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文论(第一讲)修订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3134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2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列文论(第一讲)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马列文论(第一讲)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马列文论(第一讲)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马列文论(第一讲)修订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马列文论(第一讲)修订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列文论(第一讲)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列文论(第一讲)修订(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第 一 讲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背景与影响 马克思的手稿,是他的一部未完成的读书笔记。写于1844年4月8月,又称“巴黎手稿”。马克思生前未发表。 1、发现与发表 1927年,苏联学术界为了编纂马恩文集,从压藏在德国社会民主党档案库的马克思恩格斯遗稿中发现了它。,手稿第一次以德文原文全文发表是在1932年。 当年有两个版本: 莫斯科,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编。收入德文版马恩全集第三卷。 德国社会民主党人迈耶尔、朗茨胡特编,收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早期著作第1卷。 虽然后一版本时间上稍早一些,但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是前一个版本。,2、

2、 所谓“两个马克思”。 自发表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苏联学界认为手稿是“青年马克思”早期著作。而“晚年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手稿”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不成系统的残篇断简”。甚至是一部残留着黑格尔、费尔巴哈“庞杂思想”的“大杂烩”。 与之相反,手稿在西方引起轰动。当年就有100多篇论述文章发表。西方学界盛赞“青年马克思”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是“真正的马克思”。手稿堪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启示录”。,3、“马克思的第二次降世”。 随着研究的深入,“两个马克思”的说法逐渐站不住脚了。50年代之后,大多数西方学者改变了贬低否定马克思后期著作来论证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办法,改用抹煞手稿同后期著作

3、区别的办法。强调“青年马克思”同晚年马克思的思想是统一的,统一于人道主义当然至今仍有一些西方学者不承认手稿是成熟著作(甚至不承认是马克思主义著作)。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对“手稿”的认识也不是以前那样简单了,但大多数学者也转向“统一”的方向,即不认为“两个马克思”而认为马克思早期著作与晚期著作是统一的。但如何统一,统一于何处,认识尚有分歧。,我国学术界对手稿的研究 50年代何敬思的译本 70年代末随着思想解放运动,“正本清源”,掀起“手稿热”。 先后有刘丕坤译本、中央编译局译本、朱光潜译本。 美学四大家的各自解读。,一、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人类学)的角度重审“劳动创造了美”的命题。 1、

4、“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 历史上的各家美学都有其哲学基础,“物质”是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点,“精神”是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点。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学说的合理内核,克服了两种片面性并作出辩证综合,他们紧紧抓住联系着“物质”与“精神”的中介环节“社会实践”,以此为理论基点提出一种新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要解答一系列问题,则要先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出发点)说起。 手稿同另几篇著作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出发点)。 若干年前“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这句话曾引起风波。 比较“存在决定意识”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二者的不同。 只讲客体性原则是旧唯物主义

5、,而主体性与客体性辩证统一的原则是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是在批判机械的直观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其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论的。 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开头就指出: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选集1卷p.54,教材p.24),马克思有两位“老师”:黑格尔(唯心主义最高代表)立足于“精神”“意识” ;费尔

6、巴哈(旧唯物主义最高代表)立足于“物质”。 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独具慧眼地看到人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类特殊物质,并找到了主体(人)与客体(世界)统一根本途径:实践活动。马克思选取了新的哲学起点,他抓住了能够联结“物质”“精神”这两项的中介环节“实践”。实践恰恰是主体(人)的,而且只能是由人类从事,并且只能是为了人的活动。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一般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而应当说它是实践本体论,是主体(人)的活动本体论。马克思主义的基点(出发点)是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2、命题的切入角度批判异化劳动 马克思并不是从“历史发生学”角度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他是在分析资本主义

7、条件下劳动的二重性时提出这一命题的。与其说他在解释美的起源,不如说他在发问:为什么劳动会出现异化?这一发问方式表明,马克思认为,美的本质同劳动的本质、人的本质有着内在关联。 大凡提及“劳动创造美”这一命题,很容易从“历史发生学”角度说起。而马克思却不如此,他是在戳穿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谎言时论及这一命题的。,历来的资产阶级理论特别是现代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承认“劳动创造财富”,并宣扬“劳动创造文明、创造美”。 但这种理论遮蔽了劳动生产所包含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层面的历史矛盾运动关系。离开历史考察抽象地谈劳动,容易掩盖一个事实:“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P.8) 资本主

8、义条件下现实劳动呈现出的这种二重性表明:人的创造性、主体性并不是像文明成果那样一旦产生,便自然累积,逐渐提升到某种理想境地。主体性一方面的确蕴含于人的历史文明成果之中,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因各种社会原因而丧失或被偷偷地抛弃。 此即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关于“异化”的词源 英alien alienation;德Entfremdung 一词均源于拉丁文alienatio,含有“出让、疏远、脱离”等意思。 霍布斯、卢梭以它说明人把自己的权力转让给政治机构代理; 黑格尔以它来说明其哲学中绝对理念的“否定、转化”; 费尔巴哈则认为,宗教是对于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上述概念,在新的哲学基础上提出

