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词性》苏教版 -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79980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2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词性》苏教版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七年级下《词性》苏教版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七年级下《词性》苏教版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七年级下《词性》苏教版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七年级下《词性》苏教版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词性》苏教版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词性》苏教版 -ppt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 性,语法知识讲座(一),实词分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 数词、量词、代词。,一、名词意义及词例: 1、表示人或者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 表示人或具体事物:学生 河流 水果 衣服 表示抽象事物:教育 交通 事物 战争 和平 语法 科学 民主 道德 表示时间:昨天 晚上 黎明 秋天 将来 刚才 表示处所:郊区 附近 到处 左近 表示方位:东 西 南 北 中 里 外 上 下 前头 后头 东面 西方 上边 下边 以前,语法特点:,1、不能用肯定和否定的方式提问,一般不用副词修饰。如:不能说“狗不狗”“很工人”。 2、一般名词能用数量词修饰,能和介词结合。如:“五斤米”,“在学校

2、”。 3、除 “人、家、天”等少量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表示“每”的意思外,一般不能重叠。如:人人。 4、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面加“们”表示多数。如:“同学们”“同志们”。,5、 名词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名词也可以做谓语。 例如:妹妹是钟山县人。(定语) 今天星期日。(谓语) 昨天晴天。(谓语) 他肺炎。(谓语) (只有少数表示日期、节日、气象、疾病等的句子里,不用判断词“是”,名词直接做谓语。) 6、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可以做状语,也可以做主语.定语。 例如:他们下午开会 (状语) 前面、后面都种满了花(主语) 西边的墙修好了 (定语),二 、动词意义及词例 : A.表示动作、行为。 例

3、如:走 打 说 作 保护 分析 赞成 旅行 B.表示存现、发展变化。 例如:有 存在 出现 消失 灭亡 增加 缩小 扩大 下降 发展 C.表示心理活动。 例如:爱 恨 想 忘记 觉得 感到 希望 羡慕 憧憬 回忆 情愿 D.表示使令,简称使令动词。 例如:使 叫 让 请 派 要求 命令 禁止 推选 委托 任命 允许,E.表示可能、意愿,简称能愿动词。 例如:能 能够 应该 可以 必须 得 (dei) 要 会 愿意 肯 敢 F.表示趋向,简称趋向动词。 例如:来 去 回 上 下 出 进 起 上来 下去 回来 出去 进来 起来 开来 G.表示行动始终。 例如:开始 进行 停止 继续 H.表示判断,

4、简称判断词。只有一个“是”。,练习:把下列常用动词分别填入下表。 朗读 扩大 喜欢 能够 应该 进去 调查 担心 希望 出现 发生 反对 愿意 起来 回去 保卫 消逝 认识,语法特点:,1、动词一般能带宾语。少数动词不能带宾语。 例 如: 旅行 休息 起程 诞生 颤抖 2、动词经常做谓语。也能做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例如:他爱学习。(宾语) 游泳的人回来了。(定语) 我们赶走了贫困。(谓语) 3、能用肯定、否定重叠的方式提问。 如:“来不来”。,4、动词一般都能带时态助词“着”“了”“过”表示时态。如“来了”。 5、大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如:“谈谈”“讨论讨论”。

5、6、判断动词“是”主要用途是表示对事物有所判定。如:我是学生。牛是反刍动物。 7、“是”有时单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语气,有强调的作用。性质接近于助词,不能算句子成分。 例如:这个办法是好,可是我不会。 我是明白了! 这孩子是聪明。,三.形容词意义及词例: A.表示事物的形状、颜色。 例如:高 大 粗 细 圆 长 弯曲 宽广 鲜红 雪白 狭窄 笔直 B.表示事物的性质。 例如:好 坏 优秀 恶劣 诚实 虚伪 狡猾 美丽 高尚 伟大 朴素 C.表示事物的状态。 例如:迅速 敏捷 匆忙 平静 悠闲 混乱 愉快 轻松 痛苦 疲倦 急噪,练习:把下列常用形容词分别填入下表。 长 短 优秀 迅

6、速 愉快 伟大 高尚 慌张 粗 细 干净 漂亮 急躁 高大 缓慢,语法特点:,1、一般能用肯定、否定的方式提问。多数能用程度副词修饰。如 :“好不好”,“非常生动”。 2、一部分可以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很”“相当”的意思。 如:“大大方方”“干干净净”。 3、在句中,常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伟大的祖国走向未来。(作定语) 你快走!(作状语) 老师讲得很清楚。(作补语),四.数词 数词的分类:基数词和序数词。 (1)基数词:表数目的多少,可分为系数(一、二、三) 和位数(十、百)。基数可以组成倍数、分数、概数(几、许多、三十上下)。 (2)序数词:表序数。 如:第一、初五、老大。

7、 (3)要求使用汉字的情况: 中国干支纪念和夏历月日。示例:丙寅年十月十五日 腊月二十三 正月初五 八月十五中秋节,五.量词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分类 : 物量词 A 个体量词:只 个 件 间 所 座 B 集合量词:对 双 群 伙 帮 副 批 C 不定量词:点 些 D 度量衡量词:寸 亩 斗 克 立方米 人次,E 借用量词: 杯 盘 碗 桶 瓶 身 手 笔 刀 口 屋子 堆 封 卷 捧 张 担 铲 动量词 A 表示动作行为的量: 次 趟 回 遍 下 阵 番 遭 顿,: 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量词。 一( )拖拉机 一( )设备 一( )戏 一( )货 一( )井 一( )泉水 一(

