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运输成本管理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79420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7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运输成本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管理学]运输成本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管理学]运输成本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管理学]运输成本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管理学]运输成本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运输成本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运输成本管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输成本管理,第一节 运输成本的概念 一、运输成本的概念 运输成本就是运输企业完成客货位移而消耗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总和,其货币表现就是各种费用的支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运输成本 ),1.会计成本 为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财务支出。 2.机会成本 定义:把某种资源投入某一定特定用途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也就是被错过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当运输公司用一辆卡车去运输5t棉花赚取200元时,公司不可能同时用它去运输10t矿砂赚400元,后者就是被前者错过的服务的机会成本。,3.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在一定的生产规模内不随所提供的运输服务的数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运输变动成本是

2、随着运输服务的数量变动而引起变动的成本。 运输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运输企业的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要远远高于变动成本所占的比重。 运输基础设施的折旧费、运输设备和工具的折旧费、运输企业的管理费、保险费、借贷资本利息 燃料、物料、动力等费用的支出,直接生产工人的工资,二、运输成本的特点,运输业是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因而运输成本与生产物质产品的工农业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没有原材料消耗成本,只消耗相当于原材料那部分流动资本的燃料、能源和动力等。 运输业资本密集,固定成本巨大 成本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车、船或飞机运行距离的长短,即取决于运输工具的消耗(包

3、括运输工具的磨损和燃料、物料的消耗),而不只取决于完成的运量和周转量的多少。,三、影响运输成本的基本因素,规模 在运输过程中,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有个“规模经济”的问题,即适度的规模可以使运输成本达到最低。 运距 在经济合理的运距范围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平均吨公里、人公里的运输成本则随距离的延长而减远递减。即使在同一运输方式内部,由于运输设备的大小和性能不同,它们也有自己经济合理的运距范围,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延长运距可降低成本,但超过合理的运距范围,延长运距要增大成本。 装载率 装载率也称装载系数,即实际装载吨与定额装载吨、实际载客量与定额载客量的比例。在一般的情况下,在额定的装载量范围内随着装载

4、量的增加,单位运输成本会下降。,四、运输成本的构成 固定运输设施成本、移动设备拥有成本和运营成本 1.固定运输设施成本 固定设施对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 铁路运输需要轨道、车站和编组场,汽车需要公路和停车场地,航空离不开机场和空中指挥系统,船舶要在港口停泊和装卸,管道则本身就是固定设施 有些固定运输设施(如管道)的所有者本身就提供相应的运输服务,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固定运输设施的所有者与相应运输服务的提供者是分离的。,固定运输设施的投资被认为是一种沉没成本(sunk cost) 固定设施的养护、维修及使用费用比较少 其中有些费用与使用这些固定设施提供的运输量关系不大,属于固定成本,另外一

5、些则可能与运输量的多少有密切联系,因此被认为属于变动成本。 所以具体包括: 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 在寿命期间所需要的养护和维修成本; 其他相关成本。,2.移动设备拥有成本: 管道是惟一仅使用固定设施的运输方式,其他各种运输方式都同时包括固定设施和移动设备。 可移动的载运工具包括铁路机车车辆、各类卡车、公共汽车、小汽车、各类客货船舶和飞机。 各种载运工具都有自己的市场价格,其中既有新车、新船、新飞机的市场价,也存在很多载运工具的二手货市场,以方便人们转让这些还有使用价值的载运工具。 具体内容: 运输工具的折旧转移成本:运输工具的价值在使用期内以运输工具折旧形式表现和逐步转化的成本。,运输工具

6、的使用寿命与运输成本的关系 有些运输工具的使用寿命是以年限计算的情况下,运输工具的折旧转移成本似乎与其使用中所提供的运输量没有直接关系,是每年或每月固定的成本。 有些运输工具的使用寿命是以行驶里程计算的运输工具的折旧转移成本就与其使用中提供的运输量直接有关,属于变动成本。,3.运营成本: 直接运营成本: 直接与运输量相关的变动成本,包括直接运营人员的工资和运输工具消耗的燃料。 运输工作量越大,直接运营成本数量也会越大。 间接运营成本: 包括运输企业配备若干辅助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所需要的工作开支。 间接运营成本的一部分与是与运输量有关的变动成本,其他部分与运输量变动关系不大。,从支付形态上

