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人际关系》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1922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9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讲人际关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讲人际关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讲人际关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讲人际关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讲人际关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讲人际关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讲人际关系》ppt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 人际关系,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指心理上的联系。,这种联系客观上表现在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性质和方法上。 其形成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其中情感起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和稳定程度。 如:亲子关系、同学关系等,人际关系的特点: 个人性 直接可感性 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分类:,按感情关系可分为吸引关系与排斥关系; 按双方地位状况可分为支配关系与平等关系;

2、按存续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关系与临时关系。,分类只是从不同角度分析人际关系的状况,实际社会生活中,一种人际关系状况往往是各类人际关系特征共存。,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的状态从无关到关系密切,要经过一系列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符合奥尔特曼与泰勒1973年研究提出的“四阶段”论,即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看,人际交往需要经过四个阶段: 定向阶段: 注意 选择 初步沟通 情感探索阶段:互相了解、有所保留 感情交流阶段:正式交往模式压力趋于消失 稳定交往阶段:相容性增加、卷入程度高,二、人际关系对人行为的影响,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信息、情感等的社会交换。 1、长期与短期人际关系的不同作用 长

3、期关系常与个人重要的社会角色关系相联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上下属关系等 短期关系是指因偶然事件而产生的人际情感关系,如推销员与顾客、警察与违章者等,长期关系对人的影响持久深远,影响人的深层态度与价值观。 短期关系只影响表面、具体的行为。 通常的人际关系困难与不适应,主要来自长期人际关系。,2、支配关系与平等关系对人的影响 社会角色与影响力 人际关系中的双方是相互依赖的。但是由于社会规范的作用、社会角色的不同,导致人际关系中的各方(双方)的影响力存在着不均衡,使其中一方更依赖于另一方。,通常情况下 居于社会有利地位、掌握更多资源的一方影响力更大,反之影响力小些; 相应地,这种关系对

4、相关双方的意义也不同。对于影响力较小而有更多依赖的一方,这种关系对他们的重要性更大,行为与态度所受到的影响也更大、更深远。 “特定人际关系”前途预测,3、个人性与非个人性关系 以个人感情目标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关系,称为个人性关系,如爱情、友谊; 以个人情感以外的目标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关系属于非个人性关系,如工作关系。 在更多情况下这两类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三、人际关系理论,1.本能论,W.McDougall(麦独孤)认为,集群性是人的本能。,2.学习论,J.Freedman&H.C.Lindgren认为,人的集群性与其他特征一样,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获得的。,3、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研究 心理学

5、家舒兹(W.C.Schutz,1960)研究认为: 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是由一定的需要引起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这种需要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权力因素或其他因素造成的。,人际需要的维度分类 包容的需要,人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希望与别人来往、结交,并具有想跟别人建立并维持和谐关系的愿望。,情感的需要,即在“友爱”的基础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控制的需要,这是从权力的基础上,希望对他人作出某种良好的调节作用,霍 尼(K.Horney)按人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将人际关系行为模式分为三类: 逊顺型:其特征是“朝向他人”,表现逊顺、随和、 谦让、顺从他人。无论遇到何人,首先考 虑的是:他喜爱我

6、吗?我怎样与他相处好? 进取型:其特征是“对抗他人”。这类人想知道别人力 量的大小,或者想了解别人对他有无用处。 分离型:其特征是“疏远他人”。这类人只关心别人是 否会干扰他或影响他。,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一、交互原则 强调人际交往行为倾向的相互对应。 维护心理平衡 人际中的“好感回报”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二、功利原则,霍曼斯研究认为,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人们来说是值得的,人际关系才可以建立和维持。 霍曼斯提出,人与人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包括物品、情感、信息、服务等。,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人们倾向于发展和维护那些

