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兴仁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82497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兴仁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贵州省兴仁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贵州省兴仁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贵州省兴仁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贵州省兴仁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兴仁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兴仁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Word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 学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卡。可能用到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过程表达

2、式中,属于电离方程式的是( )A BC D2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明矾可作净水剂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3将H+、NH4、NO3、K、CO32、OH分别加入H2O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B C D4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 编号ABCD强电解质KNO3H2SO4BaSO4HNO3弱电解质HFCaCO3HClONH3非电解质SO2CCl4H2OC2H5OHA A B B C C D D5将浓度为0.1 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c(H) BKa(HF) C D6

3、氨水有下列平衡:NH3H2ONH4+OH-,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且c(NH4+)增大的是( ) A加NaOH B加盐酸 C加NH4Cl D加同浓度氨水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几种微粒中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且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 HSO4- B Cl- C aX+ D bX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B欲使溶液中某离子沉淀完全,加入的沉淀剂应该是越多越好C所谓沉淀完全就是用沉淀剂将溶液中某一离子除净D欲使Ca2沉淀完全,选择Na2CO3作沉淀剂效果比Na2SO4好9已知:Ksp(AgCl)=1.810-10,Ksp

4、(AgI)=1.510-16 ,Ksp(AgBr)=7.710-13,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AgClAgI AgBr BAgBr AgIAgCl CAgBr AgClAgI DAgCl AgBrAgI10从鲜花中提取出一种简写为HIn的有机物,在其水溶液中因存在电离平衡:HIn(aq,红色)H+In-(aq,黄色),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在浓度为0.02mol/L的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加入该指示剂,其中能使指示剂显黄色的是( )HCl Na2O2 NaCl NaHSO4 NaHCO3 NH3 Na2CO3A B C D 11当用酸滴定碱时,下列操作中会使测定结

5、果(碱的浓度)偏低的是( )A 酸式滴定管滴至终点后,俯视读数B 碱液移入锥形瓶后,加了10 mL蒸馏水再滴定C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D 酸式滴定管注入酸液后,尖嘴留有气泡即开始滴定,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12. 25时,Ksp(BaSO4)=11010,Ksp(BaCO3)=2.6109。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同浓度的Na2SO4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BaSO4先析出B BaCO3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新制氯水,c(Ba2+)增大C BaSO4和BaCO3共存的悬浊液中, D BaSO4悬浊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BaSO4不可能转化为

6、BaCO313在常温下,将pH9的Na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最接近于(已知lg2=0.3)( )A. 9.3 B. 9.7 C. 10 D. 10.714对室温下100 mL pH2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 mL,醋酸溶液的pH变为4B温度都升高20 后,两溶液的pH不再相等C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 mL后,醋酸的电离度减小,电离平衡常数也减小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体积可用上图表示1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3的醋酸溶液中:c(H+)=c(C

7、H3COO-)=3.0 molL-1BNa2S溶液中:c(Na+)c(HS-)c(OH-)c(H2S)C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H+)c(OH-)DpH相同的CH3COONa NaHCO3 NaClO三种溶液的c(Na+):16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B0.1 molL1HA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 molL1C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1D实验反应后的溶

8、液中:c(K)c(A)c(OH)c(H)二、综合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52分)17(共10分)(1)(2分)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 KNO3、 Na2CO3、NaHCO3、NaHSO4、CH3COOH、NaOH、NH4Cl,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 (2)(2分)将AlCl3溶于水后,经加热蒸发、蒸干,灼烧,最后所得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 (3)下列盐溶液能发生水解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不能发生水解的写“不发生水解”字样,并说明溶液的酸碱性(8分)K2S 溶液呈 性;CuCl2 溶液呈 性;18(共8分,每空2分)现有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硫酸、

9、醋酸、氢氧化钠、醋酸钠。请回答下列问题:(1)25时,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_ molL-1。(2)和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H3COOH)c(CH3COO)_ molL-1。(3)已知t时,Kw110-13,则t(选填“”、“”或“”)_ 25。(4)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2SO4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_。19(共10分,每空2分)实验室配制有0.1mol/L的Na2CO3溶液,根据电离平衡和水解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写出H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 ;Na2CO3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在该溶

10、液中,c(Na)、c(CO32-) 、c(H)、c(HCO3)、c(OH)的大小关系为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有:c(Na)+c(H) 根据物料守恒原理,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有:c(Na) 20(8分)某二元酸 H2A 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 A2+H+。回答下列问题:(1)H2A是 (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或“非电解质”)(2)NaHA 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 0.1molL-1NaHA 溶液的 pH=2,则 01molL-1 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 0.11molL(填“”、“”

11、或“”);(4)0.1molL NaH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1 (8分)钡(Ba)和锶(Sr)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在地壳中常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BaSO4和 SrSO4都是难溶性盐。工业上提取钡和锶时首先将BaSO4和SrSO4转化成难溶弱酸盐。已知:SrSO4(s) Sr2(aq)SO42(aq)Ksp2.5107SrCO3(s) Sr2(aq)CO32(aq)Ksp2.5109(1)将SrSO4转化成Sr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2)对于上述反应,实验证明增大CO32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有利于提高SrSO4的转化率。判断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平衡常数K的变化情况(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将_;)已知,SrSO4和SrCO3在酸中的溶增大CO32的浓度,平衡常数K将_。(3解性与BaSO4和BaCO3类似,设计实验证明上述过程中SrSO4是否完全转化成SrCO3。实验所用的试剂为_;实验现象及其相应结论为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