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2周周测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82150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2周周测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2周周测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2周周测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2周周测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2周周测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2周周测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2周周测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诗歌鉴赏高三语文第二周周测编辑: 审核人:秋兴八首(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注】画省:尚书省,汉尚书省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像,故别称“画 省”,诗中指诗 人值守左省事。伏枕:指卧病在床的人。粉堞:用白垩涂刷的女墙, 指建在城墙顶部内外沿上的 薄型挡墙。3. 翻译全诗。(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进士下第归南海(唐)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注南海

2、:今广州佛山一代。上国:指京城。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多指隐居之所。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 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B.“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友人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 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 C.“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 的机会还有很多。 D.诗歌颈联对仗工整,承接上句“春草芳”,实写送别时的环境,雪过蓝关寒

3、气减弱,虚写朋友南归会途 经湘浦,意味深长。(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KS5UKS5U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为远景,“平林漠漠烟如织”便传达出一种空寞惆怅的情绪,它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B“暝色”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 “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一个“入”字使整个画面波动起来,由远及近、由潜在到表 面化。 C“有人楼上愁”句,这个由客观到主观、由物到人的过渡完成了

4、。这个“愁”字把整个上片惆怅空寞 的情绪全部绾结在一起,同时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承上启下,臻于绝妙。D 下片立足于客观景色的描写。在暮霭沉沉之中,主人公久久地站立在石阶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 “空”也是上片所勾画的景物感染下的必然结果。(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习题。4.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让古城夔府沉浸在“落日”的凄冷氛围中,寄寓诗人沦落天涯的悲戚之情。 B.“每”字的运用,在时间维度上拓展了诗歌意境,将自己眷顾长安之情写得深切感人。 C.“听猿”句是说听猿的叫声,从其凄厉的程度判断,它叫三声就已泪流。 D.“奉使”句是说跟随使者行船

5、返回故乡,但“虚”字给予否定,怅然之情溢于言表。 E.以“画省香炉”遥忆往事,以“伏枕”写现实,虚实构成反差,鄙薄功名之心立现。5请从对比和景情关系角度,对尾联加以赏析。(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习题。咏怀二首(其一) 李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注】长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公元 118 年,被免官,闲居茂陵。一简书:指司马相如 的遗作封禅书,后被汉武帝封禅泰山所用。金泥:水银和金子搅拌用于涂封,此处指的是涂封封 禅书。6. 翻译全诗。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咏史

6、怀古诗,首句直接入题,交代了司马相如闲居茂陵这一历史史实,为下面写景、叙事 张本。 B.第二句写绿草茂盛,挂满井边石栏,勾勒出一幅荒芜、萧条的画面,意在表现司马相如居住环境之 恶劣。 C.第三句采用白描手法,普普通通一个“看”字,蕴含无限深情,描绘出司马相如对妻子的一往情深。 D.第四句承接上句“看”字而来,描绘了一幅春风轻拂、佳人鬓发飘飘的唯美画面,不禁令人陶然心 醉。 E.诗歌前四句描述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夫妻二人虽远离官场却消遥闲逸的生活场景,暗含了诗人浓浓 的艳羡向往之情。8.简要赏析诗歌后两联。(6 分)(五)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 14-15 题。 丑奴儿令 龚自珍沉思十五年中事,才

7、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萧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注】金字经:指佛经。9. 翻译全诗。_ _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词是词人回忆以往生活所作,上片首句中一个“沉”字表明思考之深,奠定了全词深沉的感情 基调。 B.“才也纵横”,极言才能之大;“泪也纵横”,极言悲哀之重:两相映衬,词作的悲伤意味立刻显 现。 C.“萧心”代指生活中的幽情雅意,“剑名”代指词人报国的雄心壮志,“双负”一句意在强调词人 文武双全。 D.下片首句承上续写个人生活之悲:春天又到,自己却连一个关心的梦都做不成,借以说明理想落空。 E.词的前五句

8、,通过词人的所做所为,交代了他的坎坷经历;凭借其所思所感,又展示了词人复杂的 情感世界。11.下片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绪变化?(6 分)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常童。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 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乃强调为洛 阳令。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迁礼部侍郎。陟于鉴裁尤长。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 程考,由是无遗材。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风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 铨综

