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体系》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2109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6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体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职业教育体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职业教育体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职业教育体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职业教育体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体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体系》ppt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教育体系,1. 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2.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 3. 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1. 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1.1. 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 1.2. 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依据 1.3. 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1.1. 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1.1.1. 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界定 1.1.2. 职业教育体系的外延 1.1.3. 职业教育结构体系,1.1.1 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界定,职业教育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类型、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之实施机构以及各级行政管理组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与基础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教育系统。,1.1.2. 职业

2、教育体系的外延,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教育结构体系、职业教育管理体系、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和职业教育经费筹措体系等。 职业教育体系又狭义地特指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即各类职业教育构成的学制。,1.1.3. 职业教育结构体系,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是构成职业学校教育总体系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其中主要包括: 层次结构 指各级学校之间的比例构成。如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它们的相互衔接。 类型结构 指各级学校内部不同类别的比例构成。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中专、技校和职业中学之间的关系。 专业结构 指专业设置类别之间的比例关系。 布局结构 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地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办学

3、结构 指国家办学、集体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之间的比例关系。,1.2. 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依据,1.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是确立职业教育体系的首要依据 1.2.2. 国民经济结构是确定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据 1.2.3. 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是确定职业教育体系的必要依据,1.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是确立职业教育体系的首要依据,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段,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任务十分迫切,发展职业教 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向农村普及科 学技术,输送各种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振兴农村经济的基本途径。 城市经济的改造和发展,也在呼唤

4、职业教 育。 各类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决定了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有高等、中等、初等的层次,并且要有专业门类齐全、行业配套的体系和结构。,1.2.2. 国民经济结构是确定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各部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有机构成。其中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就业结构等。 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确定要与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和劳动就业结构相适应 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确定要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相适应 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确定要与国民经济技术结构的发展变化相适应,1.2.3. 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是确定职业教育体系的必要依据,目前,我国教育体系整体上

5、已基本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的局面。职业教育在其体系和结构上,逐渐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并在已有一定数量的初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向高等职业教育伸展的格局。出现了学校教育与短期培训并存,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因此,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和发展必须考虑其现实情况。,1.3. 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1.3.1. 教育结构体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 1.3.2. 教育结构体系要满足受教育者对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1.3.3. 教育结构体系调整要从我国社会现有人才结构和学历水平的实际出发 1.3.4.教育结构体系的调整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1.3.1.教育

6、结构体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教育结构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是全 面的、整体的,不能唯生产力论、唯经 济论,应该考虑到社会文化的发展。 教育结构体系改革对社会的适应,不仅 要适应社会当前发展的要求,更应该适 应社会未来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和进步。,1.3.2. 教育结构体系要满足受教育者对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必须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 利于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人在其 一生发展中对教育的多种需要。 重视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特别是思想道 德品质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 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结构体系的设计和调整,应该贯彻 终身学习的原则,充分考虑学校教育、 在

7、职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连接、相互 补充等问题。,1.3.3. 教育结构体系调整要从我国社会现有人才结构和学历水平的实际出发,根据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和产业结构调 整的需要大力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 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避免和减少由于教育层次、科类结构 上的不合理所造成的在人才配置和使 用上的浪费现象,充分发挥我国教育 资源的效益。,1.3.4. 教育结构体系的调整 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改革创新与相对稳定的统一 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积极推进教育结构体系的改革和创新。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阶段、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师资队伍、办学条件

8、、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诸因素都有相对稳定性,教育周期又通常比经济活动周期长,改革决策上的成功与否往往要在若干年后才能表现出来,其效果会影响到一代或几代人。 多样化与规范化的统一 教育结构体系多样化。 教育结构体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就教育管理和发展而论,要求不同层次类型学校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沟通,对不同层次类型学校教育的内容、层次进行一定的规范;相同学历、文凭、证书具有大体相同的价值。,2.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2.1. 职业学校教育 2.2. 职业培训 2.3.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2.1. 职业学校教育,2.1.1. 职业学校教育概念 2.1.2. 我国职业学校教育的特点 2

9、.1.3. 我国职业学校教育层次 2.1.4. 我国职业教育类型结构 2.1.5. 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2.1.6. 我国职业学校布局结构,2.1.1. 职业学校教育概念,职业学校教育是指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对受教育者所施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发展职业能力的职业教育活动。,2.1.2. 我国职业学校教育的特点,我国职业学校教育体系是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学校教育体系。,2.1.3. 职业学校教育层次,职业学校教育分为以下三层次: 初等职业学校教育 中等

