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 第1课时ppt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1656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 第1课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 第1课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 第1课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 第1课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 第1课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 第1课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4课 第1课时ppt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4蜀道难 李 白,学 习 目 标,1解析状“难”之法,体会李白雄放诗风。 2研习意象,体验讨论,品析蜀道之“难”,感悟诗人情感。 3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掌握本诗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和用典。,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课 前 预 习,谪仙人,诗仙,李商隐,杜牧,豪放,想象,夸张,三、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_ 解惑:_ 疑问2:_ 解惑:_ 疑问3:_ 解惑:_,课 内 动 脑,匪,非,二、文题解读 蜀道难是古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癖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歌咏蜀道之艰难、行旅之辛苦。本篇根据这一诗题的传统内容,以

2、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的手法,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路线,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展示了蜀道之难。,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宝应元年,李白六十二岁,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那里,在穷困和漂泊中结束了他的一生。,四、背景探源 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文学宝库中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不朽杰作。蜀道难本为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李白此诗是对传统题材的再发挥。诗歌创作于天宝初年,即李白第一次来到长安的时候,当时表面繁荣的唐朝隐伏和酝酿着衰败、变乱的危机。诗歌末尾抒发的感慨,当是针

3、对时局而发,寄寓着诗人的隐忧。诗歌借助神话传说和民谚,驰骋丰富奇特的想象,运用夸张手法,近乎完美地描写出蜀道的奇和险。相传贺知章读罢蜀道难,“称赞者数四,号为谪仙”。,五、合作讨论 1开篇的惊叹句有什么作用? 我的见解:以“噫吁嚱,危乎高哉!”开篇,令人震撼,摄人心魄,奠定了情感基调,点出了蜀道高的特点,继而引出了全诗的主旨。 2“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句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我的见解: 用典。一方面,从时间的久远上加强了诗的感染力量;另一方面,激发了读者对蜀地情况的好奇心。让人们从蜀地历史悠久的观念中,感觉到这是一个奇险幽深、神秘莫测的地方,并产

4、生一种探求的欲望。,3如何理解“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一句的含意?这样说是否有迷信色彩? 我的见解:“五丁开山”为秦蜀两地打开了一条通道,消除了长久隔绝的局面。诗人对于壮士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及其壮烈牺牲的精神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歌颂。 这个神话故事的运用丝毫没有迷信色彩,而是有力地、令人信服地歌颂了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量。,4“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这两句诗人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我的见解: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人愁思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5“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

5、描写有什么妙处? 我的见解:诗人先夸饰山峰之高,衬托绝壁之险,再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山势的高危让人望而生畏,山川的险要令人惊悚,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蜀道之难的情状。,6最后一段包含哪些内容?联系当时的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 我的见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言剑阁有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暗示朝廷的部队很不容易打进来,因而野心家可以据险发动叛乱。“化为狼与豺”,即指地方割据。如果割据势力之间出现矛盾冲突,难免要发生混战,结果必定是“杀人如麻”。诗人的意图在于劝人们引以为戒,要严防野心家发难,警惕战乱的发生。,7如何理解诗中的“西去”与“西望”? 我的见解:巴蜀在秦陕的南面,本诗为何说“问君西游何时还”?为何说“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当时的习惯说法。从长安入蜀,先要西行一段,然后南折。古人宏观的地理观念比较淡薄,故而形成了这样的表达习惯。唐诗中写由长安入蜀而称“西去”的比比皆是,而称唐玄宗逃亡到蜀地也称为“西巡”“西幸”或“西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