9、号为公平。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李林甫恶其名高,恐逼己,出为襄阳太守。入考华清宫,杨国忠忌其才,谓拾遗吴豸之曰:“子能发陟罪乎?吾以御史相处。”豸之乃劾陟馈遗事。陟贬桂岭尉。会安禄山陷洛阳,弟斌没贼,国忠 欲构陟与贼通,密谕守吏,令胁陟使忧死,州豪杰共说曰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 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坚卧不出。肃宗即位,起为吴郡太守,会永王兵起,委陟招谕,乃授江东节度使。与高适、来瑱会安州,陟曰:“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乃推瑱为地主,为 载书,登坛

10、曰:“皇天后土,实鉴斯言。”辞旨慷慨,士皆陨泣。永王败,帝趣陟赴凤翔。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之。至是, 恐广琛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 止除御史大夫。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陟传,有删改)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 命当尔/其敢逃刑/B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C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

11、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 命当尔/其敢逃刑/ D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 命当尔其/敢逃刑/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楷:文中指书体。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经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六大类形体。 B三公: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不同的朝代所指的官职不同。 C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也可以指其他地方。 D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后土:古代对地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14下列对原文有关

12、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陟才华突出,遵守孝道。他从小聪明异常,十岁担任官职,擅长写文章;他的父亲去世,因父亲 生前不得志,他和弟弟八年不出来做官。 B韦陟恪尽职守,为国选材。他在礼部任职,改变以往选人的方法;他在吏部任职,凭借个人素质, 改变了吏部舞弊丛生的选人风气,人称公平。 C韦陟遭人忌恨,坚忍不屈。他因名声高被李林甫排挤;杨国忠妒忌他的才华,先指使人控告他,后 又抓住他弟弟的事进行陷害,他没有屈服。 D韦陟慷慨陈词,忠于国家。有人叛乱时,他表达自己效忠国家的志向,感动士兵;他不顾皇帝的劝 阻,去安抚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维护国家利益。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10 分)(1)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KS5UKS5UKS5U(2)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 题。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濠守给士卒廪赐不如法,声欲变,守惧。转运使檄抃摄治 之,州以无事。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 “铁面御史。”温成皇后之丧,刘沆以参知政事监护,及为相,领事如初。抃论其当罢,以全国体。吴充等相继被逐。抃言其故,悉 召还。吕溱等既出守,欧阳修等求郡。抃言:“近日正人端士紛纷引去,以正色立朝,不能谄事权要。” 修等由是得留,一时名臣,赖以安焉。知

14、益州。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州郡公相馈饷。柞以身帅之,蜀风为变。出知虔州。虔素难 治抃御之严而不苛,召戒诸县令,使人自为治。令皆喜,争尽力,狱以屡空。岭外仕者死,多无以为 归,柞造舟百艘,移告诸郡曰:“仕宦之家,有不能归者,皆于我乎出。”于是至者相继,悉授以舟, 并给其道里费。神宗立,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还自成都者,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以为疑,帝曰: “吾赖其言耳,苟欲用之,无仿也。”及谢,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成都以戍卒为忧,遂以大学士复知成都。召见,劳之曰:“前此,未有自政府往者,能为朕行乎?”对曰:“陛下有言,即法也,奚例之问?” 既至蜀

15、,治益尚宽。有卒长立堂下,呼谕之曰:“吾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人喜转相告,莫敢为恶,蜀郡晏然。剑州民私作僧度牒, 或以为谋逆告,忭不畀狱吏,以意决之,悉从轻比。谤者谓其纵逆党,朝廷取具狱阅之,皆与法合。 薨,年七十七,谥曰清献。(选自宋史赵抃传有删改)16.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吾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 B. 吾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 C. 吾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 D. 吾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等事务的文书。是古代官府文书的名称之一。 B.皇后:指皇帝的正妻,秦以前只称“后”,秦以后天子称“皇帝”,“后”于是称为“皇后”。 C.臣子向皇帝进言时,皇帝必须站在宮殿的台阶下接受进言,所以尊称皇帝为“陛下”。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