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地质剖面及其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79368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测地质剖面及其成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实测地质剖面及其成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实测地质剖面及其成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实测地质剖面及其成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实测地质剖面及其成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测地质剖面及其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测地质剖面及其成(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剖面的实测与成图方法,河南理工大学资环学院水文系,一、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与要求 二、实测地层剖面的选线原则 三、实测地质剖面的一般程序和工作方法 四、数据整理与剖面图的制图 五、实测地层柱状图的制作,1、实测地质剖面: 实测地质剖面就是沿选定的野外地质观察路线逐尺测量、观察并真实客观地描述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最后将结果通过过剖面图的方式绘制、体现出来的过程。,一、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与要求,2、实测地质剖面的目的与要求,目的:了解地层序列(岩性、化石、时代、环境),并确定填图单位。 要求:查明以下信息 1)岩性 2)层和组的划分,地层厚度 3)接触关系 4)地层的时代 5)形成环境,1)剖面方

2、向尽量垂直走向(60-90度); 2)地层出露齐全,具有代表性; 可以选择多段剖面,每个时代至少有1个剖面; 3)构造简单,尽量绕过褶皱,断层发育的地段,因为他们往往造成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4)露头良好,连续,接触关系清楚; 5)尽可能地化石丰富; 6)剖面线尽量少拐弯,否则增大测量的累积误差; 7)剖面通视,穿越条件好。,二、实测地质剖面的选线原则,三、实测地质剖面的一般程序和工作方法,(一)一般准备工作,1)了解剖面基本情况。选定好所测剖面位置后,首先进行详细踏勘,了解岩层的分层厚度,岩性组合规律,所产化石,地层接触关系,标志层等。 2)做好剖面测制计划。根据详细踏勘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包括

3、比例尺,测制方法、施测顺序、组织分工及工作进程计划等。 3)安排好人员分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般57人为宜,具体分工和主要任务如表1所示。,表1 实测地质剖面人员分工简表,4) 准备好测制剖面用的工具、材料。为了保证实测地质剖面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剖面测制过程中所需的有关资料、工具、材料,按人员分工分别准备和携带,以便到野外就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各组一般应配备地形图1幅,地质罗盘2个,地质锤2把,测绳(皮尺)1条,钢卷尺1个,记录本23本,三角板1付,半圆仪1个,图板或讲义夹1个,绘图纸(方格纸)35张,实测剖面记录表510张,铅笔3支,胶布1卷,标本签1本。,(二)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和内容

4、,导线法:系指按既定剖面的方向,随着地形起伏连续实测,在平面上表现为一条反复转折的导线。,优点:可以适应多种变化的情况,野外测制方法简单易行速度快。 缺点:当剖面为非直线时作图麻烦,精度较其它方法稍差。,1、导线布设原则, 所有导线应尽可能沿同一方向,并垂直主要地层走向或主要构造线方向。尽量减少导线转折,且导线总体方向要保持与主要地层(或主要构造)走向垂直。, 每条导线的端点(导线点)应布置在地形起伏变化处,同一导线之内的地形坡度要基本稳定。注意:导线点不一定是地层的分界点,为了统计和作图的方便,在有条件统一时,应尽量取得一致。, 对重要地质现象不清楚地段,可沿地层某一界面走向平移导线后测制,

5、平移距离控制在2030m以内。导线平移时,一定要注意延地层某界面走向平移。,2、测制方法,1)用罗盘测量每条导线的方位与地形坡度角; 2)用皮尺或测绳丈量所在坡面斜距; 3)按照选定的剖面位置,首先将剖面起点标定在地形图上,然后确定剖面方向; 4)从导线起点(0 )开始,分导线进行逐段测量,依次以 “01”、“12”等记号方式,连续编记导线号; 5)由身高基本相同的两人执持测绳,并相互校正、确定导线方位与坡角; 6)组内人员按照分工各执其事,从导线起点开始工作,直至整个剖面测量完成为止。 7)导线施测过程中,要做好地质记录、填制好记录表格,绘制好地质剖面草图与信手剖面图。,0,1,2,3,4,

