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文化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3171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国近现代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国近现代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国近现代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国近现代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文化(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重难点问题剖析,201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政治 二、中国古代经济 三、中国古代文化 四、中国近代政治 五、中国现代政治 六、中国近代经济 七、中国现代经济 八、中国近现代文化,九、近代世界政治 十、现代世界政治 十一、近代世界的经济 十二、现代世界的经济 十三、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十四、世界近现代文化,201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八、中国近现代文化 (一)归纳比较 (二)易错问题 (三)高考预测,(一)归纳比较,1全面认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2洋务派与维新派主张的不同点,3. 康梁的维新思想有何特点?成因是什么?维新思想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

2、,4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在反封建方面的比较,5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比较,6分析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目的、成因,7概括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社会实践及各 自特点,8.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 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一起源于欧洲的思想理论是如何传到中国来的?在传播过 程中又经历了哪些曲折?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究竟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9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原因,10.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道路的探索,11.三民主义的提出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何推动作用?根据内容分析它有哪些不足 之处,12

3、.如何全面认识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13.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14.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三次历史性巨变,15.比较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的不同及原因,16.总结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分析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一)归纳比较,1全面认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不能混为一谈。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4、。 “中体西用”的思想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但是这一思想中的“中学”与“西学”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加之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严重削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也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30多年“欲富而不强”的悲剧性结局。 19世纪末,它还与触及封建制度“体”“本”的更具现代意义的维新变法思想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抵触,最终为维新变法思想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和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因而不能简单地对它予以否定。,(一)归纳比较,2洋务派与维新派主张的不同点 (1)政治上:

5、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2)经济上:洋务派主张兴办官办工业;维新派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3)思想文化上: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西方的制造技艺;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产生差异的根源 (1)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洋务派产生在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背景下,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维新派是在洋务运动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现的,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 (2)由政治地位决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多是封建官僚,他们必然要维护封建

6、制度;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多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容易接受西方政治思想,提出变革主张。,(一)归纳比较,3.康梁的维新思想有何特点?成因是什么?维新思想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1)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借历史考证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2)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戊戌变法的实现。 康梁维新思想的成因 (1)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硬性地宣传资产阶级主张,否定封建伦理道德,阻力很大,而且必然

7、失败。因此,为了减少变法阻力,康有为借助了当时神圣不可侵犯的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2)主观原因:康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的代表,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 康梁维新思想的进步性 这种思想主张以变法自强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具有爱国意义。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主张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具有进步意义。,(一)归纳比较,4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在反封建方面的比较 (1)相同点:都利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

8、封建专制。都侧重于介绍、宣传硝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2)不同点: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儒家思想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革命派则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在对待清政府的态度上,维新变法思想要求维护清朝的统治,改变的只是专制主义;而民主革命思想则不仅是要改变封建主义而且还要推翻清王朝统治。在斗争方式和具体目标上有差别:维新变法思想用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而民主革命思想则是用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一)归纳比较,5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比较,(一)归

9、纳比较,6分析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目的、成因 (1)不同态度: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陈独秀认为三纲五常完全与时代潮流不相符,彻底否定和批判了儒家思想。 (2)相同目的:都是为了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3)不同原因:经济基础不同:19世纪末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而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阶层不同:康有为代表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与封建势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反封建的问题上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而陈独秀代表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利益,要求采取比较激进的措施来发展资本主义。历史背景不同:康有为所处的时

10、代,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所以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以减少变革的阻力,而陈独秀所处的时代,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要求彻底抵制和批判尊孔复古的逆流。,(一)归纳比较,7概括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社会实践及各自特点,(一)归纳比较,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一起源于欧洲的思想理论是如何传到中国来的?在传播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曲折?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究竟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1)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李大钊是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1918年

11、间,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初步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之后一批刊物也开设“马克思研究”专栏,还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被翻译出版,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1920年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开始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最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归纳比较,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论战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分化,以胡适为代表的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12、,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实际上是反对从根本上改革腐朽的社会制度,弘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李大钊很快以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对胡适的观点进行了坚决的回击。通过这场“问题”与“主义”之争,即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论战,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先进分子。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深入开展。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斗争的信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这不仅促使中国工人阶级迅速登上

13、政治舞台,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速了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打下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使一批先进分子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他们成立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会,创办劳动补习学校,积极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最终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归纳比较,9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原因 选择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它是指导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理论体系,是通向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新思潮的竞起,给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新的救国方案提供了充分的选择和比较的机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无产阶级

14、队伍壮大,他们在五四爱国运动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与争霸的本性,通过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胜利的鲜明对比,先进分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的良方。中国人几千年来对美好社会和大同理想的追求,为近代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文化心理基础。 马克思主义和维新思想在中国传播的比较 相同点:都撰写文章和翻译外国书籍;组建宣传团体;同反对势力进行论战;都与政治运动相结合,扩大影响等。 不同点:维新思想在宣传时,仍利用传统儒学的权威,没有打出自己的鲜明旗号,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时,明确地指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根

15、本途径等。,(一)归纳比较,10.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道路的探索 (1)各派探索 地主阶级 a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晚清开明士大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想萌发。 b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掀起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创建近代海军。 农民阶级领袖 a洪秀全把西方宗教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学和农民平均思想相结合,创立宗教理论,指导太平天国运动。 b洪仁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发展私有制经济,以振兴太平天国。资政新篇是近代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产阶级各派 a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救亡

16、图存,维新变法,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用暴力推翻清政府。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结束清朝君主专制统治,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一)归纳比较,(2)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在反对封建主义方面的不同点及新文化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方面的进步: 维新思想与民主共和思想的不同: a政体:维新思想主张变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为君主立宪政体,民主共和思想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b斗争方式:维新思想主张通过变法变革现实,民主共和思想主张进行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e土地:维新思想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民主共和思想提出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的主张。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 a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对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 b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反对封建主义。,(一)归纳比较,11. 三民主义的提出对中国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