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池注水五技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00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池注水五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鱼池注水五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池注水五技巧(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池注水是调节鱼池水质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措施。为达到鱼池理想环境条件效果,在注水过程中须掌握以下技巧:一、酌情注水注水要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养殖普通鱼类,每隔 7 天左右向池塘注水 1 次。如天气酷热、温度高、水质过肥,或阴雨、闷热天气,注水的间隔时间应适当缩短。二、清晨注水注水最好选择在清晨进行,因为夜间池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水体中各类生物的呼吸还须耗氧,到清晨 35 时会降到最低值。所以,选择清晨注入新水,增氧效果最明显。白天一般不宜注水,因为白天池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水中溶氧充足,此时注水不但不能增氧,反而会使水中溶氧逸出。三、污染、溶氧充足

2、,且温差不宜过大。一般鱼苗池温差不应超过 2,鱼种池温差不应超过 5。抽取水源上层水。一般将抽水管插入水面下 30 厘米左右,这样的浅层水有机质含量低、溶氧含量高、水温与池水温度相近,注入池塘后更有利于鱼的生长发育。排出池塘底层部分原池水,然后注入新水。并且进水口用密眼网过滤,严防野杂鱼、敌害生物进入鱼池。样可促使上层水搅动,起到增氧的作用。最忌让水流从高处落下,以防池底沉积物、腐殖质泛起污染水质。四、适量注水注水量过少达不到注水的目的,注水量过多易使水中浮游生物密度降低,从而影响鱼类摄食与生长。一般每次注水深以 2030 厘米为宜。当池中发生缺氧,或池水恶化时应放出 1/21/3 的原池水,再加注新水。五、补肥培水池塘注水后,往往水质肥度减弱,水体颜色变淡。所以,应及时适当补施化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以 30 厘米左右为宜,确保鱼类在丰富的饵料生物和良好的水质环境中健康快速生长。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