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意境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07619 上传时间:2017-05-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意象意境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诗歌意象意境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诗歌意象意境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诗歌意象意境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诗歌意象意境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意象意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意象意境(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源教学资源网 w w w .k y sy b o o k .c o m 第 1页 第 二 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 语文 第二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诗歌意象、意境(景象、画面、氛围)特点(四字术语概括)、手法(常见人物景物描写手法)、常见情感 考源教学资源网 w w w .k y sy b o o k .c o m 第 2页 第 二 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 语文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情感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因此,鉴赏古诗歌,首先必须把握古诗歌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

2、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主要从以下 4 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意象的含义及作用。 题型一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 一 ) 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考源教学资源网 w w w .k y sy b o o k .c o m 第 3页 第 二

3、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 语文 ( 二 ) 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 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常见设问方式】 1 这首诗 ( 词 ) 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 主人公 ) 形象?试加以分析。 2 诗 ( 词 ) 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 ( 或分析 ) 。 3 请简要概括 ( 或分析 ) 诗 ( 词 ) 中诗人 ( 作者 ) 的形象特点。 4 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析不等于概括,四字词语

4、概括特点(形象特点包括内在品质和外在容貌身份经历),若问如何描写 xxx人物和xxx人物作用、含义时要答手法和情感。 考源教学资源网 w w w .k y sy b o o k .c o m 第 4页 第 二 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 语文 【体验领悟】 1 ( 2 0 1 4 山东卷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居士:指文人雅士。 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问题:诗中 “ 陈居士 ” 的形象特

5、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答: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行为洒脱 情趣高雅 “ 楚酒困人三日醉 ”“ 爱把山瓢莫笑侬 ” ,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 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 ” ,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人物描写手法 考源教学资源网 w w w .k y sy b o o k .c o m 第 5页 第 二 部分 专

6、题九 第二讲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 语文 教你思维 1 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本题考查鉴赏的是 “ 人物形象 ” 。 要求我们分析的是 “ 陈居士 ” 的形象特点,因此要精心选取简练、准确的词语进行概括。 分析时,不能脱离两首诗的具体词句。 2 对于 “ 陈居士 ” 这一人物形象,在正文之外,命题人有没有给予我们其他的提示? 有。首先我们要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 “ 居士 ,指文人雅士 ” 的解释,据此,我们可初步判断出 “ 陈居士 ” 的形象特点。 3 诗句中有没有明确的直接描绘 “ 陈居士 ” 这一形象的语句? 有。两首诗中对 “ 陈居士 ” 动作、神态描写

7、的具体词句主要有 “ 楚酒困人三日醉 ”“ 亭角寻诗满袖风 ”“ 爱把山瓢莫笑侬 ”“ 醒来推户寻诗去 ” ,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出 “ 陈居士 ” 的形象特点。 考源教学资源网 w w w .k y sy b o o k .c o m 第 6页 第 二 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 语文 【方法点拨】 怎样解答鉴赏古诗人物形象类试题 审题 分清是诗中人物形象还是诗人自己的形象,是要求分析还是概括 答题基 本思路 以人物 ( 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 ) 、环境 (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情节为依据, 从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8、入手 一般 步骤 答题 模板 分析形象总括具体分析情感 或:分析形象具体分析情感总括 重点 对比、事件 总分模式答题 考源教学资源网 w w w .k y sy b o o k .c o m 第 7页 第 二 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 语文 【即时巩固】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 注 ( 唐 )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 ( 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 。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 析。 答: _ _

9、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诗中 “ 马不肥 ” 是说马瘦, “ 债多凭 剑与 ” 是说不单没有钱财,还有债务, “ 透卧衣 ” 是说衣服单薄,无钱购置御寒衣物。这都表明了邹明府为官勤于政务,衣食节俭,清正廉洁。 人物描写手法 考源教学资源网 w w w .k y sy b o o k .c o m 第 8页 第 二 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 语文 解析 诗中邹明府形象

10、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考源教学资源网 w w w .k y sy b o o k .c o m 第 9页 第 二 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 语文 2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塞 下 曲 戎 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 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注: 骎骎 ( q n q n) :马跑得很快。 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

11、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 答: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刻画了一位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情的边将形象。表达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苦难的同情,和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寄予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人物描写手法 考源教学资源网 w w w .k y sy b o o k .c o m 第 10页 第 二 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 语

12、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形象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 在秋天的夜晚,清冷的月光照着城楼上的戍边老将,他凝望着天空中的秋月,不禁想到万里之外的家人,心中涌起一阵凄楚之情。渐渐地,他的铁衣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霜花,他相依为伴的战马不时发出嘶鸣,似乎也在感叹戍边的岁久年深。秋月本为寻常之物,但与戍楼联系 起来,就暗示出了边将的思家之情。铁衣是边将随时披戴之物,覆以重重的霜花,足见边地之苦寒,边将的心情也可想而知。战马,更是边将不可分离的伙伴,连牲口也苦于久戍边地,更不必说人了。 考源教学资源网 w w w .k y sy b o o k .c o

13、 m 第 11页 第 二 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 语文 题型二 景物形象 ( 画面描述题、意境分析题 )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或者对某种意境的描述。要注意的是,诗中的景物作为 “ 意象 ” ,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已营造出某种意境。因而,对诗中景物形象的赏析,不能只停留在景物的形态等外部特征上,还应揭示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即所谓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 景象、氛围、场景 考源教学资源网 w w

14、 w .k y sy b o o k .c o m 第 12页 第 二 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 语文 常见意境特点举例 意境特点 举例 雄浑壮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 壮阔苍茫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李白忆秦娥 ) 苍凉悲壮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杜甫旅夜书怀 ) 闲适恬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 ) 清幽明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 明丽清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 其一 ) 萧疏凄寂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

15、 安谧美好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 王维辛夷坞 ) 识记 考源教学资源网 w w w .k y sy b o o k .c o m 第 13页 第 二 部分 专题九 第二讲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 语文 高远深 邃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晏殊蝶恋花 ) 淡雅幽远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秦观浣溪沙 ) 清冷幽静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王维过香积寺 ) 【常见设问方式】 1 这首诗 ( 词 ) 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2 这首诗 ( 词 )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这首诗 ( 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