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专题复习—完形填空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2162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冲刺专题复习—完形填空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高考冲刺专题复习—完形填空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高考冲刺专题复习—完形填空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高考冲刺专题复习—完形填空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高考冲刺专题复习—完形填空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冲刺专题复习—完形填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冲刺专题复习—完形填空(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高考冲刺专题复习: 完形填空,桂林八中肖满涛,cloze,高考完形填空,高考完形填空题的设计与特点 高考完形填空词项分析 高考完形填空的主要特点与命题趋势 完成完形填空题所需能力 完形填空解题步骤 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完形填空解题技巧小结,cloze,高考完形填空题的设计,完形填空是NMET试题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完形填空共设20个小题(从第3655题),考试时间为15分钟,分值为30分,占总分的20。 试题的具体形式为:在一篇题材熟悉、难度适中的短文(200250词)内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完形填空部分

2、的目的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学生对英语词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高考完形填空的主要特点,cloze,完形填空是一种测试学生语言水平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综合性题型, 它要求学生掌握词汇知识,习惯用语, 语法知识,句法结构, 而且要有一定的语篇领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是综合了现行的单选和阅读的考查。近年来试题所设计的知识面不断拓宽,突出情感、关爱和生活哲理的文章增多,特别强调对语篇及上下文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完形填空题在整个高考试卷中的分值比重较大,因此,可以说该题型难度大、区分度高,是“容易拉开距离”的题型。,高考完形填空题词项分析,200

3、7年全国各地完形填空词性分布 20042008全国卷 “完形填空” 题考点词项分布对比,2007年全国各地完形填空词性分布,设空以实词(或称信息词汇)为主,占全部小题(选项)数目的90%,动词所占比例尤其突出(8),考点分布较均匀。,完形填空命题趋势与特点,辨析词意,以实词为主 文体以夹叙夹议的记叙文见多 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 关注情感和态度 设题巧妙,很少设纯粹的语法知识题,完形填空命题趋势与特点,以语篇为载体,测试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 以意义填空为主 设空巧妙多样 降低对单词本身词义的考查要求,注重考查对全文意义的理解 备选项以词为主,干扰项具有很强的干扰性,完形填空命题特点与趋势,

4、1、以语篇为载体,测试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 设空注重在语境中考查词义。这一特点,很好地反映了从重点测试语言形式转向重点测试语言意义的改革方向,反映了“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命题原则。完形填空题的4个备选答案,一般都属于同一词类,同一语义范畴,而且往往都和设空前后的单词形成某种搭配,这样便形成了很强的迷惑性和干扰性。,2、 以意义填空为主 试题在着重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下,兼顾对语言知识、常识、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所设选项一般都符合语言规范,且词类基本相同。比如说,当答案是过去式went时,另三个干扰项也为动词的过去式,而不是动词go的其它形式。,3、设空巧妙多样 设空的答案有的由一个句子

5、决定,有的由相邻不远的一组句子决定,还有的由语篇内容综合决定。因此,设空分为:句子层次;句组层次;语篇层次。设空的答案有的由已读过的上文决定,有的由未读过的下文决定,还有的要综合上下文而定。所以设空又可分为三类:(1)前制性设空;(2)后制性设空;(3)语篇性设空。不言而喻,前制性设空难度低,后制性设空难度较高,语篇性设空难度最高。一般说来,三个层次的设空比例各占三分之一。但是,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看,语篇层次设空的比例有所增加,超过了三分之一,反映出“突出语篇”的命题思路。,完形填空题有三个难点: 4个备选项有很强的迷惑性和干扰性; 句组层次和语篇层次设空所占的比例高,超过三分之二,尤其是语篇

6、性设空所占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后制性设空,尤其是语篇层次后制性设空,难度大。有的答案提示一直到篇末才出现。 因此,考生要逾越这些难点,不仅需要具备熟练扎实的词句知识,而且需要具备很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推理、判断分析的能力。从深层来讲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经验和自觉的语言意识。只有具备了这些综合素质,考生才能顺利“完形”。从历年高考试题看,正是由于试题的这些特点使这一题型体现了很好的区分度。,4、降低对单词本身词义的考查要求,注重考查对全文意义的理解。 备选项中所涉及的词汇基本上都是常见的初级词汇。 5、正确答案通常是从短文中挖掉的那个词或短语,而干扰项则应是正确答案的干扰项,绝不允许干扰项成

