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地理课程改革与地理教学研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1889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轮地理课程改革与地理教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轮地理课程改革与地理教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轮地理课程改革与地理教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轮地理课程改革与地理教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轮地理课程改革与地理教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轮地理课程改革与地理教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地理课程改革与地理教学研究(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与 地理教学研究,前 言,地理是一种修养、地理是一种气质。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可以给学生一种特殊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使他们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 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追求就在于使学生能接受高质量的地理教育。 高质量的地理教育亟需地理教育教学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地理教育教学理论的突破与创新,在座的同仁责无旁贷。,主要内容,新课程实施中应重点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新课程实施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现实问题,一、新课程实施中应重点研究的 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内容(讨论) 基本理论问题之二:地理学科能力结构 基本

2、理论问题之三:中学生地理观点与地理方法教育的基本内容 基本理论问题之四:地理学科中的“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问题 基本理论问题之五:地理学科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问题 基本理论问题之六:学生地理学习质量评价内容与标准(讨论),(一)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讨论),理论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刻画具有地理素养的人的基本特征 剖析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有地理素养的人的特征描述,(1)具有地理素养的人明白地理科学知识的本质(足够的地理存量知识); (2)有地理素养的人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和理论; (3)有地理素养的人采用地理的视角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其对世界的了解

3、; (4)有地理素养的人能够运用地图、略图、脑中地图作空间透视,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将其恰当归类,得出相关的解释与结论; (5)有地理素养的人明白并接受地理学、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感受地理学的美、地理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 (6)有地理素养的人对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 (7)有地理素养的人具有许多和地理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较长时间受到地理学的熏陶,会形成对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的空间关系、空间格局、地理过程的敏锐觉察力。 具有注重空间关系分析、区域综合分析、比较的思维品格。 地理对象具有区域性特征,使得人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要将地理事物和现象置于一定

4、得空间范围内,分析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及其普遍存在的空间关系,区分主导因素,进而把握区域特征;通过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弄清区域差异,以突出区域特征。,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注重整体的思维品格。 在认识与解决有关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关系的问题时,需要关注地理事物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上的成因联系,在这种过程中,受到并逐步形成注重整体的思维品格。,(二)地理学科能力结构,理论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地理学科包括那些特殊能力要素? 地理学科能力结构体系的构建 不同学科能力要素的培养基准(目标),地理学科能力结构,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地理学科特殊能力要素分析 与培养案例,空间定位能力

5、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 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 (略) 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能力(略) 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 (略),空间定位能力,空间定位能力的界定:是指在认识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时,运用地图、略图、脑中地图作空间透视,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得出相关的解释与结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空间定位能力的构成要素: 地理位置的空间知觉与想象能力 地理位置的分析与简单评价能力 对地理位置关系的表达与交流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培养目标 : 1.熟悉不同地理位置类型的观察与描述方法。 2.能正确读出一地的经纬度并确定该地在地球表面的位置; 3.能运用地图确定一地与特殊纬线的位置关系; 4.能

6、运用地图确定一地所跨的纬度范围; 5.能运用地图来反映地表事物与山、河、湖、海洋等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 6.能运用地图来反映地表事物与其外在的具有经济意义的物质要素和环境(如铁路、港口、交通枢纽、城市、自然资源产地等)的空间关系; 7.能借助地图并用语言或略图表达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 8能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位置的影响,并能结合区域位置推断出该区域自然要素、现象、原因。 9.能简要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优劣。,培养案例,空间知觉能力 空间位置及其影响 表达与交流,西风,大 陆,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地理空间格局的觉察力的界定:是在观察确定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空间展开范围和空间排列状态等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7、一种学科能力品质,是认识空间分布格局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学生具备对地理空间格局的觉察力,可以较为顺利地理解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有序性规律。,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的构成要素 空间分布格局的观察能力:指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空间组成和空间排列方式等内容时,形成具有条理性、概括性知觉的心理过程。 空间分布格局的想象能力:是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活动中以地图、图表、文字表述等所反映的已有表象为根据,通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具有概括性空间结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空间分布格局的概括能力:是指在对地理事物空间展开范围、空间排列状态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布的事实概括为一般规律的心理过程。,

8、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的培养目标 地理空间分布格局的观察方面 能够运用地图有条理、有步骤、按顺序地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空间组成、空间排列方式和空间制约关系进行观察; 能够比较准确地辨别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空间组成、空间排列方式和空间制约关系的区域差异; 能够比较合理地运用整体到部分、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地理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观察。 形成对地理空间分布格局的积极观察品质,如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敏锐性、精确性、细微性。,地理空间分布格局的想象方面 能够由读图想象出地理空间分布的实际排列形态与空间结构。 能够根据文字描述、分布图画出简单的分布略图、模式图。 能

9、够将地理事物在不同区域空间分布加以综合,想象出一般分布规律。 能够想象出地理事物在空间上的延展特征和变化。 能借助地图来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地理空间分布格局的概括方面 能够以纬度作参照,抽象概括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格局。 能够以经度为参照,抽象概括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格局。 能够以空间方位为参照,抽象概括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格局。 能够以相对位置为参照,抽象概括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格局。 能够以垂直方向为参照,抽象概括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垂直带地带性规律。 能够人为划定界限,抽象概括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格局。,培养案例,案例1:观察、想象、概括地形空间分布格局 案例2:,地理学科一般能力要素分

