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弗罗姆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1531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48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弗罗姆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弗罗姆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弗罗姆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弗罗姆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弗罗姆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弗罗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弗罗姆(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 新学网 很全的语文教学资料网站 包括了中小学的绝大多数课文讲解,走进作者,埃里希弗罗姆是著名的德国(后来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亦被认为是新弗洛伊德 弗罗姆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努力试图把二者的思想结晶吸收到自己的学说中,他撰写了大量著作,阐述他的新精神分析学。 除爱的艺术外,主要著作有基督教义的发展逃避自由心理分析和伦理学让人占优势为自己的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 在幻想锁链的彼岸遗忘的语言心理分析和宗教革命和希望 分析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理论对人的怀疑情绪的剖析等。,在这些著作中,弗罗姆表现出他独特的世界观

2、和思想,他把自己具体的世界观称为规范的人本主义。他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贡献也就在于他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他论述最多的也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作品介绍,爱的艺术,是当代心理分析学家佛洛姆的著作。关于爱是什么?为何我们需要爱等等问题,作者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爱的诠释。在这里,爱不仅仅只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藉由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取。爱是人格整体之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则需要努力去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建设性目标迈进。在爱的理论方面,作者由人类生存的关键来谈爱,并将生活中可能的爱的形式做了区分探讨,意图指出在形式之下,爱的本质是相同的;包含了照顾、责任、尊重与了解。而关于

3、实践,,弗罗姆想和我们一起探讨的核心问题是: ,整体感知 把握文意,解读文本读出作者,爱的能力是怎样走向成熟的?,理想典型遗憾现实,弗罗姆的母亲整天抑郁寡欢、情 绪低落,父亲性情暴躁、喜怒无常,是个只知赚钱的商人。 弗罗姆在去世前的最后一次谈话中说:“于是,我就变成了一个孤独的孩子。我一直期待着什么东西能把我从这种孤独中拯救出来。”,弗罗姆给我们的启示,弗罗姆:“我之所以着手心理学的研究,恐怕是当时我变得越来越神经质的缘故。那样谨小慎微地在父母身边,我没有发疯,这就要感谢上帝和归功于其他方面对我的影响了。” 结合课文的观点,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论述类文

4、章,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 新学网 很全的语文教学资料网站 包括了中小学的绝大多数课文讲解,二、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爱的艺术这本书阐释了爱并不仅是一种感情,更是一个能力的问题,与人的成熟程度有关,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从而学到手的一门艺术。,这篇文章是第四模块第三单元的精读文章。这一单元的六篇文章是随笔和杂文,属于论述类。具有思想深度,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时,作为学习主导者的教师,要努力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父母与

5、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是伦理学方面的随笔。父爱、母爱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孩子都是在父爱与母爱的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学习这篇文章,首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看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体味关键语句、难点语句的含义,做深入探究,甚至是评价,对于作者的观点,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三、学生分析,记叙能力、说明能力和议论能力是中学生要具备的语文基本能力。初中生形象思维发达、逻辑思维相对较弱,而高中生在初中基础上逻辑思维逐步增强。初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说明能力,而高中在培养学生记叙能力、说明能力的同时,要着重培

6、养学生的议论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记叙、说明、议论能力获得协调发展。在整套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议论文只有两个单元(文言文除外)。这个单元首先出现,意义非比寻常。针对学情,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将作这样的设计。,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即理性分析的解读方法。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理解、探究和评价作者对父爱与母爱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于理想人格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五

7、、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品味关键语句,并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父爱与母爱的本质及部分关键语句。,六、教学策略 点拨法、问题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课堂上重点使用的是前两种,尤其是问题探究法,课下运用比较阅读法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 七、教学用具,1.课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设计说明:尽管这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但文章饱含感情,语言精粹洗练,学生在大声朗读中可以更好地领会文章内涵、品味语言。) 2.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料了解作者弗罗姆。 3.思考以下问题: 同学们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随着你的成长,你越来越体会到父爱与母爱的不同。请举具体

8、例子。 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关键词句,以及理解起来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共同讨论。,1、导语设计:今天我们一同学习随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个内容我想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伴随成长,我们会越来越感受到父爱与母爱的不同。请同学们具体说说你有哪些体会?(设计说明: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可以激发兴趣,引起质疑) 2、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 3、同学们就文句本身质疑。,例如: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 这是一个长否定句,转换成肯定句,意思就清楚了。命运是指上帝或神。上帝保护婴儿,婴

