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监理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0644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74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机监理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农机监理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农机监理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农机监理培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农机监理培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机监理培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机监理培训》ppt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法行政 规范监理,农机安全监理的有关法律问题,第一讲 农机安全监理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在我国农机安全监理是根据我国国情,农业机械化工作实际情况,依法设立负责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的组织机构,负有维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职责,其工作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属行政执法,因此,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我国有关依法行政的法律规定,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第一节 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是贯彻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求主要内容 。,一、依法行政的工作任务要求,(一)行政立法 (二)行政执法 (三)行政执法层级监督 (四)行政复议应诉 (五)政府法制宣传教育。,(一)行政立法,根据

2、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较大的市人民政府,有权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规章。其他各级人民政府和行政机关,在不同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的情况下,也有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权力。,现阶段我国行政立法大体分类,一是执行性立法。为了执行法律或地方法规以及上级行政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而进行的立法活动。 二是补充性立法。为了补充已经发布的法律、法规而进行的立法活动。 三是自主性立法。行政机关为履行法律赋予的职权确定管理对象一定的行为规则而进行的立法活动。 四是实验性立法。根据法律授权,对本应由国家权力机关进

3、行的立法事项,由于经验不足,或者社会关系尚未定型而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进行的立法活动。,行政立法原则,1、坚持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原则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二)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相对人采取的具体措施,或者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直接进行监督检查的行政行为。,主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不执法即不作为行为 二是滥执法即滥作为行为,(三)行政执法层级监督,由于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直接同管理相对人之间形成法律关系行为,涉及面广,主动权大,权威性强,为了保证行政执法的合法、合理、高效、在行政机关

4、内部必须有一种权力机制对它进行制约,这就是行政执法层级监督。,我国实行的行政执法层级监督,分三个层次: 一是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 二是本级人民政府对其所属部门; 三是上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监督对象,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和其他组织。,1、确认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2、理顺行政执法体制; 3、明确行政执法依据; 4、规定执法程序; 5、规定行政执法行为; 6、强化行政执法手段; 7、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8、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 9、督促行政执法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 10、追究违法行政责任。,监督内容,(四)行政复议应诉,我国实行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

5、政赔偿三项制度,是贯彻执行宪法确定的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原则,维护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加强廉政建设。,(五)法制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是政府法制工作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加强三个层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 二是加强对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其法律素质,做到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秉公执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树立良好形象。 三是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其知法、守法、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第二节 行政立法,立法是执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立法、执法则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国家立法根本制

6、度,立法活动必须遵守立法法的规定。,行政立法,一、立法的概念及特征 二、立法权,立法主体与立法体制,立法的概念,立法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立法的特征,1、立法是特定的国家机关所进行的活动; 2、立法是依据一定职权所进行的活动; 3、立法是依据一定程序所进行的活动; 4、立法是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立法权的概念,立法权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产生与变更法律规范的一种国家权力。,立法权的特征,1、它是一种国家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 2、这种权力的具体内容是产生与变更法律规范; 3、这种权力必须依法享有; 4、这种权力不是

7、所有国家机关都享有,而是特定机关才能享有。,立法主体,立法主体是立法权的载体,是从事整个立法活动并最终完成立法任务的主体。,1、全国人大及其常务会; 2、国务院; 3、国务院各所属部门;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5、省一级人民政府,省会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6、省会市和经国务院批准较大市的人民政府; 7、自治州、自治县; 8、享有授权立法的市。,立法主体,(三)立法体制,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 2、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8、 4、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条例板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5、海南省、深圳市、厦门市、汕头市、珠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全国人大授权制定法规,在各自的经济特区实施。 6、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其他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三)立法体制,(四)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一 立法应当遵循宪

9、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 立法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三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第四 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范社会关系; 第五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第三节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即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有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的特征,第一 从立法主体上看,行政法规的制定权,专属于国务院,其制定程序,内容,实施措施具有行政性的特点; 第二 行政法规具有从属性和创制性双重特点; 第三 从内容看具有广泛

