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甘莉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0887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5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甘莉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言文翻译甘莉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言文翻译甘莉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文言文翻译甘莉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文言文翻译甘莉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甘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甘莉(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讲评,文言文翻译技巧,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翻译三项标准,信:忠实于原文 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语言通畅 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语言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知识重温,字字落实,文从句顺,翻译下面几个句子,说说主要运用了什么翻译方法。 1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5竖子不足与谋。,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 留、对、换、删、调、补,留、对,删,补,调,通“据”,把守,通“纳”,接纳,意外的变故,换: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

2、,连,之,称王,后汉书朱晖传 1、勇退群贼 2、品性高洁,不附权贵(阴就、阮况) 3、智取玉石 4、重义轻财,救助乡里,评一评,议一议,1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3分),盗贼看见他年纪小,使他的心志变强壮,笑着说:“童子里面有刀。”(陈斌雅0分) 贼人看见朱晖身材矮小,认为他的志向壮大,笑着说:“小孩子不要拿刀玩。”(屈俊贤1分),距关,毋内诸侯 通“纳”,接纳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通“纳”, 让-进来,借助课内文言知识 借助语法结构推断 借助上下语境推断、选择,对、换,贼人看他年小,认为他志向豪壮,就笑道:“小孩子把刀收起吧!”,2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故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

3、 (3分),之前阮府大人有求于我,所以不敢听从命令,实在恐怕玷污大人的名声。(谢倩怡2分) 前任阮府君对我有所请求,因此不敢听从他的命令,真的害怕让您的命令脏污。(何梓微1),以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顺从他的意思,的确是担心玷污了他(美好)的声名。(王楚伟)2分,年始十八九,便(pin)言多令才。 不堪吏人妇,且合令郎君。 有此令郎君, 既欲结大义。孔雀东南飞,借助词语、成语进行推断,3子自视孰与蔺相如?(2分),我自认为自己认识蔺相如?(陈俊贤0分) 你自己观察能与蔺相如相比的人?(周彤心0分),廉将军孰与秦王?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与君少长?,调、补,你自认为与蔺相如比,谁更强些?,

4、借助旧知,联系语境,总结:文言文翻译技巧一,借助词语、成语判断,借助上下语境推断,借助课内文言知识,借助语法结构推断,留、对、换、删、调、补,根据评分细则思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命题规律,(1)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3分) “壮”1分,“内”1分,大意1分。 (2)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故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3分) “诚”1分,“令”1分,大意1分。 (3)子自视孰与蔺相如?(2分) “孰与”固定句式1分,大意1分。,命题规律:命题一般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

5、,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及固定句式,总结:文言文翻译技巧二,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请你当命题者,请从本篇文言文任选两句命制2道翻译题,要求标明关键词句、写清分值,学习小组交换试题翻译。,高考试题回放,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3分) 2主簿大惊,遽以白就。(2分) 3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3分),一、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关键词语、特殊句式) 二、善于借助,巧解疑难 借助:字音、字形;成语(词语); 课内文言知识;语法结构;上下语境推断 注意:加强课本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夯实基础,调动积累,学会

6、迁移。,规律总结: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方法:留、对、换、删、调、补,连,:,试翻译下面文段中的划线句 (共8分)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迁移练习,请找出关键词句,标明给分点。,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曾子衣敝衣以耕。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衣”1分,“敝”1分。,“求于人”状语后置1分,“奚为”宾语前置1分,大意1分。,“骄”1分,“不我骄也”宾语前置1分,大意1分。,曾子衣敝衣以耕。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耕作。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送给你的,为什么不接受呢? 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接受的别人的东西,就会害怕得罪他,给予了别人东西的人就会看不起别人。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畏惧吗?,谈谈你有什么心得?,(1)夯实基础,强内联外。 (2)遇到疑难,善于借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