红色岩石裸露形成。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滥伐森林,A对。过度放牧主要出现在草原牧区,B错。开山取石破坏山体结构,环境污染类型多,不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D错。19. 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B对。大力开荒种田,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会降低植物覆盖率,不利于治理荒漠化,A、C错。彻底退耕还林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D错。20. 田

14、纳西河流域在梯级开发水能的同时,又建设了大量的火电和核电站,其原因是A. 水电、火电、核电相互竞争,符合市场规律B. 火电、核电可以调节水电的季节差异C. 煤炭价格低水运廉价,核电原料运量小D. 接近原料和市场,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答案】B.21.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A. 丰富的矿藏资源 B. 旅游业的带动C. 便利的航运条件 D. 全国最大电力供应基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田纳西河进行梯级开发,建成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地,形成了一条以高耗能工业为主的“工业走廊”。选D正确。【考点定位】考查田纳西河开发。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2. 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A. B. C. D. 23. 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A. B. C. D. 【答案】22. B 23. A【解析】22. 据图可知,甲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