10、性,包括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第四 从效力上看,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通约束力; 第五 行政法规可以反复,普遍地适用,具有规范性,这使得它区别于国务院颁布的其他文件。,我国行政法规的权力范围,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政立法权; 2、国务院根据宪法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行政法规。,立法法对行政立法权限范围,作了较宽的界定,主要有下列事项: 1、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2、宪法第89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该条第(一)(二)项关于国务院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以及向全国人大及

11、其常委提出议案的规定,国务院制定了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 3、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的事项。,第四节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指享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修改和废止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立法主体,第一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27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第二类是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分三种 (1)省会市27个; (2)较大的市18个,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3)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4个(深圳、厦门、珠海、汕头) 。,地方性法规的特征,(1)从属性 一是位

12、阶低于法律; 二是不相抵触,否则无效; 三是不能涉及专属立法权; 四是规定与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不一致无效,应予以修改或废止。 (2)地方性 (3)试验性与先行性,地方性法规权限范围,1、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的事项。 2、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3、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专属立法权之外,中央尚未立法的事项。,地方性法规制定程序,1、提出法规草案 2、审议法规草案 3、通过法规 4、公布法规,第五节 规章,规章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职权所制定,发布的针对某一类事项或某一类人的一般性规定,是抽象行政行为的一种。,规章的分类,规章包括部委

13、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 在我国规章发挥着主要作用:一是规章将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具体化,以更好地贯彻法律、法规;二是规章作为法律、法规的补充形式,为政府管理行为提供相应依据,使行政行为做到规范化,法制化。,规章的制定主体,(一)中央层面,规章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二)从地方层面,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三)各部委的下属机构和省级人民政府部门以县、市人民政府没有规章制定权。,部委规章的权限,(一)执行法规和行政法规的事项 法律、法规是规范宏观、原则问题,部委规章对一些具体性的,专业性的问题作出规定,包括实施细则,

14、实施办法等适用于全国,是条的管理规范。 (二)执行国务院的决定或命令的事项,地方人民政府制定规章的权限,(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二)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第二讲 行 政 执 法,第一节 行政执法概述,狭义的行政执法,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将普遍适就适用的法律规范作用于具体对象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广义的行政执法,主要指行政主体,为执行法律规范而作出的一切外部行政行为,既包括具体的行政行为,也包括抽象行政行为。,准确理解行政执法概念,1、行政执法是执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对社会管理的主要方法和工作任务就是通过行

15、政执法,但行政执法不同于司法部门的执法; 2、行政执法不权有具体行政行为,也包括抽象行政行为; 3、行政机关作为行政执法的法定机关,是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重要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行政执法主体还包括法定授权组织以及行政委托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组织如行政性公司) 。,行 政 执 法 的 特 征,1、主体的行政性 2、对象的社会性 3、性质的职权性 4、效果的法律性,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执法原则是指贯穿于行政执法过程指导行政执法行为的基本准则。分为行政合法原则和行政合法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执法权力的存在和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而不与法律相抵触,其基本要

16、求是: (1)执法权力应当依法取得; (2)严格依法行使执法权力; (3)违法的行政执法行为无效。,行政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行使自由裁量权要客观,适度和符合常理。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必要补充,其使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不能与合法性相对立。,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符合行政目的。 (2)正当考虑,一是不能考虑法律要求以外的因素,二是忽视了法律要求考虑的因素。 (3)合乎常理,一是非“情理”,二是行政行为应当公平、适当 。,行政合理性原则存在的问题,一是法律规定的自由裁量幅度过大; 二是法律规定没有具体处罚幅度限制; 三是个别法律只有“处罚”但未规定给予何种类型处罚,第二节 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主体,是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行政管理,并以自己的名义承担法律后果的机关和组织。,行政执法主体成立的条件,(1)必须依法成立; (2)必须有明确的职权范围; (3)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以自己名义承法律后果,这是由行政执法主体的独立性所决定的。,行政执法主体的类型,按职权分: 1、法定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