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论语》选读《敏而好学》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2953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选修《论语》选读《敏而好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粤教版选修《论语》选读《敏而好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粤教版选修《论语》选读《敏而好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粤教版选修《论语》选读《敏而好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粤教版选修《论语》选读《敏而好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选修《论语》选读《敏而好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选修《论语》选读《敏而好学》(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敏而好学,公冶长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原 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1)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2)而好学,不耻(3)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疏通文意,词 语 (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2)敏:敏捷、勤勉。 (3)耻,以为耻,译 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疏通文意,【思考】对于学习,孔子和其弟子提倡

2、什么态度? 【评析】“不耻下问”这是孔子治学贯用方法。 “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 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即边教边学,二是学于百姓,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些都可从论语书中找到根据。 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原 文 子曰:“十室之邑(1),必有忠信如丘(2)者焉(3),不如丘之好学也。”,疏通文意,词 语 (1)邑,人居住的地方 (2)焉,语气词,不译 (3)丘,孔丘,译 文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

3、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疏通文意,【思考】如何理解孔夫子的“生而知之”? 【评析】 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原 文 子曰:“德之不修(1),学之不讲(2),闻义不能徙(3),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疏通文意,词 语,译 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1)

4、修,培养,进修 (2)讲,讲究,探求 (2)徙,迁徙,这里见善就靠近。,【思考】谈谈你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疏通文意,【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原 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1)为之(2)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3)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疏通文意,词 语 (1)抑:表转折的语气词,“只不过是”的意思

5、。 (2)之:指圣与仁。 (3)云尔:这样说。,译 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思考】孔子认为如何才能成为“圣与仁”?,疏通文意,【评析】 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 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原 文 子曰:“学如(1)不及(2),犹恐失之。”,疏通文意,词 语 (1) 如,好像 (2)及,追赶

6、得上,译 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思考】如何理解孔夫这句话?,疏通文意,【评析】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原 文 子绝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疏通文意,词 语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 (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译 文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评析】 “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

7、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疏通文意,【思考】请你谈你对孔子“四绝”看法,原 文 子曰:“语(1)之而不惰者,其(2)回(3)也与!”,疏通文意,词 语 (1)语之,对他说话。 (2)其,语气副词,大概 (3)回,颜回,译 文 孔子说:“听我对他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原 文 子贡问:“师与商(1)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2)与?”子曰:“过犹不及。”,疏通文意,词 语 (1)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 (2)愈:胜过,强些。,译 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

8、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不好。”,【 思考 】怎理解孔子说的“过犹不及”?,疏通文意,【评析】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是对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原 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疏通文意,译 文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

9、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原 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1)人。下学而上达(2),知我者其天乎!”,词 语 (1)尤:责怪、怨恨。 (2)下学上达: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译 文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疏通文意,原 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1)也;学而知之者,次(2)也;困(3)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4)为下(5)矣。”,译 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

10、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疏通文意,词 语 (1)上,上等人 (2)次,次一等的人 (3)困,遇到困难 (4)斯,这种人 (5)下,下等的人,【评析】 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原 文 子夏曰:“日(1)知其所亡(2),月(3)无(4)忘其所能(5),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

11、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词 语 (1)日,每天 (2)亡,不知道 (3)月,每月 (4)无,不能 (5)能,已经学会的东西,【评析】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并不笼统反对博学强记,因为人类知识中的很多内容都需要认真记忆,不断巩固,并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接受新的知识。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某种借鉴作用,文言文基础知识 1、翻译下列各句,看看它们与现代汉语的语序有何不同? (1)贤哉,回也! (2)何以谓之“文”也? (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颜回,多么有道德修啊!,主谓倒装,凭什么称他为“文”呢?,介词宾语前置,不能培养品德,不讲究学问。,宾语前置,(4)

12、莫我知也夫! (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6)蚓无爪牙之利。,没有谁能了解我啊!,宾语前置,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人。,状语后置,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定语后置,2、辨别下列各句中虚词不达意的用法。 (1)焉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就有道而正焉。 我无能焉。 人焉瘦哉,“于此”,兼词 “怎么”“怎能”,疑问代词 “之”“它”,人称代词 语气词,可不译 “哪里”,疑问代词,(2)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博学而无所成名。 所在皆是也 后即为人所制。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所+动词=“所”字结构 同上 同上 与“为”构成被动语态 “所以”,表示原因,翻译:

13、宪问三十五: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先进十六: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 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 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 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 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

14、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 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 “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 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 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 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 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 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沒增学新曲子。 师襄子說:“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說:“我已会弹此乐曲了,但还沒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要領。” 过了一段時間,师襄子又說:“你已掌握弹琴的要領了,可以学些新曲子。”孔子說:“我还沒有領会乐曲的內涵。” 又过了一段時間,师襄子再次对孔子說:“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說:“我还沒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不久,孔子显得肅穆沉靜,深思著什么,接著又心旷神怡,显出视野宽广、志向高远的神态,說:“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诸候的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誰能夠如此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