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背古诗词40篇赏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1094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必背古诗词40篇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初中必背古诗词40篇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初中必背古诗词40篇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初中必背古诗词40篇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初中必背古诗词40篇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必背古诗词40篇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必背古诗词40篇赏析(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必背古诗词赏析,祁县第五中学 王建国 2015年3月,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运用“兴”的手法,以雎鸠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渲染和谐悠扬的气氛。三四句统领全篇,奠定了全篇的基调。描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爱情画卷,打开故事的开端。,用采摘荇菜起兴,写主人公艰难执着的追求过程。“寤寐思服”写出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两个“悠”字均以感叹语气给出,着重表现了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

2、致难耐的相思之苦。,这几句是虚写,用采摘荇菜起兴,正是饱受相思之苦的主人公对未来的设想,也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是全篇的精髓,这一爱情心理的描写正是对生活的细微捕捉和真实刻画。“琴瑟友之”想象相会相处的愉快,“钟鼓乐之”想象结婚时的热闹场面。,【主旨】这首诗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思念、追求的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以清新动人的笔墨表现了青年追求爱情的纯洁愿望,感情质朴、直率,风格明朗。,【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常用赋、比、兴的手法。,2.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

3、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宛”是“犹如、仿佛”的意思,这个词将实景、实情和幻觉、想象结合,创设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景象,突出表现了男主人公的痴情,富于艺术感染力。,一二句:运用起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三四句:交代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可见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

4、五六句:叙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 七八句:描绘顺流追寻时的幻象。 由此,主人公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痴如醉的形象栩栩可见。,这两章描述了主人公追寻之路困难重重,刻画出急切的心情。“苍苍、萋萋、采采”写出了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写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表明追寻时间之久。“方、湄、涘”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的场景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出来。,【主旨】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

5、复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这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一个“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上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这四句写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后两句用远景描写,写出了庭院因无人打扫而凄凉破败的

6、景象,同时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兵亲友的离去。,这四句是近景描写。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一幅荒凉破败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中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院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从侧面表现征人从军时间之久,物是人非,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乐府】原是掌管音乐的机构的名称,后人把乐府机构所采用的配乐的诗也称作“乐府”。,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老兵用野谷和野葵做饭,再次表明家园荒芜,没有粮食可吃。后两句运用动作描写,表

7、现了老兵的孤苦伶仃。,这两句运用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艺术特点】整首诗并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老兵回乡后所见所感落笔,将典型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民生的悲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主旨】这首诗借一个老兵从军多年后回家的见闻,反映了兵连祸结的社会现实,控诉了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

8、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一二句点明“观沧海”的地点,“临”传达出诗人扬鞭跃马、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观”字统领全篇,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实写俯瞰沧海神奇壮观的景象;描写时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伏笔。,虚景描写,这四句诗意境阔大,气势豪迈,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仿佛大海孕育

9、了宇宙天地,缔造了世界万物,生发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所以沈德潜说:“有吞吐宇宙气象”。 “若”字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及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主旨】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4.观沧海(魏)曹操,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前两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

10、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三四句运用设问的修辞,一问一答,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 “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所谓心静,境自静。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诗人用平淡的话道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真意”是指自然情趣,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能够悠闲自在的生活,不在世俗中迷失自我。) 这两句哲理性的总结给读者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艺术特点】情、景、理三者的浑然融合。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诗人写出了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表达出诗人渴望归隐田园,悠闲自得的心境。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

11、其所的哲理,诗歌中那个悠然望山的人和那只翩然归林的鸟,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陶诗富于理趣,这首就是一个代表。,5.饮酒(东晋)陶渊明,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是无意中偶见。表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采菊而见山,闲适而随意,“境与意合”,人与山谐。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平静的美好结局。 (无我之境),以飞鸟自喻,借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弃官归隐的情怀。 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

12、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6.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第1-3节写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诗歌运用比兴手法,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 “唯闻女叹息”,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故事情节。,第二节

13、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第三节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前四句运用排比、互文,在叙事中铺陈,强烈地烘托出木兰紧张而有序地准备戎装的情景,渲染战事紧迫的气氛。真实地刻画出木兰的心情。 后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迫,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气氛,以及木兰的义无反顾。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

14、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木兰辞】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6.木兰辞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

15、兰是女郎。,第四节写木兰十年来的征战生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承上启下,写出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偶、互文,写出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第五节写木兰还朝辞官。“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前两句运用顶针的修辞,读来朗朗上口。,第六节写木兰还乡与亲

16、人团聚。 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 再以木兰一连串的动作,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表现了她回家后的激动和恢复女装后情不自禁的喜悦; 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装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火伴皆惊忙”表现出伙伴的惊诧和赞叹,从侧面衬托了木兰在从军时的谨慎和机敏。,6.木兰辞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第七节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而从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地解答,既妙趣横生又令人回味无穷。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原指分辨不清雄雌男女,后用来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由此演变而来的成语是:扑朔迷离,【木兰形象】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