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苏州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15.9) -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07989 上传时间:2017-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苏州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15.9) -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苏州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15.9) -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苏州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15.9) -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苏州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15.9) -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苏州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15.9) -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苏州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15.9)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苏州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15.9) -(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苏州市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测试试卷八 上 历 史 第 一 单 元 侵 略 与 反 抗姓名: 班级: 成绩: 2015.09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此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外国毒品走私的运动。这一雕塑应该建在A.厦门 B.虎门 C.澳门 D.江门2.初二(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林则徐生平史迹

2、 英国军队侵华暴行 割让香港岛示意图。根据这些历史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关于A.第二次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 D.甲午战争3.马克思(1818-1883)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总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 ”这里所述“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指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4.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与右侧漫画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5.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

3、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 ”“大变局”是指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6. 雨果说:“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 ”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7.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 1874 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4、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D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8.根据 1858 年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 60 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迫割让给A.俄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29.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 ”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10.“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 ”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第一功臣”的依据是A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B虎门战役,壮烈牺牲C查毁鸦

5、片,虎门销烟 D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11.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曾对将士说:“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这一不畏牺牲的誓言最终践行于A.鸦片战争 B.百团大战 C.黄海大战 D.解放战争12.下图为张自强同学在学习马关条约的影响时所做的课堂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充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帝国主义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B.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

6、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3.“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据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 ”材料中的“条约”是指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4.以下是八年级同学就近代史上的某次战争展开的讨论,你知道他们在说哪一次战争吗?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5.在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A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16.下列情况不

7、可能出现在 1905 年的是A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C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17. 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3 A B C D 18.自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9.“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下列内

8、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0.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邓世昌为国捐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A B C D二、判断题 (每题 1 分,正确的写 A,错误的写 B,共 6 分)题号 21 22 23 24 25 26答案2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22.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随即完全解体。

9、23.晚清一代名将,他以身殉国后,光绪帝为他写下了“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此人是左宗棠。24.19 世 纪 80 年 代 , 中 国 收 回 伊 犁 , 但 俄 国 割 占 了 中 国 西 部 的 一 块 领 土 , 并 索 取 大 量 赔 款 。25.为加强西北边疆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 年清政府设新疆行省。26.慈禧太后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在签订了马关条约后说的。三、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6 分)271839 年,_(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历史上称这一禁烟事件为_。28.1875 年,清政府任命 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在黄海海战中, 等二

10、百余将士与日本舰队英勇作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29.中国近代史上爆发了两次农民运动,一是 1851 年爆发的 运动;二是 1898 年爆发的 运动。四、材料与问答 (共 18 分) 30.归纳整理,回答问题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4破坏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仓皇逃离北京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1)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只填序号。(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最终与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

11、什么? (3)从这部屈辱的历史中,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以史为鉴,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31.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跳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

12、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以上材料摘自历史 (北师大版 八年级 上册)请问答:(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3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 武夷岩荼出口海外,最方便的路线是沿崇阳溪、建溪入闽江,直下福州港。按照清

13、江苏巡抚梁章钜的说法:“该夷所必需者,中国之茶叶,而崇安所产,尤该夷所醉心,既得福州,则可以渐迭崇安。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一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三中两条约内容在哪些方面具有相同之处?(2)清江苏巡抚梁章钜说,中国最初只同意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四个通商口岸,但是英国人坚持要列入福州,遂成五口通商。材料二中,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力争福州开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的内容有何不同之处?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怎样

14、的5改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 BCBAA DDAAD11-20 CCCDB DDAAC二、判断题题21-26 ABBAAB三、填空题27. 道光 虎门销烟28.林则徐 邓世昌29.太平天国 义和团四、材料题30.(1):(2)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腐朽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不受他国侵略。31.(1)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2)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 32.(1) 相同:割地、赔款、通商。(2) 便于茶叶(武夷岩茶)出口海外(掠夺茶叶)(3) 不同:增加开设工厂。改变: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写到资本输出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