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爱情诗典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2625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65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之爱情诗典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诗经之爱情诗典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诗经之爱情诗典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诗经之爱情诗典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诗经之爱情诗典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之爱情诗典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之爱情诗典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之爱情诗典范,邶风击鼓,知识回顾,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分为风、雅、颂三类。 表现手法:赋(直陈其事) 比(打比方)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复唱,国风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鼓儿擂得咚咚响,生龙活虎练刀枪。修建国都筑漕城,唯独我远征南方。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

2、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文公扎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现在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跟随孙子仲,平定那边的陈和宋。不让我回家,忧心忡忡。 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何处居住何处歇?何处丢失了马匹?在何处寻找它?在树木之下。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

3、:“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生死离合,与她已山盟海誓。拉住她的手,与她偕老到白头。 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今按本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现在的次序。,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可悲呀

4、被分离,不让我们相聚。可悲呀这么长久,不让我们实现诺言。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本诗是一首运思巧妙结构灵活的叙事诗,减少了诗中为便于吟唱的重叠词重复句,减少起兴手法的使用,使事件交待的更扼要脉络更清晰;这是“战争与爱情”题材古老精炼的版本。尤其是诗中第四节的一段回忆往事的诗句,已成为千古流传的坚贞的爱情绝句。无论何时读到这十六个字,都会使人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堪称爱情诗之经典。,小结,有一种情,永远不会随记忆消逝,陪伴一生,不离不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