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意象分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2599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7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中意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诗歌中意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诗歌中意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诗歌中意象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诗歌中意象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中意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中意象分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诗歌中的意象分析,课件制作:吴庭波,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民说:,“古代诗歌的考察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是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所偏废。” 张伟明的说法指明

2、了古典诗歌欣赏的四个方面,综合起来说就是“三鉴赏一评价”,一、什么是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事物对象(景物、山川草木等),但它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也就是说,意象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一、“首先意象”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二、“意象”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把握意象的方法: 1、注重文化积累。 2、挖掘诗歌对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如: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3、从整体写作背景入手,捕捉诗人所选对象的含义。 如:“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3、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 4、了解一些诗人惯用手法。如屈原笔下的兰草,陶渊明笔 下的菊,周敦颐笔下的荷花便是例证。,常见意象释义:,月亮,思乡念人,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菊花,1、隐士的象征 :“花之隐者也。”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斗士的象征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 (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4、应傍战场开。,3、高洁品格的象征 :“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白居易),梅,高洁人格,宋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元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兰,洁身自好,“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屈原)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李贺)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屈原),竹,正直、不屈不挠,“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松柏,傲霜斗雪、正直、高洁,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

5、, 慎勿作桃李。”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莲,1、高洁品格,周墩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2、“莲”与“怜”同音,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雾露隐芙蓉, 见莲不分明。”,梧桐,凄凉悲伤,王昌龄长信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寒蝉,悲凉、品行高洁,唐人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6、”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王汔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息。” 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寒蝉鸣我侧”,唐代诗人成彦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杜鹃(又名子规、布谷、杜宇、子鹃),哀怨凄悲, 触动乡愁乡思,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6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宋代范仲淹诗:“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鹧鸪

7、,旅程的艰险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今昔对比的慨叹,“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疾弃书江西造口壁,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愁,鸿雁哀鸣,平添哀怨。 也形容流离失所的灾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下 “塞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 “鸿

8、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燕子,象征春天,时光流逝的人生感叹,见证历史,今昔对比突出沧桑感。,冰雪,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清如玉壶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 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

9、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芳草,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李清照)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吴文英唐多令)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葛胜冲点绛唇),柳树,寄托依依惜别之情、思乡念人之情,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灞桥折柳”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猿猴:哀伤 凄厉 鸿鹄::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 伤感,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要求: 分析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