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课件-损伤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21077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课件-损伤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外科学课件-损伤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外科学课件-损伤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外科学课件-损伤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外科学课件-损伤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学课件-损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课件-损伤(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损 伤,龙华医院胸外科 寿伟臻,损伤是指机体受到外界各种制伤因素(暴力或刺激等因素)后,发生的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一 病因 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都是很常见,引起损伤的原因虽然很多,但通常有: (1) 机械因素如锐器切割,钝器打 击,挤压,火器伤等。 (2) 物理因素如高温,冷冻,电 流,放射线,冲击波等。近年发现声波对 神经元有损伤 (3) 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毒气等。 (4) 生物因素如细菌,毒蛇,昆虫 咬螯等。 复合性损伤 多发性损伤,二 分类: (1) 按受伤部位分类,如颅脑损伤,肢体损 失,胸部损伤等。 (2) 按皮肤或粘膜表面有无伤口,分为闭合性 或开放性损伤两大类。 闭合性: 指

2、损伤后皮肤保持完整,大多为钝 性物体伤(心肌,肺,肾,脑,肌肉等) 开放性: 指皮肤发生破损,多为锐利物体伤 刺伤,刀伤,枪伤,撕脱伤 (3) 按引起伤的病因分 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后两者少见) (4) 按伤情程度,(1) 第一级或轻度损伤,指一般轻微的 扭伤,小的撕裂伤等。组织损害轻 微,引起反应微小而短暂,一般均 能自行修复。 (2)第二级或中度损伤,如四肢骨折, 广泛软组织损伤,由于损伤广泛组 织,机体反应也随之加重,需及时 治疗,才能恢复。若处理不当,病 情会恶化。,(3) 第三级或重度损伤, 这是指极为广泛或多处组织的损伤,多伴有 重要器官的损害。这种损伤必须经过积极、 正确的处

3、理,才能得到恢复。但有时还难以 复原。 a 有活动性大出血者 b 合并有休克的损伤 c 颅脑损伤伴有昏迷或有颅内压增高者 d 胸腹部内脏损伤 e 有呼吸道阻塞或呼吸功能障碍的损伤 f 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损伤 g 断肢、指等丧失肢体功能的损伤合并有特殊致伤因素的损伤,如放射伤,大面积烧伤,毒气伤等。,闭合性损伤又可分为:挫伤、扭伤、挤压伤、冲击伤等。 开放性损伤又可分为:擦伤、刺伤、切割伤、撕裂伤、火器伤等。 (复合性损伤/多发性损伤),三病理: 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可直接损害组织,也可通过局部血液循环,神经障碍,间接地造成损害。各种组织和器官受损伤后,可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包括局部

4、和全身两方面的反应。 (损伤后机体本质上是对致伤因子产生防御性反应,以修复受伤的组织和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但同时又可发生一些不利于人体的改变),局部反应: 局部病理改变有:损伤性炎症、变性、坏死和坏疽。 (1) 炎症:表现为损伤局部组织有充血-毛细 血管通透性增高水分,电解质,血细胞及血浆蛋 白自血管内渗出到细胞间或组织间隙,同时中性粒细胞从血 管溢出,进入损伤组织间隙,帮助组织修复.其结果使局部产 生红、肿、热、痛。但是如果炎症反应强烈或广泛时,可引 起局部组织张力过高而发生血循环障碍 .(2)变性:是组织细胞因代谢障碍而产生功能和形态上 的变异。随着致伤因素的消除,可恢复正常。 (3)

5、 坏死是指细胞、组织的死亡,可直接发生于严重 损伤后,也可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是不可 恢复的。 (4)坏疽是指较大面积的血运受阻,致使大块组织死 亡,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全身性反应,(1)心血管: 损伤后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钾肾上腺素增加 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增加,心排量增 加 使皮肤,肾,胃肠血管收缩(维持血 压,保证心脑血供) 目的: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供,(2)肾: 儿茶酚胺等 A 下丘脑垂体系统释放抗利尿 激素使肾小管回收增加尿量 B醛固酮释放使肾脏保钠排钾 尿量 但尿量减少过多,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3)肺: a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肺动

6、脉压 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的通透膜水肿 血管壁通透性 弥散功能障碍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动脉血Po2 呼吸加深加快(过度通气) 低碳酸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b胸部损伤直接造成呼吸障碍、肺损伤等换气功能Co2潴留高碳酸血症。 c在肺循环中,来自伤处的微血栓、感染性栓子、脂肪小球等微栓物质及其分解产物可引起肺的血管反应和间质水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动静脉分流Pao2。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4)脑:由于脑血管平滑肌较少,对儿茶酚胺的影响较小。 脑的自动调节能力受到Co2和酸碱值的控制。 A 当Pco2-脑血管扩张-血流 B 低碳酸血症或碱中毒时引起脑血管 收缩使脑灌注量引起定向力障

7、 碍、幻觉、烦躁或昏迷。,(5)胃肠和肝:严重损伤后,胃肠功能受到抑制. 损伤后 消化道血管收缩A 胃肠粘膜可发生糜烂,出现应 激性 溃疡 B 肝的血管对儿茶酚胺也很敏感。在 损伤和休克早期,肝动脉血流,肝窦 状血管和肝中心静脉扩张肝血流减 慢,肝细胞损害 。,四四 临床表现 由于损伤轻重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尽不同。 1 局部表现 (1) 疼痛其程度与损伤的范围和轻重有关。伤后2,3天后 缓解 (2) 肿胀及淤斑局部出血或炎性渗出引起肿 胀,皮下组织出血时出现瘀斑。 (3) 功能障碍因疼痛限制运动和组织结构遭受 破坏所致。如骨折或脱位的肢体不能正常运动,脑外伤 后发生意识障碍等。 (4) 组