6、1.导线号: 以剖面起点为0,第一导线终点为1,表内记为01;第二导线为12,依此类推。,导线长(L): 每一导线的长度,导线方位: 指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前后测手平均。,坡角: 各测段首尾之间地面的坡角,以导线前进方向为准,仰角为正,俯角为负。前后测手平均.,分层号: 从剖面起点开始按划分的地层单位顺次编号,如第1层用代号表示,依此类推。,分层斜距: 分层在导线上的长度。在同一导线上各分层斜距之和等于该导线的总长度。,岩层产状: 倾向和倾角,测量产状的位置(如”2m”)记录在倾向数字的右上角。,3、剖面测制内容与记录格式,导线上应完成的测制内容由”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统一反映出来,基本测量记

7、录内容包括: 1)导线号:以剖面起点为0,第一测绳终点为1,导线号记录为“01”;第二测绳起点1至第二测绳终点2,导线号记录为“12”;其余类推。 2)导线方位角:导线前进方向的方位角。由前、后测手对测、互校。 3)导线斜距:导线起、终点间沿地表的长度,一般采用以“米(m)”作为计量单位。 4)分层斜距:指同一导线内不同岩性的分界点在导线上的距离。同一条导线上各分层斜距之和,等于该导线的导线斜距。,5)坡度角:导线经过地段的地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称该地段的坡度角。它以导线的前进方向为准,仰角为正,俯角为负。 6)地层产状位置斜距(包括断层):地层产状测量点据该导线起点处的地表长度。 7)分层

8、号。从剖面起点开始,对实测各岩层的分层由1开始顺序编号。注意:如果某一分层在前一条导线中已经测过一部分并编了分层号,第二条导线中续测部分不再另编新号。 8) 对“实测地层剖面记录表”中所列的 1、2、3、5、8、9、10、12、13、15、16、17、18、19诸项的填写,必须在测量过程中逐项填入表内,不得有误或任意涂改。表中其他内容通过计算、换算获得。,实测及记录总结,剖面代号: A - A 剖面名称: XXXXXXXXX实测地质剖面 导线号:第一导线为0-1;第二导线为1-2,依此类推。 导线长(L):每一导线的长度。 导线方位(B):指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前后测手平均。 坡角():仰角为

9、正,俯角为负,前后测手平均。,分层号:如第1层用代号表示,依此类推。 分层斜距(L):分层在导线上的长度。 岩层产状:产状及位置(如“2m” ,记录在产状附近)。 标本和样品的编号和位置:标本B001;照片D001。 岩性描述:简明,如灰色薄层状灰岩(由分层员报读)。,20,32,B001,9)地质记录。除了填写“实测地层剖面记录表”外,还应将剖面观察内容,按导线距和分层号在野外记录本上进行详细记录。此外,在现场要绘出剖面草图和信手剖面图。应按实地地形的起伏勾绘剖面草图上的地形线,并在其上方标绘出重要地物的位置,如道路、河谷、山梁、陡坎、独立的树木、房屋等的位置。以便室内做实测剖面图时参考。,

10、坡度明显变化处 尽可能在分层界线处,换导线的原则,特别注意,野外剖面实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及样品的处理,包括:对各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剖面地质资料的进一步整理、研究;绘制实测剖面图,划分地层单位及填图单位。 1)实测剖面各项数据的换算 平距()计算。包括导线平距、分层位置平距、岩层产状测量位置平距和采样位置平距等)计算: .cos (斜距,坡角,下同) 导线高差()及累计高差的计算: .sin; 累计高差是将各导线高差逐一累计相加而得。,四、数据整理与剖面图的制图,换算导线方位与岩层走向之夹角(): 导线方位角岩层走向方位角 岩层真厚度(h)计算:计算法采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h