7、来看由以下部分构成 直接工资:这是指支付给营运车辆司机和助手的工资。包括司机和助手随车参加本人所驾车辆保养和修理作业期间的工资、工资性津贴、生产性奖金,以及按营运车辆司机和助手工资总额14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直接材料 燃料:指营运车辆运行过程所耗用的各种燃料,如营运过程耗用的汽油、柴油等燃料 轮胎:指营运车辆所耗用的外胎、内胎、垫带、轮胎翻新费和零星修补费用等。,其他直接费用:保养修理费、折旧费 、养路费 、其他费用 营运间接费用:这是指车队、车站、车场等基层营运单位为组织与管理营运过程所发生的,应由各成本对象负担的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第二节 运输成本的核算 一、运输成本的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

8、单位 计算对象:可以以不同类型、不同吨位的运输工具,还可以以不同用途的运输工具为计算对象。 计算单位:吨公里、千吨公里、千标准箱公里(运输量与运输距离的复合指标 ) 计算期:月、季、年等,二、运输成本的计算内容 工资及职工福利费:根据工资费分配表和职工福利费计算表中分配给各分类成本的金额计入运输成本。 对于固有车船等的司机和随行人员的工资和津贴直接计入各成本对象,对于没有固定车辆的后备司机的工资及津贴,应按营运车吨位或营运车日分配计入有关车辆的分类运输成本 每营运车吨日工资分配额(元/车吨日)=应分配的司机工资总额/总营运车吨日 某车型应分摊的司机工资额=该车型实际总营运车吨日*每营运车吨日工

9、资分配额。 燃料:根据车辆行车路单领油记录统计当月实耗量,轮胎:营运车辆领用的内胎、垫胎以及轮胎零星修补费用和轮胎翻新费用,按实际领用数和发生数,计入各分类运输成本,一次领用较多轮胎时,需要将领用的轮胎成本分摊到各月的运输成本 如按每胎公里摊销,则摊销率为 修理费:营运车辆因维护和修理而领用的各种材料、配件费直接计入各分类成本的修理费项目,预提的车辆大修理费用,要根据“预提大修理费用计算表”计入本项目,运输工具折旧:将各月应承担的折旧费计入到运输成本中。 某运输工具的月折旧额(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该运输工具预计使用年限*12) 或月折旧率(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该运输工具预

10、计里程 月折旧额该月行车里程数*月折旧率 车辆保险费:按实际支付的投保费用和投保期,按月分计算对象分摊计入各成本项目里。,事故费:在发生事故时所有的损失和支付的赔偿在扣除向保险公司收回的赔偿收入以及事故对方或过失人的赔偿金额后,计入有关分类成本的本项目里。 养路费及运输管理费:按运输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交纳的企业,应按不同运输工具分别计算应交纳的养路费和运输管理费,计入各分类成本;按吨位于月初或季初预先交纳养路费或运输管理费的企业,应根据实际交纳数分摊计入各分类运输成本的项目中。 税金:按规定交纳的车船使用税 其他费用: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的运输工具营运费用,营运间接费用:企业营运过程中发生的不能直

11、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各种间接费用,主要指运输公司或公司以下的基层分公司、车队、车场、车站等的营运管理费用。要将这些费用通过编制“营运间接费用分配表”进行分配计入各运输工具的成本项目(以汽车运输为例) 营运间接费用的分配: 营运间接费用一般按照各成本对象的直接营运费用的标准来进行分配。,例:某车型应分摊的车队管理费(车队管理费用/该车队各车型营运车的直接费用总额)*当月该车型营运车直接费用额,企业运输成本的计算 总成本的计算:将以上各运输成本内容的成本相加 总成本=直接费用+营运间接费用 单位成本该成本计算对象当月运输成本总额/该成本计算对象的当月运输周转量,例 运输成本计算 核算资料: 某海运