10、职业学校教育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2.1.3.1. 初等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是最低层次的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初级技术工人、农民和从事其他行业的熟练劳动者;招生对象为小学毕业生;学制3-4年;课程涵盖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技能三个领域。 对学生进行初等职业教育的学校统称为初等职业学校。它是为城乡经济发展培养有技术专长的后备劳动者的专门学校。,2.1.3.2. 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中级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及其他中级专业人员。施教机构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等,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修业 年限2-5年不等;职工学校,培训对象是在职职工,管

11、部门、工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团体举办。办学形式以业余为主,脱产、半脱产与业余相结合。,2.1.3.3. 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它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又与初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一起组成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学历教育一般属专科层次,修业2-3 年。此外,还有短期的非学历教育。 高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大学、职工大学、农民高等学校、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院校。此外还有函授学院、广播电视大学、刊授大学、教育学院、管理干部学院、专科学校等。,2.1.3.4. 我国职业教育及其学校表,2.1.4. 我国职业教

12、育类型结构,职业教育类型结构可分为人才培养类型的结构,办学体制的结构、办学形式的结构等不同类型。,2.1.4.1.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人才培养类型主要以培养目标的不同划分为技术型、管理型和技术工人型。 技术型人才是第一线生产中从事产品或设备的工艺、装配、调试、控测、使用、维修等技术性工作的人员。 管理型人才是在生产过程中从事管理性工作或服务性工作的人员。 技术工人主要是直接参加第一线生产的操作工人。,2.1.4.2.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是从完全由国家办学,逐步发展为国家办学、部门办学、企事业单位办学、社会力量办学和联合办学等多样化的办学体制。 国家办学也称为教

13、育部门办学,是主要形式。 部门办学是教育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办学,主要面向本系统和社会招生,毕业生大部分在系统内部择优录用。 企事业单位办学是企业和事业单位为适应本单位的需要举办的职业教育。 社会力量办学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举办的职业教育,是对国家办学的补充。 办学体制结构的改革目标是形成以国家办学为主,其他多种类型办学共同发展的结构。,2.1.4.3.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办学形式因办学主体的不同、学制时间的不同、规格的不同、学生来源不同而相异。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是两种最主要的办学形式。就职业学校而言,可分为以下不同的形式: 按办学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公办、私立、政府办、企业办

14、、社会力量办学等; 按学制不同可以分为全日制、部分时间制、业余制; 按授课方式可以分为面授、函授、面授与远距离教育相结合; 按结业方式可分为学历制与非学历制。,2.1.5. 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评价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否合理,其标准主要是看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各种类的专门人才是否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我国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分别受到科类、行业、工种、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等不同因素的影响。,2.1.5.1.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从建国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由国家统一进行管理和规划。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相对稳定。 中

15、等专业学校既有按科类设置专业,也有按行业设置专业;技工学校原先设工种不设专业,后来逐步由设置专业代替工种;城市职业中学主要发展第三产业的专业或工种,农村职业中学主要针对农村产业结构来设置专业或工种。,2.1.5.2. 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的趋势:,专业设置与行业分类相对应,专业结构与产业、行业的结构相适应。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再强调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之间的差别。 以地方经济结构为主,调整和优化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2.1.6. 我国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从总体上来说,城市、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工业化程度较高,职业教育较发达,职业学校较多。 具体而言,每个省市又

16、有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每个省市的职业教育又有自身特有的布局结构。,2.2. 职业培训,2.2.1. 职业培训的界定,职业培训是对从业人员进行的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为主的培训活动。这种培训活动是有组织、有目的进行的,它属于职业教育范畴,以不取得学历资格为目的,一般培训时间较短,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者,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2.2.2. 职业培训的实施机构,职业培训既可以由技工学校、职工学校来实施;也可以通过就业培训中心、职工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来完成。一般是由劳动行政部门、经济业务部门、企业和社会团体来组织或实施。,2.2.3. 职业培训的管理机构,由劳动部门进行统筹和综合管理,教育部门负有对培训学校和培训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的责任。国家劳动部培训司是全国职业培训的最高统筹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对所辖地区内的职业培训工作进行统筹。,2.2.4. 职业培训的种类,职业培训根据不同需要,分为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分别由相应的培训机构、职业学校组织实施。另外根据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