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总复习(一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08829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5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总复习(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文言文总复习(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文言文总复习(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文言文总复习(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文言文总复习(一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总复习(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总复习(一(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总复习(一),论语,(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温故而知新 6、士不可以不弘毅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人不知而不愠,同“悦”,愉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危险,看齐,旧的知识,宽宏坚毅,这里指抱负远大。,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怨恨,(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见贤思齐、 成人之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背诵,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生活

2、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来表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请指出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 6.在文中,孔子认为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 时,应采取怎样的正确态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填空并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 。”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3、子曰:“见贤思齐焉,

3、。” 4、子曰:“三人行, 。 , 。” 5、子曰:“ , 可以为师矣。” 、子曰:“其恕乎! ,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试归纳

4、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伤仲永,(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1、世隶耕 2、未尝识书具 3、父异焉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邑人奇之 6、稍稍宾客其父 7、父利其然也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9、不使学 10、不能称前时之闻,属于,曾经,对感到诧异,自是:从此。 就:完成,对感到奇怪,把当作宾客,认为有利可图,日:每天。 扳:通“攀”,牵、引 。谒:拜访,让,相称,11、泯然众人矣 12、贤于材人远矣 13、则其受于者不至

5、也 14、伤仲永 15、养父母 16、或以钱币乞之 17、从先人还家 18、卒之为众人 19、固众人 20、即书诗四句,完全,比,被,哀伤、伤感,赡养,有人,跟从,最终,本来,写,(二)翻译下列句子,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

6、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4、泯然众人矣。 5、余闻之也久。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三)回答下列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人”又指什么?,第一阶段: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第二阶段: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 “受于人”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原因是“父利其然”,

7、“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4、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木兰诗,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 代父从军,不慕名利,1.愿为市鞍马 2.从此替爷征 3.木兰当户织

8、 4.策勋十二转 5.旦辞爷娘去 6.万里赴戎机 7.著我旧时裳 8.安能辨我是雌雄 9.双兔傍地走,市,买。,对着,早晨,奔赴,穿,分辨,应征,出征,记功,贴近,( 一)解释加横线的字、词,二、翻译下列句子。 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度过一座座山,跨过一道道关,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返回故乡。,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对着窗户前的镜子梳理云一样的头发和在脸上贴花黄。,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 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

9、密准备的句子是: 3)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 4)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 5)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 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东西南北,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木兰不用尚书郎,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二、思考与探究 1.说一说木兰是怎样一个人?,木兰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乡,重新从事的和平和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的。木兰的形象,集中了中华民

10、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2.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 3. 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木兰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女郎,在国家危难之际,她能冲破种种阻绕,毅然代父从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她既有女性的情怀,又有英雄的气概;既有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又有不慕名利的纯洁品格,她的形象光彩照人,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原因。,出自本文的成语_,并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_。,扑朔迷离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三峡,( 一)解释加横线的字、词,1、重岩叠嶂 2、夏水襄陵 3、

11、乘奔御风 4、素湍绿潭 5、不见曦月 6、霜旦 7、飞漱 8、属引凄异 9、或王命急宣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良多趣味,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上,这里指飞奔的马,急流的水,阳光,这里指太阳,下霜的早晨,冲刷,属:连续;引:延长。属引: 接连不断,有时,虽:即使;疾:快,真,实在,二、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雪白的急流,碧

12、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三、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文中写三峡全景的句子。 2.写出作者写春冬之时四种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 的句子。 3.写出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

13、天蔽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四、 用原文回答: 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概括三峡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特点。 4.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本文哪个句子意思相近? 5.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夏:水势迅急凶猛 春冬:景色秀丽奇绝 秋:萧瑟凄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14、。(表明人们的感伤心情。),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寡人无疾 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C哀转久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D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

15、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驾舟漂流百里峡,奇山异水,欣然联想郦道元三峡“春冬之时,则 , ”;月夜漫游宝石湖,清风鳞浪,油然忆及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结伴信步五峰山,茂林修竹,怡然沉醉陶渊明桃花源记“土地平旷, , ”,好一幅太平祥和的田园山水风光。更有登临八台观日出,自然顿生杜甫望岳“ , ”的壮志豪情。其实,美丽家乡的四季风光,何尝不是六一居士醉翁亭记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的真实写照。,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爱莲说 (一)指出加横线词的意义 答案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3、不蔓不枝。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6、宜乎众矣。 7.亭亭净植,多,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蔓:长枝蔓。枝:长枝节。,亵:亲近而不庄重。,鲜:少。,宜:应当。,树立 ,挺立,(二)译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