12、公司本期发生的船舶类型费用总额为5 050 000元,其中货船费用3 050 000元,油船费用为2 000 000元。营运间接费用共计 2 626 000元: 本期营运间接费用全部由运输费用负担;货船货运周转量为545 412千吨公里;油船货运周转量584 615千吨公里。 要求编制“运输分类成本计算表”,核算过程: 1.将营运间接费用按规定由各种业务成本负担 本期营运间接费用共计2 626 000元,全部由运输业务承担,所以直接将其在不同运输种类间分配 营运间接费用分配率2 626 000/5 050 000=0.52 货船货运应分摊营运间接费用3 050 000*0.52 1 586 0

13、00 油船货运应分摊营运间接费用2 000 000*0.52 1 040 000,2.编制“运输分类成本计算表”,练习 某远洋运输公司,其甲货船第5次航行于国外某航线,自6月开始至7月20日结束。甲船于6月末为未完航次,当时在“航次成本计算单”上所列费用如表1所示,甲船第6次航行尚未结束,计未完成航次成本1 152 000元,由于该航次尚未结束,不分配营运间接费用。 甲船7月份航次结束,当月甲船5航次的运行费用以及7月份船舶固定费用、集装箱固定费用、营运间接费用如表2所示:,该公司集装箱固定费用按照重箱标准天3100箱天计算分配由甲船第5次航行和第6次航行负担(其中,第五次航行使用集装箱200

14、0箱天,第六次航行使用集装箱1100箱天),表一,表二,核算过程 甲船7月份船舶固定费用为682 000元,按航次营运天数分配由该月第5航次和第6航次负担(第5航次已完成,第6航次为未完成航次) 甲船7月份每天船舶固定费用682 000/31 22 000 甲船第6航次负担的固定费用22 000*11 242 000元 每箱固定集装箱固定费用372 000/3100=120 甲船第5航次7月份使用集装箱应负担费用120*2000240 000元 甲船第6航次7月份使用集装箱应负担费用120*1100132 000元,7月份营运间接费用分配率1 000 000/10 000 000=10% 甲船

15、第5航次应分配营运间接费用3 420 000*10 342 000 甲船第5航次总成本3 420 000+342 0003 762 000 设甲船第5航次完成运输周转量313500千吨公里, 单位运输成本3 762 000/313 500=12元/千吨公里,第5航次已完成航次成本表,30,原则:成本最低,但不影响可靠性、安全性、快捷性 成本组成:人工费、燃油费、运输杂费、运输保险费、外包运输费等 影响因素:运输量、运输工具、运输里程、装卸技术改进程度、运输费率等,第三节 运输成本控制的方法,1.减少运输环节,节约成本 减少中间环节,二次运输,消除相向运输、迂回运输,减少里程,节约运费; 特定制

16、造企业,销售物流的合理化; 制造企业,缩短及简化分销渠道,2.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工具 运输工具的经济性与迅速性、安全性、便利性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根据货物的特点及对物流实效的要求,综合评估运输工具,合理选择; 保证物流实效,不损失情况下,尽可能低廉; 运输方式的选择,不因要考虑成本,还涉及客户服务要求、货物种类以及与库存成本之间的关系。,3. 合理选择运输组织模式 自营与外包,4.通过合理装载,降低运输成本 拼装整车运输 轻重配载 解体运输 多样堆码,5. 利用现代技术降低运输成本 托盘化运输 集装箱化运输 特殊运输工具和运输技术,6.线形/非线形计划、整数计划、图论等相干知识,通过树立数学模型并应用先进软件进行求解模仿,制定最优运输计划,实现运输优化 7. 做好自有运输工具的维修、保管和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