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78382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的起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汉字的起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汉字的起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汉字的起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汉字的起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字的起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的起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林西莉,瑞典人,生于1932。现在是教授、作家和汉学家、摄影家。著有代表作:汉字王国古琴等。1971年起,林西莉在瑞典任汉语教师,1978年后瑞典电视台做有关中国语言的节目。现专心研究中国文化。出版有关中国的著作多部,两次获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在瑞典掀起中国热、古琴热。,令全世界的华人汗颜的书,”,:汉字王国,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和特点,选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讲解,如与人的身体、住房、,器皿、丝和麻、家畜、农具、,车船、道路等有关的字,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把学术

2、性与趣味性熔于一炉。是西方人学习汉语的主要读物。,“令全世界的华人汗颜的书”:汉字王国 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和特点,选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讲解,如与人的身体、住房、器皿、丝和麻、家畜、农具、车船、道路等有关的字,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把学术性与趣味性熔于一炉。是西方人学习汉语的主要读物。,发髻(j ) 主宰(zi ) 辛亥(hi ) 驭手(y ) 拓片( t ) 虔诚( qin) 颧骨(qun)雏形(ch )饥肠辘辘(l) 大腹便便(pin)肚脐(q) 拓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 上面的文字、图案

3、拓下来的纸片。 驭手:驾驭车骑的人。 大腹便便:形容肥胖的样子。 饥肠辘辘 :形容十分饥饿。,本文从汉字王国的 “人与人类”这个章节节选出来的,他围绕着与人相关的字进行溯源和分析,我们可以把这16个字分成几类? 三类:“人”的由来; “人”的合体字; 人体不同部位的字。,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演变示例,甲骨文,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因刻在乌龟甲壳和牛的肩胛骨上,故称“甲骨文”。甲骨文先后出土约14万片,单字总数约4500个,可认者约1700字。甲骨文是现在汉字的“祖先”,距今约3000多年,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即从那时开始。,甲骨文的发现,相传清末,北京城内有一位山东福山人王懿荣因患疟疾延请

4、太医诊治。太医诊脉后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是常用以补肾的药材“龙骨“。王懿荣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一家老中药店达仁堂按方购药。药买回后,王懿荣打开药包一一审视,无意间发现药包中的“龙骨“上刻有一种和篆文相似而又不太能认识的文字。这一发现使他大为惊讶。王懿荣是当时有名的金石学家,对古文字有很深造诣,“龙骨“上的这些奇异文字,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寻根问底,派人到那家中药店将所有带有文字的“龙骨“全数买回,精心研究,初步断定这些“龙骨“上所刻写的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字,它们根本不是什么“龙骨“,而是商代占卜用的兽甲骨。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是在这样偶然的机会中被发现的。,甲骨文展示,金文展示,小篆,秦始皇

5、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其中文字的改革曰“书同文”。统一后的字称为小篆。此种书体,上承东周时秦国器铭与刻石文字,会融各地书风而成,为中国第一次统一之字体。秦代刻石保存小篆书迹稍多,但仍算少,以秦始皇所立诸石最为重要,琅邪台、泰山原石及拓本残存,则最能见其真相。一些刻在秦代度量衡上的文字,则体现出自然朴实的风格。,隶书,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图为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图为汉隶。,楷书,中国东汉(25-22

6、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图为钟繇作品宣示表。,草书和行书,古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图为用章草书写的汉木简。,浙江的“兰亭碑亭”是个有名的地方。当年,王羲之在这里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行书,兰亭集序,汉字的造字法,汉字起源于图画和记号,是中国汉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在中国出土的六千年前的彩陶上,刻画着许多重复出现的图画和简单的符号,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大都认为,那就是中国文字的萌芽,在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人就开始了文字的创造。汉字大约有五千年上下的历史,我们现在看到的甲骨文,已是完全成熟的文字,到现在也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汉字的造字法,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转注 转注就是用同义字辗转相注的方法造字 假借 假借的基本概念:意思是说语言中的某一个词,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仓颉造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