8、织损伤 开放性损伤可有伤口或创面,伤口内可有出血 或血块或异物等 闭合性损伤,如内脏损伤(脾,肝破裂)。此时血液流到体腔或 组织间隙,叫内出血(所以不能单凭伤口出血程度来 判断出血量 。,2 全身表现 (1) 体温升高: a 吸收热局部出血或组织坏死分解的产物被吸 收所致,一般在38度左右. b 继发感染 c 中枢性高热脑外伤所致 (2)休克: 由于组织严重损伤,大量失血,失 液所致,表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 血压,脉压缩小等。 (3)尿量减少: 系列因素肾血流量所致。 (4)脏器功能不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应激性消化道溃疡 多脏器功能衰竭,五 诊断: 1 详细询问病史。 2 全面系

9、统的体检。 3 辅助检查:X线,B超,CT,MRI,诊断性穿刺。 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观察血压,心率,呼 吸变化),六 治疗 1 治疗原则 (1) 维持生命安全先抢救危及生命的 重伤 (2) 争取时间,分别急救争取就地急 救处理,并做好后送或手术准备 (3) 严密观察伤情,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早诊断,早治疗 (4) 重视预防损伤并发症开放性损伤 注射破伤风 (5) 尽可能修复并保全损伤组织与器管解 剖形态上的完整性,同时应重视其生 理功能的恢复。如骨折的复位等。,2急救措施 (1) 开放性伤口闭合性 (2) 张力性伤口减压 (3) 止血: 外部出血采用止血带或加压 包扎临时止血, 内脏出血

10、要手术处理 (4)骨折: 骨折固定 (5)休克:抗休克控制出血,紧急输液。 (6)昏迷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7)心脏骤停者:给予心脏按摩,心肺复苏.,3全身治疗 注意维持正常的循环和呼吸功能, 维持体液和能量代谢 防治并发症。 4局部治疗 闭合性损伤,包括固定,手术探查。 开放性损伤,伤口处理 清洁伤口, 未受细菌感染的伤口,一般愈合好 污染伤口染有细菌,但未感染,-清创术 感染伤口有细菌感染的伤口-换药,扩大引流术 5 中医治疗 外治法 中药外敷, 针灸,推拿 内治法 跌打丸,云南白药,七 损伤的愈合 损伤的愈合是一系列比较复杂的组织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的动态过程,主要有上皮细胞的再

11、生,胶原合成和纤维结缔组织的形成。 愈合过程,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一 结缔组织修复 渗出期(炎症期): 损伤初期,由于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血管通透性,血流量大量水,电解质,血浆蛋白,抗体,补体等渗入组织间隙,伤口内充满了血液、淋巴液和白细胞凝固后,形成纤维蛋白网,将创缘粘合。 增殖期 : 渗出期开始不久,伤口组织中的间质细胞开始分化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纤维。 疤痕形成期 : 胶原纤维逐步增多、变粗,排列致密,形成疤痕。,二 伤口收缩 开放性损伤后3或4天,伤口全层组织开始向伤口中心移动,直到伤口缩小为止,伤口的最大收缩方向与伤口长轴垂直(伤口的收缩可以伤口的面积,缩短愈合的时间

12、) 三 上皮生长 伤口充满肉芽组织时,上皮细胞开始从创缘向中心生长,直到伤口被完全覆盖为止,伤口愈合分类,一期愈合 伤口愈合良好,上皮迅速对合, 局 部少量疤痕(一般无菌手术或经 清创缝合的伤口) 二期愈合 伤口不规则,疤痕多,又叫疤痕 愈合(污染严重,感染伤口,创面不规 则的伤口),八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1) 全身因素 a 营养状况: 贫血,糖尿病, 肝硬化,结核病,恶性肿瘤等。 b 年龄: 老年人修复功能差 c 长期接触某些抗癌药,皮质类固醇类药 物,放射线等。可抑制免疫系统和伤口 早期的炎症反应,妨碍了胶原纤维的生 成,影响伤口愈合. (2) 局部因素 a 局部血液循环:(伤口拆线)

13、 b 感染: 感染后组织坏死死腔增大愈合慢 c 伤口处理不及时或清创不彻底,引流不畅,拆线 过早。,九 伤口处理,(1)正确处理伤口:任何开放性创伤在无禁忌情况下都应立即处理伤口,-行清创术以防止伤口感染,同时应从伤口处探察是否有内脏损伤,如有应扩大伤口进行修复和止血 (2)清创术的基本原则 1 在无菌操作下清楚伤口内一切污物,异物, 坏死组织,无法冲洗干净的可切除 2 彻底探察创口必要时扩大伤口探察,根据需要止 血,修复 3 8-12小时内的无污染伤口-一般可以一期缝合 伤口污染严重或伤口渗血多- 伤口内置乳胶片或软管引流后缝合 12小时以上的伤口-不缝合,换药,待伤口干净后择时缝合 (3) 感染伤口-引流,换药,切除腐烂及坏死组织.,清创术的操作技术,一 术前准备 1 手术前进行评估 (手术大小,范围,全麻或局麻) 2 皮肤准备 3 冲洗(生理盐水,双氧水) 4 消毒 二 操作内容 1 手术医生带手套 2 伤口周围常规消毒铺巾 3 麻醉 4 切除坏死组织,止血,探查伤口通向,深度,是否有内脏组织的损伤 5 缝合损伤的血管,肌腱,有骨折的要行固定 6 缝合肌肉和皮肤 三 手术后处理 1 伤口用无菌纱布包扎 2 合理使用抗生素 3 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1500iu 4 骨折的病人要固定 5 观察伤口情况,如有肿,红,痛应及时拆线,引流排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