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本科内科护理学课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077152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本科内科护理学课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新版本科内科护理学课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新版本科内科护理学课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新版本科内科护理学课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新版本科内科护理学课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本科内科护理学课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本科内科护理学课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主要内容,概述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身体状况;主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病情观察及治疗配合。 学习难点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治疗配合。,注意,学习过程中注重联系解剖、病理生理等相关知识,运用分析、判断、归纳及比较等方法,加深对身体状况、护理措施的掌握,概 述,概念及临床特点 常见病因,一、上消化道出血的概念,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指在

2、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二、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 消化性溃疡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胃癌,二、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1.上胃肠道疾病,(1) 食管疾病和损伤 (2) 胃、十二指肠疾病 (3) 空肠疾病,二、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1) 肝硬化 (2) 门静脉阻塞,2.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二、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3.上胃肠道临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1) 胆道出血 (2) 胰腺疾病 (3) 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 (4) 纵膈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4.全身性疾病 血管性疾病 血液病 尿毒

3、症 风湿性疾病 急性传染性疾病应激性溃疡,二、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三、临床表现,1.呕血与黑粪:,一般为:恶心呕血黑粪,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粪,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粪。但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亦可仅见黑粪,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而出现呕血。,三、临床表现,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严重时呈休克状态:,头晕、乏力、出汗、心悸、口渴、心率增快、血压偏低、晕厥等,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压变小、呼吸急促、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心率加快、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休克未改善时尿量减少。,三、临床表现,3.发热(38.5 持续35

4、天),4.氮质血症,5.血象变化,护理评估,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状况 辅助检查,健康史,重点询问有无: 消化性溃疡、胃癌、肝硬化等病史 损害胃黏膜的因素 急性应激 既往出血史及治疗情况,身体状况,症状 1、呕血与黑便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3、发热 4、氮质血症 5、贫血 体征,生命体征如体温不升或发热、呼吸困难、脉搏细弱、血压迅速下降、脉压变小、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心音低钝;精神和意识状态如精神疲倦、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嗜睡、意识不清甚至昏迷;周围循环状况如贫血面容、皮肤发绀、肢体湿冷、颈静脉充盈等。,心理-社会状况,恐惧、紧张、焦虑、烦躁。 反复出血的病人产生悲观情绪。,辅助检查

5、,实验室检查: (1)血象:测定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等。 (2)其他:肝、肾功能,粪便隐血试验等,估计失血量及动态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判断治疗效果及协助病因诊断。,胃镜检查: 多在出血后2448h内做急诊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及对出血灶进行止血治疗,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检查方法。,X线钡餐造影检查: 在出血停止数天和病情基本稳定后进行检查。对明确病因亦有价值。,治疗要点,治疗原则: 补充血容量 止血 去除病因 防治并发症,补充血容量:,立即查验血型和配血。用生理盐水、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尽快补充血容量。尽早输入全血,以改善、恢复和维持

6、血容量及有效循环。,止血,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常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西、奥美拉唑等。 (2)内镜直视下止血。 (3)手术治疗 (4)介入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药物止血:常用血管加压素、生长抑素如奥曲肽 (2)三(四)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3)内镜直视下止血 (4)手术治疗,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体液不足 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失血后贫血、急性期禁食等因素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气囊长时间压迫食管胃底黏膜、气囊阻塞气道、血液或分泌物反流入气管有关。 恐惧 与呕血、黑粪等因素有关。 潜在并发症 失血性休

7、克。,护理目标,病人组织灌注量改善,生命体征平稳。 乏力改善,活动耐力增加。 食管胃底黏膜未因气囊受压而损伤,呼吸道通畅,无窒息、误吸发生。 恐惧减轻或改善。,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治疗配合 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一般护理,休息与体位: 活动性大出血时,绝对卧床休息,病人取平卧位、下肢略抬高30度,以保证脑部供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造成窒息,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及时给予吸氧。,一般护理,饮食护理 少量出血可适当进流质。 大量出血者暂时禁食,出血停止后2448h,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食,并应少量多餐。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

8、裂出血的病人,止血后限制蛋白质和钠的摄入。,一般护理,安全防范 当有活动性出血时,病人应由护士或家属陪同入厕或暂时改为床上排泄。,病情观察,病情监测: 观察呕吐物、黑粪的量、性质、次数;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等。估计出血量及速度;观察病人的全身症状,有无头昏、口渴、乏力、心悸等症状;观察静脉充血情况,肢体温度,皮肤和指甲的色泽;每小时的尿量,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记录。,出血量的估计,继续或再次出血的征象:,反复呕血。 黑粪次数及量增多,或排出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伴肠鸣音亢进。 在24h内经积极输液、输血仍不能稳定血压和脉搏,或经过迅速输液、输血后,中心静脉压仍在下降。,继续或再次出血的征象:,血红

9、蛋白、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在补液足量、尿量正常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原有脾大门静脉高压的病人,在出血后常暂时性缩小,如不见脾恢复肿大亦提示有继续出血。,治疗配合,用药护理: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尽快补充血容量。 配合医生实施止血治疗。 作好配血、备血及输血准备。 肝病导致出血者宜输新鲜血。 观察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三腔双气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三腔二囊管,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期的护理,1)经常抽吸胃内容物如新鲜血说明压迫止血失败,应适当调整 2)病人感胸骨下不适出现恶心或频繁早搏,应考虑是否有胃气囊进入食道下端,挤压心脏,应适当调整 3)如

10、提拉不慎,将胃气囊拉出而阻塞咽喉部引起窒息,此时应立即将气囊口放开或剪除三腔管放出气体 4)注意口鼻清洁,嘱病人不要将唾液、痰液咽下,以免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每日2次向鼻腔滴少许石蜡油,以免三腔管粘附于鼻粘膜 5)一般三腔管放置24小时后,食道气囊应放气1530分钟同时放松牵引,以暂解除胃底贲门压力,然后再充气牵引,以免局部粘膜受压过久糜烂坏死 6)出血停止后按医嘱定时从胃管内注入流质饮食,但必须确认为胃管后再注入,以免误入气囊,发生意外,心理护理,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 解答病人或家属的提问。 帮助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保持稳定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健康指导,疾病知识指导: 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减少再次出血的危险;教会病人和家属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诊。,健康指导:,生活指导: 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心境,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注意饮食卫生,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饥或暴饮暴食;避免粗糙食物、剌激性食物,或过冷、过热、产气多的食物、饮料等。,护理评价,病人出血是否停止,生命体征平稳。 活动耐力是否增加。 食管胃底黏膜是否因气囊受压而损伤,有无窒息、误吸发生。 恐惧是否减轻或改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