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分级与化疗药物外渗处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077838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炎分级与化疗药物外渗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静脉炎分级与化疗药物外渗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静脉炎分级与化疗药物外渗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静脉炎分级与化疗药物外渗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静脉炎分级与化疗药物外渗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炎分级与化疗药物外渗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炎分级与化疗药物外渗处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脉炎及化疗药物外渗 护理与预防,静 脉 炎,静脉炎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 我国静脉输液用量大,加入静脉输液中的药物为90%(英国是45%,澳大利亚是63%,美国是76%) 据国外资料报告,住院病人接受静脉插管给药者发生输液性血栓性静脉炎者高达25%-43%。,静脉炎定义,由于静脉内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脉内长期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引起的局部静脉化学性反应。 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局部静脉的损伤感染。 药物因素、机械因素、微粒污染及物理因素等均可引起静脉炎。,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导管针的材质、长度及管径 操作技术不当 穿刺部位不当 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 固定方法不

2、当 输液的浓度 患者本身的身体状态 输液速度,药物外渗的常见因素,药物方面:PH值、渗透性、药物本身毒性及型变态反应 护理人员方面:护理技术、用药知识、责任心。 病人方面:血管方面、组织水肿、病人及家属对药物外渗的风险认识不足。,常见外渗药品,20甘露醇、10%氯化钾、10%葡萄糖酸钙、多巴胺、碳酸氢钠、 1-6 二磷酸果糖、-七叶皂甙钠、丙种球蛋白、胺碘酮、尼莫通、氨基酸、脂肪乳及多种化疗药物等,静脉炎的病理生理变化,静脉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 红炎症初期血流速度加快,局部红、热; 炎症中期血流慢或停止,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沉积。 肿炎症中期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渗出多;液体外渗周围组织

3、,无法自行吸收。 痛炎性物质刺激神经末梢。 坏死局部组织缺乏血供,代谢毒物沉积。,静脉炎类型,机械性静脉炎: a.不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 b.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 c.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液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 细菌性静脉炎: 消毒方法不正确、穿刺技术不良、输液套管无菌状态的破坏、导管留置时间过长(通常超过72小时),临床表现,输液引起的静脉炎首先是局部症状表现为局部不适或有轻微疼痛;进而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并出现沿静脉走向条索状红线,按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严重者穿刺处有脓液,伴有畏

4、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静脉炎分级,按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制定的标准,根据患者表现出的最严重的症状进行分级,静脉炎分五级。 0级没有症状 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 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条索状物形成,触摸到条索状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1英寸(2.5cm),有脓液渗出,临床分型,根据静脉炎发生的时间及症状,国内分型: 红肿型:静脉周围有红肿,沿静脉走向发红,触痛明显; 硬结型:沿给药的静脉节段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 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的肿胀,形成淤斑达

5、皮肌层。 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渗漏引起局部反应的药物分类,发疱性: 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等 刺激性: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氮芥、氮烯咪胺、足叶乙甙等 非发疱性: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氨甲喋呤、博莱霉素、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米托蒽醌、门冬酰胺酶等。,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一),合理选择血管 根据药物选择血管:发疱性、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不宜选手足背小血管 长期化疗的病人,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 保护大静脉:常规采血和非化疗药物的注射选用小静脉 最好

6、通过静脉插管化疗,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二),提高专业技术 熟练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 穿刺成功后正确固定针头,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 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min(有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 注入发疱剂前,对使用血管进行正确判断,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三),合理使用药物 正确掌握给药的方法、浓度和输入速度 正确的给药方法:不能用有化疗药液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用药前后可冲管、中间给药;静推时边推药边抽回血,确保药物在血管内 浓度:不宜过高 速度:不宜过快,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四),加强患者配合 化疗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 发疱剂滴注时,减少患者的活动 化疗时如有异常感觉,及时报告护士,1、紧急

7、处理 发现渗出,立即停止点滴,吸出药物 局部使用解毒剂:对抗药物的损伤效应,灭活渗漏药物,加速药物的吸收和排泄。 局封:激素+利多卡因 2、外敷 冷敷:冰袋24h 最长3天 药物湿敷:氢可、 MgSO4 2-4%NaHCO3 中药湿敷:金黄散 六神丸+蜂蜜,化疗药物外渗的治疗(一),抗癌药静脉渗漏的解毒方法,化疗药物外渗的治疗(三),抬高患肢 溃疡、坏死皮肤进行清创换药或植皮 渗漏24h后,可行红外线、超短波等理疗 功能锻炼,普通静脉炎的处理,04 级静脉炎或02 级液体外渗的处理,在穿刺点及静脉走行部位发生红、肿、疼痛、静脉条索样改变或硬结时,粘贴超薄水胶体敷料或舒康博G,局部的肿胀、疼痛、

8、条索样变、硬结及组织水肿逐渐消失,35d摘除敷料,局部皮肤恢复正常。,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的处理,1.组织发生干性坏死者,用水凝胶外加水胶体敷料溶解痂皮,若痂皮较厚,可用刀片在上面划痕后,使其自溶清创,换药间隔35d。 2.痂皮变软后,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则进行切痂,若痂下仍是黄色坏死组织,继续用水凝胶外加水胶体敷料溶解坏死组织,换药间隔35d。 3.创面出现继发感染时,其周边皮肤红肿。先将坏死组织剪除,用纳米晶体银敷料涂抹水凝胶覆盖创面,外用水胶体敷料,换药间隔35d;创面坏死组织基本清除后渗液较多,用亲水纤维银敷料覆盖创面,外用水胶体/泡沫敷料,换药间隔35d。,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的处理,

9、4.伤口清创及抗感染阶段过后,若骨骼、筋膜、肌腱等外露,需用水凝胶薄层涂抹,再用藻酸盐敷料覆盖,外用水胶体/泡沫敷料,换药间隔57d ,直至骨膜、肌腱等被肉芽组织包裹;伤口有腔隙时,用藻酸盐填充条或水胶体膏剂填塞,外用水胶体敷料覆盖,换药间隔57d ;当创面被肉芽组织填充后,用藻酸盐或亲水纤维,外用水胶体/泡沫敷料,换药间隔7d。 5.当肉芽组织水肿时,剪除高出伤口周围正常皮肤的肉芽,用无菌干纱布压迫止血,若仍渗血,覆盖藻酸盐止血,外用泡沫敷料加压包扎,换药间隔7d。 总愈合时间28周。,总 结,输液前静脉及穿刺针的选择,以及刺激性、极限的渗透性、pH值、高渗性及化疗药物静脉滴注时 ,在不影响药物疗效的同时 ,减慢速度 ,大量稀释、调节pH值接近血浆 pH 值等。 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治疗时遵循的原则是及时缓解局部疼痛 ,积极预防或控制已经发生的感染。,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