9、儿诞生后离开了母体,也没有感到特别的恐惧。这句话强调了母体对婴儿的重要意义,意味着安全感。, 新学网 很全的语文教学资料网站 包括了中小学的绝大多数课文讲解,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由自恋引起的孤独”怎么理解? 自恋即自我中心,在偌大的世界中只看到自己的存在,没有同他人统一起来。所以会感到心灵的孤独。人如果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体验与他人的统一,这说明他对世界、人生的看法已经渐趋成熟。,4、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共分三个部分 (一)一个人的爱的能力发展。(13) 婴儿时期,是一个自恋阶段; 生长发育阶段(

10、八岁到十岁之前)被人爱,且被人无条件地爱,作者还谈到了母爱的本质; 少年时代(八岁到十岁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唤醒爱,创造爱。,(二)爱的对象的发展及原因。 (47 ) 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 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 母爱与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辩证看待母爱与父爱对孩子的意义。,(三)探讨了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就是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问题。(810),小结:,生命之初,人不懂得爱,母亲意味着温暖和食物,意味着全部。随着长大,懂得了我被人爱。到了八岁以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感情,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爱。前三段纵向分析了一个人爱的能力发展。

11、成熟的爱应该是付出先于得到。四到七段横向比较了父母之爱的本质区别。这两部分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前果后因,一个人爱的能力之所以会有发展,是因为父爱在孩子生命中逐渐有了重要的地位。最后一部分是八到十段,卒章显志。 文章既有纵的分析,又有横的比较,纵横交织。既有现象的罗列,又有本质的分析。溯果求因,逐层深入,先分后总,层次分明。,5、概括文章的主旨。,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也就是“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6、深入理解和探究,整体把握文章后,学生可

12、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第一段的“自恋”是什么意思? 瞻前顾后,后面两句就是解释。即以自我为中心。 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有被人爱的资本。 所谓“被人爱的资本”,也就是指我是母亲的孩子。 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句中“祝福”和“和平”是什么意思? “祝福”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真切关心与爱护,包含有无私的、纯粹的、不求回报的意味。而“和平”一词用得尤为巧妙,韵味颇丰。它不仅指出了母亲温柔、平和的特点,而且有一种博大、宽厚的感觉,与下文的“大自然”“大地”“海洋”等词语结合起来,更能写出母爱的深度。,文章提到两种爱的原则,一种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13、” ;另一种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这两种爱的原则区别是什么? 前一句,“被人爱”是原因,“爱人”是结果。因为被人爱,所以我爱人。以自己为中心,强调先获得再付出,是幼稚孩童式的爱的方式。 后一句爱人是原因,“被人爱”是结果。因为我爱人所以我被人爱。先付出再获得,是对爱成熟的理解。 童稚的爱是单向的、简单的、自我中心的,而成熟的爱是双向的、相互的,更加复杂,也更加美好。,我在这里提到的母爱或者父爱都是指“理想典型”,也就是马克斯韦伯提到了的或者荣格的方式爱孩子。我更多的是指在母亲和父亲身上体现的那种本质。句中“理想典型”是什么意思? 理想即作者的希望;典型即概括性的

14、抽象的东西。也就是作者理想中的父爱与母爱的本质。是对于父爱与母爱的具体表现的一般特征与性质的抽象,不是指现实生活中父亲或者母亲表现出来的情感。弗罗姆希望母亲更多的鼓励孩子独立和正视困难,而父亲则应该更宽容,并且要给与孩子更多的自信。,教师还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根据最后两段内容,概括一下成熟的人具有的特点。 独立、温和;自信、理智。前两点来自母亲,后两点来自父亲。 最后两段的有些内容看似矛盾,你怎么理解? 例如:“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和“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矛盾吗? “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和“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矛盾吗? “父爱应该受一定的

15、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和“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矛盾吗?, 新学网 很全的语文教学资料网站 包括了中小学的绝大多数课文讲解,均不矛盾。 理想的母爱会给孩子安全感的,现实中的母亲应该能给孩子安全感。孩子只有拥有安全感,才能学会独立,脱离母亲的庇佑。 这句讲了人成长的过程。由崇拜权威,崇拜父亲,逐渐成长为相信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从而超越父亲的权威。 正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爱,对孩子而言,会感觉到严厉,会害怕父亲,所以理想的父爱才应该宽容,耐心。,以上是对文本的质疑,设计说明:设计了学生对文本的两次质疑。这两次有本质的

16、区别,第一次是就文句本身质疑,目的是扫清文句障碍,从而把握文章旨意。第二次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深入理解文句的内涵,从而获得对文章更深层次的体悟,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 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你又该如何为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而努力呢?这两个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选择一个问题回答,课上动笔写,小组代表发言),延伸拓展,生活文本生活,7、评价作者的观点,在深入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阅读体验,对于作者的观点,可以从不同角度去阐发、评价。 例如,作者指出的父爱与母爱的本质,以及他们的积极面、消极面,你认同吗?你认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