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二表达技巧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2676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二表达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诗词二表达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诗词二表达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诗词二表达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诗词二表达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二表达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二表达技巧(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古讽今、怀古伤今,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比喻、比兴、拟人、夸张、双关、叠词、用典、对偶、互文等,衬托,正衬,反衬,以动衬静,以闹衬静,以乐景写哀情,联想(虚实结合),对比,白描,01、比兴:渲染或导引 02、比喻:突出、化虚为实 03、比拟:形象生动 04、对偶:整齐含蓄 05、对比:鲜明突出 06、用典: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07、双关:含蓄委婉、趣味 08、夸张:浪漫、突出醒目 09、借代:简练含蓄 10、互文:言简意赅 11、反问 设问:承启深化、强调 12、反复:强调突出,修辞手

2、法,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 准确指出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了这种手法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二)分析技巧型,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3、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步骤一). 三四句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对偶的运用,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整齐,写出了诗人“春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有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花自落” 、“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雨后池上 刘攽(b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比喻。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Aa

4、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的静态。b三四句“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写出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B本诗既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之美,又写出了它的动态之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异常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表达出诗人的喜爱之情。,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课堂练习,绝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1)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感情?(2分) (2)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作简要赏析。,(1)诗人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感慨(或表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诗人借物(景)抒情,托物言志。借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对比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