8、 )急流 一( )鸟 一( )斜月 一( )明月 一( )新月 一( )残月 一( )头发 一( )山楂 一( )甘蔗 一( )舞蹈 一( )春水 一( )药 一( )清水 一( )机枪 一( )店,台,批,出,批,口,湍,股,只,弯,串,抹,轮,江,根,钩,爿,个,泓,绺,片,架,语法特点:,1、单音节量词一般都可以重叠,表示“每一”或“多”的意思。 如:“条条大路通北京”“歌声阵阵”。 2、物量词常在名词前作定语,动词后作宾语;动量词常在动词后作补语。 如:三位同学考试得了满分。(作定语) (参考书很好,)我也买了两本。(作宾语) 他把单词写了五遍。(作补语),六.代词 A 人称代词 :代

9、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 你 您 他 她 它 我们 你们 您们 他们 她们 它们 咱们 自己 别人 人家 大家 B 疑问代词: 用来提出问题 谁 什么 哪(问人或事物) 哪儿 那里 (问处所) 几 多 (问数量) 多 多么 (问程度)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 什么 怎样 什么样 (问方式行动),C 指示代词 :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 那 (指人或事物) 这儿 这里 那儿 那里 (指处所) 这会儿 那 会 儿 (指时间) 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么 那样 那么样 (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 这些 那些 这么些 那么些 (指数量) 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 某 另 别(确有所

10、指,未说明哪一个),虚词分类: 副词、介词、连词、 助词、叹词、拟声词。,一、副词意义及词例: 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肯定否定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 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

11、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语法特点:,只能和动词、形容词组合,不能和名词组合。 一部分副词有关联作用。如:就、才、也等。 副词在句中,能做状语或补语。如:“他又来了”“天冷得很”,介词 用在词或短语前头,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的词 。 表示时间、方向、处所:从、自、 自从、于、至、往、当、当着、朝向、趁、由、随、随着、沿、沿着、顺、顺着。 表示方式、方法、手段:按、按照、照、依、依照、本着、经、经过、据、根据、通过、以、将

12、、把、被、凭、鉴于。 表示原因、目的:因、因为、由于、为、为了、为着、给。,表示对象、范围、关联: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把、将、被、连、任凭、至于、顺 表示比较:比、和、跟、与、同 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开、除去,语法特点:,不能单独使用。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和表示趋向的动词“来”“上”“下”等。 介词不能成为谓语中心。如:他在教室。“在”是动词。他在教室学习。“在”是介词。,用法: 必须保持介词短语的完整性。除了“被”、“给”有时可以不带介词宾语之外,其他介词都必须同名词等构成介词短语,才能用在句子里。 下面是错误的用例:

13、 这个狼孩是四年前布隆迪的一些村民发现的。发现时,他全身赤裸,身体大部分长着毛,四肢爬行、跳跃。(“四肢爬行”不合汉语语法,因为除表时间、地点的名词以外,具体名词一般是不做状语的,“四肢”前缺少介词“用”。,例2:据对冬小麦主要产区六十个气象台站的统计资料,有四十一个台站出现了五十年代有记录以来同期的最高或次高气温记录。(“据”一直管到“统计资料”,“对”没着落,应删掉。如保留“对”,就应当改为“据对六十个气象台站进行统计的资料”,让“对”同“台站”组成介宾短语。) 介词同宾语必须能互相配合,不能产生搭配不当的问题。 事情发生后,党支部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教育。 有的国家用雷达改为射电望远镜

14、观测太阳射电。,介词必须在上下文中起积极作用,如果起消极作用或可有可无,就应该删去。 例1:他紧紧抓住所能利用的一切时间,继续进行关于多级火箭的研究。 例2: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出身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例3:他们试制了十九个心脏瓣,从而填补了我国在生物替换领域里的空白。,(4) “在”主要用来表示时间、处所、方位、范围、条件、状况等。“在”经常同方位名词配合组成“在上”“在下”“在中”的短语。 A“在上”表示方位时,要注意避免歧义,如“在飞机上写字”“他在水中做实验”等。 “在上” 的误用 例1:灵渠的开凿,在统一南岭和开发南岭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例2:我国国内卫星

15、通讯网的建立,在四化建设上有重要的作用。 (“在”均应改为“对”,并删去“上”),B“在中”主要也是用来表示处所、方位。 例1: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例2: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战士们正在奋勇杀敌。 C“在下”的用法更复杂,用得也最为混乱。 “在情况(条件)下”中的情况条件等名词不能随便省去。 在我军的被迫反击下,敌人仓皇逃走。 在相同的视角下,卫星拍摄一张照片所覆盖的地面面积,是航空摄影的几千倍。 (的“下”前应加上“的情况”,应改做“在视角相同的情况(条件)”下。,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介词。 1、价值来源于劳动。 2、人们对于春之来临,往往是从自然界的变化中得知的。 3、为了发展商品经济,十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