11、(地层真厚度)L(sincossincossin) 式中: L导线斜距;地层真倾角;导线方向上地面坡度角;导线与岩层走向夹角。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反之用 。,实测地层剖面数据计算完后,再进入剖面图的绘制过程。,室内完成剖面记录计算表,导线方向与岩层倾向夹角:=A(倾向)-B(导线方位) 厚度:指每一分层“在各导线上”的厚度,计算公式见野簿后 分层厚度:某层的总厚度(有的跨多条导线) 组(段)厚度:组中所有分层厚度之和。 累计厚度:用于统计工作量及确定地层柱状图比例尺。 剖面总方向(C)与分导线方位(B)夹角:=B C 导线斜平距:各导线长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公式,参数数据总结,

12、分层斜平距:分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公式 视平距:导线斜平距垂直投影到总导线方向上的长度, 公式 分层视平距:分层斜平距垂直投影到剖面总方向上的长度, 公式 视坡角:按记录表说明,查野簿后面数据表 高差:该高差为视高差,是在总导线上看到的高差,公式 累计高差:各分层视高差之和 剖面总方向与倾向夹角=A(倾向)-C(剖面总方向) 视倾角:总剖面方向切面上的地层倾角,野簿后面查表, 公式,地层剖面图制作的流程,导线平面图,线路地质平面图,地层剖面图,导线平面图,导线平面图,涉及到的主要参数: 斜平距, 地层走向,在导线平面图的基础上添加其他要素: 导线号,地质点(直径2mm,导线上方),组的界

13、线(长1.5cm, 延伸方向,注意平行不整合的表达方式), 分层界线(长1.0cm,延伸方向),地层产状(5,1mm,导线上方) , 在导线下方: 层号, 组的代号C2b, 地名地物点(高地, 村等),线路地质平面图,No.001,No.002,100,200,300,400,100,200,300,400,海拔(m),海拔(m),地层剖面图,高差,视倾角,总导线方向,100,200,300,400,100,200,300,400,海拔(m),海拔(m),产状不协调,地层剖面图,总导线方向,100,200,300,400,100,200,300,400,海拔(m),海拔(m),产状协调,地层剖

14、面图,总导线方向,100,200,300,400,100,200,300,400,海拔(m),海拔(m),加上:岩性,层号,组名,标本,点号,产状,地层剖面图,分层线: 长1.5cm;分组线2.0cm,预留空间,图名,比例尺,责任表,图例,剖面图,图例中的花纹 (发放图例)要与剖面图的样式一致 长12mm, 宽8mm 整体由碳酸盐岩到碎屑岩, 局部由粗到细或者反过来 排列整齐美观,图 例,责任表(右下角),图件提交,小组互检,导师检查审核,个人自检:仔细检查所有要素是否齐全,上墨提交,五、实测地层柱状图的制作,实测地层柱状图,定义: 由某个地点的实测地层数据整理而成, 反映了某个地点地层在时空

15、的变化.,XXXX地点实测地层柱状图,1: 1000,格式要求:,5030cm方格纸,年代地层: 岩石地层: 群和组 段: (上中下或上下) 地层代号: 建议统一使用”年代+组名” 柱状图: 按规定的花纹充填,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1)层厚有区别, 厚层状3mm,中层状2, 薄层状1mm 2)碎屑粒度有区别, 砾,粗砂, 中砂, 细砂, 粉砂 3)地层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实), 平行不整合(虚), 角度不整合(锯齿状线) 4)省略代号,厚度: 岩性描述及化石: 对岩性, 岩石结构, 化石,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进行描述 注意: 1)层间界线为接触关系线; 遇到不整合,标明构造运动名称, 如 Zl和C1x 为角度不整合,标明”少林运动” 2)文字描述空间不够时, 用处理 责任表: 同实测地层剖面图 先审核再上墨,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