7、为干扰项的干扰项。 6、备选项的构成以单个词为主,词组或短语基本没有。,完成完形填空题所需能力,词语辨析能力 语法结构分析能力 语篇理解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 文化背景透析能力 作者意图剖析能力 生活常识综合运用能力,解答完形填空题应遵循的原则,先“完意” ,后“完形” 立足语篇,整体把握 前后贯通,上下联系 先易后难,个个击破 积极心态,正面答题,即在把握语篇的宏观结构、领会其主旨大意及各个段落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行文逻辑、句子结构和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空白处的确切意义,以恢复语篇的完整。,在体裁和题材上,近几年大多选择夹叙夹议的议论文或故事相对完整的记叙文,大多都富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给人以人生的

8、启迪或是充满了生活情趣。因此,挑选答案时应更多地朝正面、积极的方面考虑。,完形填空解题步骤,细读首句,跳空通读,把握大意 结合选项,综合考虑,初定答案 瞻前顾后,先易后难, 个个击破 再读全文,反复检查,推敲答案,失分较多的原因分析(之一),没有严格遵循答题步骤: 很多考生一拿到完形填空题就急于选择答案,不认真分析通篇文章,单纯求快,忽略语篇理解,只看局部的词义辨析、搭配和语法结构。表面上解题速度挺快,但是这种见树不见林的做法只会影响解题的质量和效率。,策略:一定要用2-3分钟时间先进行缺词阅读,弄清文章大意和基本脉络后再着手逐个填空,失分较多的原因分析(之二),不注意积累答题技巧: a. 忽

9、略文章中上下文之间的照应关系; b. 遇到长句不注意分析句子结构,在语义模糊时抱碰运气的心理随意作出选择。,失分较多的原因分析(之三),时间安排不当 在几个选项上过分纠缠,追求完美,导致许多本可以做出的题来不及做。正确的做法是由易到难,先做会做的,再考虑较难的。 如尚有几题题目不确定可将某题的可能的两项填入空格, 然后快速地整句整段地默读, 选择某一项习惯或短语或动宾搭配读起来较流畅的。,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利用提示句(首句)解题 借助词汇复现或同现现象解题 通过合理联想解题 调动语法规则解题 依据上下文语境解题 运用逻辑分析判断解题 凭借背景知识解题,完形填空解题技巧(一),利用提示句(首句

10、)解题 为了让考生迅速进入主题,为理解文章奠定基础,命题者在设计完形填空题时,总是保留一个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句子不设空。这个不设空的句子就是提示句,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通过提示句,考生可以确定文章的话题、主题、背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也可以确定文体,从而适当地把握文章的发展方向,达到顺利“完形”的目的。文章的其余部分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设空的句子,或者即使设空、但主干信息仍然能够读懂的句子,也可以作为提示句。,注重文章的第一句话,高考完形填空选文的第一句话通常是完整的。该句往往就是主题句(Topic Sentence),这就为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一个“窗口”,它的句意往往为全文提供

11、中心信息,能直接概括全文大意、揭示主题。 充分重视首句的标示作用,利用它为解题找到一个突破口,据此展开思维,争取开局胜利。,短文的首句一般不留空。点名文章的体裁和题材。起到揭示主题的作用。对于论述文,首句表明了论述的主题。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have healthy teeth. Good teeth help us to chew our food. They also help us to look nice. . 2002春,对于叙事,描述类文章。短文的首句,往往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背景情况。 Mary and peter were having

12、 a picnic with some friends near a river when mary shouted ,“ look, that s a spaceship up there and its going to land here.”,完形填空解题技巧(二),借助词汇复现现象解题,语法结构,词汇题,篇章结构,高考完形 填空考什么?,词汇手段,复现,同现,词汇的复现关系指的是某一词以原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语篇中的句子通过这种复现关系达到了相互衔接。词汇的复现关系又可分为原词复现、同义词或近义词复现、上下义词复现和概括词复现四类。,复

13、现,1.They go to sleep in all kinds of places. Red squirrels disappear inside trees, bears use caves, frogs go deep under the mud, and many other animals dig holes in the earth.,(概括和同义复现),2. Indeed without Einstein s theory,which was the result to many complicated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s,there would

14、 never have been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nuclear power,上下义词复现,3. At that moment,however,he felt strangely unwilling to do so.Instead of moving backward as planned,he took a step forward ,and then another!,反义复现, It can be said that foreign _74_ that makes the faculty member from abroad an asset

15、also (creates) problems of adjustment, both for the university and for the individual.professor and his students (lack) background in each others culture. 74. A. situation B. background C. circumstances D. condition,四个选项都表示“情况“的概念,而一个外籍老师的“情况“又该用什么词来表达,通过文章后半部的阅读考生就不难发现background一词,便可判断此处答案为B。, As t

16、he plane circled over the airport, everyone sensed that something was wrong. Moving the pilot (aside), the man took his seat and listened carefully to the (urgent) instructions that were being sent by radio from the airport (below). The plane was now dangerously close (to) the ground, but to everyones (relief), it soon began to climb. The man had to _84_ the airport several times in order to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controls of 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