7、值得的人际关系,即得大于失,或者对等的关系;反之,人们倾向于逃避、疏远或终止。 增值交换与减值交换 正确对待人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对 “人走茶凉”现象的心理解释,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三、自我价值保护 自我价值:个人对自身生存意义的自觉意识与评价; 自我价值保护: 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里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任何一个人,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从知觉信息的选择到内部的信息加工,从对行为的解释到人际交往,都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好感回报”现象 : 接纳喜欢自己的人 排斥否定自己的人,1965年阿德伦与林德所作的人际吸引实验,试验安排被试每次都能够

8、听到合作伙伴怎样评价自己,总共设置四种试验情境。,结果:喜欢水平的增降趋势 (表中得分-10-+10等级量表评分,-10为最厌恶,+10为最喜欢),结果表明:人们对于别人的喜欢不仅仅决定于别人喜欢自己的量,而且还决定于别人喜欢自己的水平的变化与性质。 我们最喜欢的是对我们喜欢水平不断增加的人,最厌恶的是相互我们水平不断减少的人。 “对婚姻不忠的定律”,第三节 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第三节 人际吸引,一、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相近因素:相近指人们生活、工作和活动的空 间距离上的邻近性。 相似因素:人际关系的双方在某些方面或多方 面的相似性。 互补因素:在物质或精神上需

9、求的互补性。,二、影响人际吸引 的因素,善意行为 能力吸引 外貌吸引 性格吸引 熟识吸引 态度吸引 自我暴露,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外貌吸引的可能原因,从各方面学到的知识表明,漂亮的人更值得爱; 漂亮的人看起来舒服,使人沉醉于美的满足中; 同漂亮的人在一起,显得荣耀、光彩、虚荣心得到满足; 对人知觉时,认为漂亮的人具有一些好的特性。,受人喜爱的性格因素,对待现实的态度与处理社会关系方面:热情、友善、同情、助人、交往,自信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有进取精神,勤奋认真。 在理智特征上:观察力强、善于记住所接触的人和事,有丰富的想象力,有较强的逻辑性,有创新意识与创造性。 在情绪特征上:善于

10、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乐观开朗,豁达大度,情绪稳定平衡,有幽默感。 在意志特征上:有自制力,沉着稳重,坚韧不拔,积极主动,耐心细致。,态度吸引的因素,容纳:几乎每个人都期望完完全全地被人接受,轻轻松松地与人相处 承认:承认比容纳更积极。人们都有得到社会承认的需要 重视:重视能够提高价值。,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三、自我暴露,1.自我暴露的概念 自我暴露是一种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的行动,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它途径获得的。 自我暴露是自愿的 自我暴露是有意的 自我暴露是真实的 自我暴露分两种:一是低危险性暴露;另一种是高危险性的。,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

11、维持,2.自我暴露的作用,对自己进一步了解与认可:在向别人叙述自己或自己的观点时,通过别人的反应进一步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同时,当我们分析了自己的复杂的个性和观点后,有助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如暴露成功的一面时,别人的赞扬会增加乐观情绪,鼓舞自己奋进。,加强对别人的了解:别人的自我暴露,也使你能进一步了解别人,对别人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 加深和丰富人际关系:如果在交往中不与人相互深入了解,则不可能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暴露正是相互间加深了解的重要方法。自我暴露可使人在短时间内建立人际关系。,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3.自我暴露的评价尺度,暴露的量:自我暴露可以从暴露的总数来加以考虑 暴露的性质:积极的自我暴露是指暴露自己的优点,暴露的深度: 表面水平-饮食、兴趣、爱好 第二层次-对人、物的态度 第三层次-自我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 最深层次-隐私,包含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念头、经验等,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4.自我暴露的方法,自我暴露的言语的掌握 使用第一人称:自我暴露的最基本的原则是 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自己的感觉、需要、态 度、信仰和思想。 使用明确具体的语言:不要把感情藏在模棱 两可的语言中,不要用含糊的话或空洞的话 来叙述, 要坦率地叙述:不要拐弯抹角地逃避暴露 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完整的思想.,谢谢大家! 祝大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