10、析 与培养案例,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地理表达与交流能力 (略) 地理实践能力 (略),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重点:问题意识、对已有地理信息的利用、所提出的问题的质量。 教学关键点 :正确区分地理问题与非地理问题 。,地理问题: 一是有关地理位置的问题。着眼引导学生就空间位置关系、地理位置的影响、地理位置优势与劣势提出相关问题。 二是有关空间有序性的问题。着眼引导学生就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排列状态、空间格局等提出相关问题。 三是有关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与区域差异的问题。着眼引导学生就 四是有关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过程的问题。着眼引导学生就分析、归纳地理过程规律以及预测地理过

11、程 五是有关地理因果联系的问题。着眼引导学生就地理事物空间上的成因联系提出问题。 六是有关空间联系的问题。着眼引导学生提出类似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是怎样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的?区域与区域之间发生怎样的空间相互作用?地是怎样影响人的?人是怎样影响地的?等方面的问题。,培养案例,根据图表展现的信息提出两个与锋面有关的问题。只需提出问题, 不必作出回答和解释。,地理信息加工能力,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收集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三个要素。 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包括:定位和搜集信息、观察和有系统地记录数据、阅读和解释地图、空间和地方的其它统计图展示,以及使用统计方法。 整理地理信息包括:选取资料绘

12、制成地图;选取资料制成图表、表格、模式图等;运用其他媒体手段进行统计、归纳。 分析地理信息包括:运用统计等方法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运用地图等手段进行推理和得出结论;从各种信息源中选择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预测等思维活动。,案例:从地图上获取有效地理信息,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是以一定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 例1:地理位置信息的获取(图略): 例2:区域气温分布信息的获取: 例3:地图上综合信息的获取以台湾为例,地图上综合信息的获取 以台湾为例,由地图的语言直观地表示出来的信息,叫显性信息;由显性信息经逻辑推理或合理猜想得到的信息,叫隐性信息。,从图上可以读出该示意图的比例尺、台湾岛周围岛屿

13、名称,海域名称、岛上河流分布、主要城市的分布、冬季风的来向,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隐性的信息: 因为该岛屿东临太平洋,是否属于东亚岛弧链的部分(合理猜想)?若是,其成因应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的结果(逻辑推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推出火山、硫磺等信息。 因北回归线横穿该岛,可以推出:岛屿南部为热带气候,而北部为温带(亚热带)气候。由此还可推出本地的主要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类。 由岛上河流的走向和长度,至少可以推出二点:一是地势东高西低,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由此还可推知,其人口及城市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二是河流所蕴藏的水力资源较为丰富。 由比例尺可量算基隆到福州、高雄到厦门的直线距离,若告

14、知船(机)速,还可推算航行时间。 由冬季风的来向可让我们理解为什么要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三)中学生地理观点 与地理方法教育,地理观点的界定 中学生地理观点教育的重点领域 地理方法教育的基本内容,地理观点的界定,地理观点的内涵 地理观点是地理科学思维方式的核心要素。是指人们用于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模式、思想方法及思维运作程序。 地理观点为人们提出、回答、识别和解决地理问题,以及评价可能产生的后果,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地理观点使得社会与自然得以摆在地理的透镜下解读与诠解。”,李春芬先生认为,地理观点就是指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系。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观点包括了解地球

15、上的空间类型和过程,以及理解地球是由有生命和无生命的诸要素所组成,交互作用于自然内和自然、社会间诸关系的复合网中。包括空间观点与生态观点。,“地理学向其他分支学科一样,也具有一套发育完善的视角: 1通过地方、空间和尺度的透镜观察世界的地理学方法; 2地理学的综合领域:环境-社会动态地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环境动态与自然系统、人类社会动态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系统联系起来; 3应用图像的、语言的、数学的、数字的和认知的方法的空间表述。” 引自重新发现地理学,空间观点,所谓空间观点是有关于事物的位置和分布等讯息。当人们致力于探索有关“场所”之性质的问题时,可谓已具有空间观点了。具体在如下方面得到应用:

16、 如何使用地图和其它地理表现方式、工具、与技术,以空间观点来搜集、处理、展现信息; 如何使用心像图(心智地图)来组织有关于人类、地方、环境的信息; 如何分析地球表面上的人类、地方、环境的空间结构。,生态观点,生态观点强调了自然界所有要素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与其它生物相互关联的关系,等等。生态观点表明。如果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整个系统。 是否相当于“人地协调观点”?,重新发现地理学: “地理学的视角关注地方和空间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地理学视角激发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某种现象只发现在某些地方而为他处所无?为什么同一地方发生的现象相互影响?在一种地理尺度上起作用的过程如何影响他种尺度上的过程?区位对影响(或避免)政治、社会、经济或边界变动的努力有什么重要性?”,中学生地理观点教育的重点领域,吴传均院士:“应当把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观点,以及人地关系观点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 雷明德教授:中学地理教学应重点培养8个方面的“地理意识”:区位意识、环境意识、资源意识、人地关系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