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第15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771814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97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财务会计-第15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第15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第15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第15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级财务会计-第15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财务会计-第15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会计-第15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第15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本章要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与确认、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账务处理 本章难点 商业实质的判断 换入资产的成本按公允价值计量 涉及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账务处理,3,15.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15.1.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念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而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

2、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非经常性的特殊交易行为。,4,15.1.2 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内容,本章内容不涉及以下交易和事项。 1) 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 所谓非互惠转让,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无代价地转让给其所有者或其他企业,或由其所有者或其他企业将非货币性资产无代价地转让给企业。本章所述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企业之间主要以非货币性资产形式的互惠转让,即企业取得一项非货币性资产,必须以付出自己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作为代价,而不是单方向的非互惠转让。 2) 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和发行股票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 在企业合

3、并、债务重组中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企业以发行股票形式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其成本确定分别适用于其他相关准则,不属于本部分内容。,5,15.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15.2.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不论是哪一种交换,换入资产的成本都有两种计量基础。 1. 换入资产的成本按公允价值入账 (1) 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 换入资产的成本按账面价值入账 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换入资产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无论是

4、否涉及补价,均不确认损益;非货币性交易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换入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6,15.2.2 商业实质的判断,1. 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这种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2) 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3) 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2. 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 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这种情况是指换入资产对换入企业的特定价值(即预计未来现

5、金流量现值)与换出资产存在明显差异。,7,15.2.3 关联方之间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商业实质,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8,15.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15.3.1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1. 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 (1) 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按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2) 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收

6、支。固定资产的结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3) 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交易中涉及有关税费的,按相关规定处理。,9,15.3.1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2. 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 在以公允价值确认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发生补价时,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 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即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2)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即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10,15.3.2 以换出资产账

7、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1. 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 在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不涉及补价的,企业换入的资产应当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2. 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 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换入资产的成本应分别确定。 (1) 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其计算公式为: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 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其计算公

8、式为: 换入资产=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11,15.3.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多项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1.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换入多项资产的情况下,首先,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然后,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2. 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 1) 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9、 2) 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12,15.4 习 题,业务题 习题一 目的:练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资料:A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与B企业生产用的车床交换。A企业生产的产品的账面价值2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将均为225万元;B企业生产用车床的账面价值为250万元,已提折旧为25万元,已提减值准备为15万元,公允价值为210万元,在资产交换过程中发生车床搬运费6 000元。B企业另支付15万元给A企业。A、B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销售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A企业收到换入的车床作为固定资产核算,B企业收到换入的产品作为库存原材料核算。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10、,请分别对A、B企业做出会计处理。,13,15.4 习 题,习题二 目的:练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资料:甲公司以其离主要生产基地较远的仓库与离甲公司主要生产基地较近的乙公司的办公楼交换。甲公司换出仓库的账面原价为3 800 000元,已提折旧为500 000元,公允价值为3 600 000元;乙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4 500 000元,已计提折旧为900 000元,公允价值为3 700 000元。甲公司另支付现金100 000元给乙公司。假定甲公司换入的办公楼作为办公用房,乙公司换入的仓库作为仓库。甲公司、乙公司均未对换出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换出资产交纳相关税费为50 00

11、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请分别对甲、乙公司做出会计处理。,14,15.4 习 题,习题三 目的:练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资料: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为适应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将甲公司原生产用的厂房以及库存原材料,与乙公司的办公楼、小轿车交换(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甲公司换出厂房的账面原价为3 600 000元,已提折旧为300 000元,公允价值为3 500 000元;换出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1 000 000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 500 000元。乙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3 500 000元,已提折旧为500 000元,公允价值为3 500 000元;换出小轿车的账面原价为2 000 000元,已提折旧为900 000元,公允价值为1 000 000元,另支付补价500 000元给甲公司。假定甲公司和乙公司换出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并假定在交换过程中除增值税以外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的乙公司的办公楼、小轿车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乙公司换入的甲公司的厂房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换入的甲公司的原材料作为库存原材料核算。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请分别对甲、乙公司做出会计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