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中历史人教专题版二轮复习 近代篇: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0893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中历史人教专题版二轮复习 近代篇: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专题版二轮复习 近代篇: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专题版二轮复习 近代篇: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专题版二轮复习 近代篇: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专题版二轮复习 近代篇: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中历史人教专题版二轮复习 近代篇: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中历史人教专题版二轮复习 近代篇: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考场抢分技能,命题趋向探究,返回目录,考情实录,返回目录,考情实录,返回目录,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列强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屡战屡败,每次战争的结果都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也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外敌入侵,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通过不同的方式奋起抵抗,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基本线索,返回目录,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2、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历史规律,返回目录,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听14,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考向一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 例1【2013浙江卷】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解析 B 本题以关于列强侵华特权的材料为切入点,

3、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作为缔约国的外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本题引言是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薛福成对“最惠国待遇”的抨击,B项符合题意。领事裁判权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A项排除;C项不符合引言材料所述;“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的范围内,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排除D。,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点评 近代西方列强的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也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

4、要根源。近年高考在考查本考向内容时着重考查列强侵华所攫取的权益和侵华战争的重大影响。复习备考时应从如下三方面理解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首先,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次,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最后,列强在进行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也在客观上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图析考点】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时代背景及影响,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规律认识 对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全面认识 (1

5、)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3)从列强侵华目的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4)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失败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5)影响:对西方列强: , , 。 对中国: , , 。,返

6、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是中国实现独立、民主、富强和近代化的最大障碍,但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思维升华】 近代列强侵华的主、客观作用 (1)主观上: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打断了中国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造成中国贫穷落后,其实质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2)客

7、观上:列强侵华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给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推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角色。(相对其破坏性而言,其建设性作用无疑是次要的),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变式【2013河北名校名师俱乐部二调】“对一个民族来说,更重要的是从民族灾难中获得新生。”下列说法符合该观点的是( ) A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化 B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启提供了契机 C太平天国运动形式上仍是旧式农民运动 D义和团运动是两种文明的碰撞,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

8、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解析 B 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为中国开启近代化进程提供了契机,洋务运动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开启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华民族从民族灾难中获得了新生。其他几项都没有体现重获新生。,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考向二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例【2013安徽卷】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

9、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解析 C 解题时要注意材料中的转折词,转折词后面的内容是解题关键。社会问题即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材料强调民生主义的目标是“谋人民全体之福利”。,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点评 近代前期,领导和参与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主要是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尽管先后以失败告终,但各阶级的抗争与探索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

10、斗争水平的不断提高。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所提出的“社会革命”纲领,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发展到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近年高考在考查本考向内容时,着重考查对辛亥革命纲领和成果的理解。复习备考时应着重探讨近代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抗争探索的时代或阶级的局限性。,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图析考点】,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规律认识 中国人民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 (1)广泛性: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各阶级

11、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必然有其一致性。 (2)趋外性:具有普遍地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特点。人们从闭关自守和妄自尊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 (3)继承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变。,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除上述三大特点外,还有其阶段性和层次性,如以辛丑条约签订为界,其前后的阶段性有何体现?对其层次性又该如何理解? 阶段性: , , , 。 层次性: , , 。,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在辛丑条约签订前,中国人民的抗争主要以反侵略为主,而此后由于民族矛

12、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即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真正成为历史的两大主题,基于在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是阶级地位的差异,在学习西方内容上具有不同层次,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思维升华】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 (1)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成为近代化进程历史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走上近代化的前提。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辛亥革命担负起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努力探索一条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救亡道路。 (2)辛亥革命最直接的结果,同时也是它对中国近代化发展

13、的最大贡献,是它铲除了中国封建势力最顽固的堡垒,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3)辛亥革命对近代化的推动,还表现在对经济近代化的推动上。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成为历史的主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就有了显著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变式【2013南昌三中月考】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

14、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解析 D 关键信息:“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题干反映在谣言的背景下,汉族士兵加入革命,说明起义带有一定的偶然性,A、B、C无从反映。,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考向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抗争与探索 例 【20

15、13重庆卷】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争取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解析 D 此题考查考生对知识记忆和迁移运用的能力。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剧,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矛盾,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的首要原因,故D项符合题意。民主人士从中斡旋、共产党积极争取都是民族统一战线存在的促进因素,也就是外因,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故排除A、B两项;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对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

16、较小,故排除C项。,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点评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高考在考查本考向内容时着重考查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活动或决策,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地位。复习备考时应特别关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两次国共合作。,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图析考点】 1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近代国共关系的演变,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返回目录,命题趋向探究,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