9、“异化劳动”概念。 所谓“异化劳动”是指由于劳动分工固定化和出现私有制等社会历史原因,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异化劳动中,人丧失了主体性,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人的创造性和个性受到严重压抑或只能片面畸形发展。异化劳动在各个社会时代都有,但尤以资本主义社会严重。,分工与私有制的出现本来是历史的进步,但任何进步都必然要求人类付出巨大的历史代价。分工与私有制的“代价”就是在一定条件下造成了异化劳动。 在自由劳动的条件下,“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这种“劳动的对象化”,总结着主体的能力与意志,

10、是主体的自我确证与自我肯定。 但在阶级社会(特别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私有制与分工固定化的经济关系中,劳动者同劳动活动的关系发生本质性的分离。物化劳动往往变成了异化劳动。,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四个特点: 1)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分离人被对象奴役。劳动者失去了他的产品。 “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的自然界,他越在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 (P.7-8)产品转化为一种与劳动者(主体)自身相背离、相悖谬、相抗衡的异已的强制性力量。 2)劳动者同劳动本质相分离异化表现在劳动者与生产劳动本身的关系上。 “对劳动者说来,劳动是外在的东西,劳动者在自

11、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人们象逃避鼠疫一样逃避劳动。”,3)劳动者同人的本质相分离异化劳动中人类丧失作为一个物种即人类的特性。“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P.10) 4)在劳动中,人与人相分离前三种异化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那么他也同他人相对立。”(P51) 本来,劳动使人从动物的生存走向人的自由。然而,异化劳动则打断、中止这一进程,使人类丧失人的创造性的自由需求,只剩下动物生存性需要。,虽然,劳动者此时不停地进行着生产,还使用人类千百万年实践积累

12、下的文明成果,客观上还积累着这种财富。但人却变成“非人”。 马克思是在论及资本主义条件下现实劳动的二重性进而批判异化劳动时,提到“劳动创造了美”的。这意味着他认为, 美同劳动的本质、人的本质有着根本性逻辑关联。探究美的本质,必须从哲学人类学入手。,3、人的本质自由 马克思批判发展了哲学史上关于人的种种定义,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两个著名定义“自由自觉的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他看来,人的本质呈现在以社会形式展开的主体活动中,其根本价值指向“自由”。 “世界是什么”与“人是什么”是哲学的两大难题。古希腊哲学视之为“本体论”问题。德尔斐神庙门楣上镌刻的箴言是:“人啊,认识自己吧!” 对于人是什

13、么,一开始古希腊哲学就表现出两种解释倾向,一种是从世界到人,一种是从人到世界。,西方历代哲学家对“人”的定义: 1)亚里斯多德:人是“城邦的动物”即社会的动物, 人是“缔造国家的生物”。 2)中世纪神学:人是“上帝的选民”。 3)文艺复兴: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 4)16-17世纪自然哲学家:人是机器。 5)18世纪启蒙主义哲学家:人是“理性的动物” 6)19世纪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人是“生命意志”。 7)20 世纪文化哲学家:人是“符号的动物”。,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前人的这一切有关思想的成果之上,天才地发现了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这一重要中介环节,成功解决了这一历史性哲学矛盾,从而第一次真

14、正揭示了人的本质。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有两个著名定义: 其一,“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教科书P.9 其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这两个定义必须合起来理解。只讲其二不讲其一,容易犯“人”和“社会”循环论证的错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不同的运动方式决定着物质的不同存在层次。物质世界有三种层次: 1)无机物世界以物理/化学运动为其存在方式(“它在”) 2)有机生物世界以自组织自调节的生命活动为其存在方式(“自在”) 3)人类世界以自由自觉的活动即能动的社会历史实践为

15、其存在方式(“自由”),人类的第一个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是劳动。马克思:“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p.9-10 )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人是能够由于劳动从狭义的动物状态中创造出自己的唯一的动物”,“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动物无论怎样高级,有什么样的类劳动,类工具行为,终归是在适应自然。而唯有人,是通过劳动能动地改造、支配着自然。,注意:使用工具并不是真正的劳动,只有制造工具并从工具上发现并保存主体性,才是劳动,因为只有后者才是能动的支配、改造、创造而不是消极的适应,只有后者才有可能实

16、现人的主体力量的历史积淀和超越。 卢卡契指出,人类的生产劳动具有“二次性目的”前人拿工具捕猎时,直接目的是食物。只有当他达到这一目的后,反观工具,发现其中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并开始有意识地保持、发展这种力量时,“二次性目的”才出现。这个目的通过手段与客观性的结合,直指人的主体性即自由本质的保存与发展。,由此可见,人的主体性是一种超自然生物族类的素质,包括两个逻辑层面: 1)主体实践能力(文化、操作能力) 2)主体超越意向(自由意志、指向更深更广的领域) 如果说劳动创造了人,就是因为劳动具有自由的属性,劳动使人成为自由的动物。,4、美的本质对人的自由本质的感性显现和确证 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经典论断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把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联系起来。“两个尺度”的说法表明,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即按照自由的规律来建造。美是人的自由本质的感性显现和确证。,请看马克思的经典论断(p.10) “诚然,动物也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