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教学新课程卓越课堂中有效合作问题与改进(之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075254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6.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本教学新课程卓越课堂中有效合作问题与改进(之三)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学本教学新课程卓越课堂中有效合作问题与改进(之三)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学本教学新课程卓越课堂中有效合作问题与改进(之三)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学本教学新课程卓越课堂中有效合作问题与改进(之三)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学本教学新课程卓越课堂中有效合作问题与改进(之三)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本教学新课程卓越课堂中有效合作问题与改进(之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本教学新课程卓越课堂中有效合作问题与改进(之三)(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本教学:新课程卓越课堂中有效合作的问题与改进 “学本课堂教学策略”系列报告之三,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 龚雄飞 13996113966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建模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模式特征:学为中心、学为主线 三大方式:自学、 互学、 展学 围绕三大新学习方式来设计教学模式,学本课堂变革的三大难点,难点之一:基于“自学”的教育卓越行动 难点之二:基于“互学”的教育卓越行动 难点之三:基于“展学”的教育卓越行动,引子:“合作学习”的理解,合作学习是一个很现代

2、的课题,被誉为“西方教育近几十年来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一个最古老的命题,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指的就是合作学习的优势。,美国的课堂特别强调合作学习。这种合作的学习方式首先基于美国的国家意志。圣玛丽女子学校校长帕蒂。雷博士(Patty Ray)为我们作了一个美国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和全球化的报告,介绍了美国的教学大纲。美国的教学大纲强调五个方面: 第一,合作(指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合作形成团队的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贯连; 第三,创造; 第四,学术; 第五,综合。,美国的学校和中小学教师都普遍地坚决地执行美国的国家的意志。例如,我们走进圣.艾格尼斯学校,看到他们

3、的办学理念是四句话:第一,建立信仰;第二,努力学习;第三,沟通合作;第四,服务国家。他们就把“合作”作为学校的四大办学理念之一。,我们在考察哈奇森女子学校时,提问哈奇森女子学校的执行副校长萝瑞。斯坦顿博士:您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是什么样的?她回答:最有效的学习是建立一个学生的团队,这个团队有一致的目标和使命;团队中一定要有爱钻研和爱提问的学生,在质疑和思考中解决问题是最有效的学习。她们把合作学习当作高效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合作学习同时也是一个最古老的命题,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指的就是合作学习的优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一是学生的“

4、盲点”,合作补充把“盲点”做亮; 二是学生的“误点”,合作纠错把“误点”做对; 三是学生的“弱点”,合作总结把“弱点”做强。,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

5、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具体目标,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A:合作对象上边缘化现象 B:合作深度上浅层化现象 C:合作效能上低质化现象,一、小组建设的基本技能与问题诊断 二、合作互学的过程改进与

6、策略优化,一、小组建设的基本技能与问题诊断,1、小组规模人数影响合作 2、分组方法文化影响合作 3、成员分工组织影响合作 4、座位调整空间影响合作,问题1、小组规模人数影响合作,1.小组规模越小,学生就越难以逃避责任,从而不得不对小组做出自己的贡献。小组规模越小,学生努力的可见度就增加了,因此使得他们更有责任感。 2. 小组的人数较少,就无需花太多的时间来组织小组,小组活动运作得也更快,而且每个成员有更多的表达自己意见的时间。 3.小组的规模越小,越容易察觉学生一起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当小组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小组协调和组织的问题,小组成员间未解决的冲突的问题,权力和控制的问题,无所事事而坐等他人

7、干活的问题,还有其他一些学生一起学习时会遇到的问题,都会更加显而易见。小组规模足够小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平等地参与小组活动。,4 .每增加一个小组成员,帮助小组成功的资源也增加了。当学习小组的规模增大时,能力、专长和技能的种类,思考获得和加工信息的数量,以及观点和视角的差异性,都会有所增加。 5 .小组规模越大,越要求小组成员具有合作的技巧。两个人的时候,学生要处理两个交互作用。在3人的小组里,一共要处理6个交互作用。在4人的小组里,有12个交互作用要处理。当小组的规模增大的时候,处理小组成员之间交互作用所需的人际和小组技巧,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微妙。 6.小组的规模越大,

8、小组成员之间的两两互动机会越少,最终小组的凝聚力越低。,我国小组规模的常态6至8人,走进美国的任何一所中小学,我们看见最多的就是美国孩子开展合作学习的情景。这是哈奇森女子学校的一年级孩子课堂的合作学习情景。,这是孟菲斯大学附小三年级学生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情景。,这是黑尔.森保罗高级中学的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情景。,这是罗森学校高中学生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图为罗森学校高中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罗森学校高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情景(图1为独立自学,图2为合作互学)。,这是圣乔治高级中学学生三人小组开展合作学习的情景。,这是圣乔治高级中学学生三人小组开展合作学习的情景。,美国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态化行为

9、,学习者学习中的合作行为表现为一贯性的学习策略与学习倾向,不是表演秀和花瓶式的点缀。在美国的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好像不需要任何特别的技巧,一切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学习文化。这与中国的课堂简直是天壤之别。不夸张地说,离开合作,美国的学生简直无所适从;要求合作,中国的学生简直无所适从。 这和美国中小学合作小组的规模3-4人是有很大关系的。,社会惰化作用 20世纪3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森格尔曼曾作过一项“拔河实验”,以对不同规模群体的人在拔河时所施加的力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参加拔河的人数越多,每个人出的力就越小。当一个人拖拽绳子时会施加63千克的力量,然而,在三个人的群体中,平均每

10、个人所施加的力量会降到53.5千克,而在八个人的群体中会降到31千克这比一个人单独工作时付出努力的一半还要少! 1979年,拉坦内及其同事在一项“拍手和欢呼的实验”中,也发现了相似的现象。在这项实验中,他们要求被试拍手和欢呼,并测量了每个人产生的声音强度。结果发现,随着群体中人数的增加,每个人发出的声音减小。这表明,在有他人参与的情况下,个人的努力程度减小了。 森格尔曼的“拔河实验”和拉坦内的“拍手和欢呼的实验”说明了组织的社会惰化作用。所谓社会惰化作用,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明显减少。,我们对小组规模的调整由6至8人减为3至

11、4人。,科学分组 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所谓“组内异质”,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3-4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合作学习的开展常常基于知识互补、感情相融的条件。,问题2:分组方法文化影响合作,学生在互学过程中是否全员参与有效参与? 关于学生合作互学的问题诊断与分析 “互学”片段一 学生之间的排斥与被排斥关系(为什么把她们分在一个小组)科学调控分组与合作文化的培育。 “互学”片段二 “互学”片段三,华盛顿合作定律指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人力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

12、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决定谁将要跟谁在一起学习。可以保证非成就取向的学生在每个小组中都只占少数,或者可以保证不把容易引发分裂的学生分在一起。我们最喜欢的方法之一就是为每位被孤立的学生提供小组的支持。可以要求学生列出三名他们最想在一起学习的同学的名单。从他们列的名单中,你可以计算出每名同学被其他同学所选的次数,从而确定班级中的被孤立者(没有被任何同学选中的学生)。面临这种危险的学生需要你的帮助。找出班中社交上最受孤立的学生后,可以安排另外两名社交技能最好、最受欢迎、最愿意支持他人且最细心的学生,与他

13、一起学习。然后你找出第二受孤立的学生,依此类推。通过这个方法,你可以尽可能地使被孤立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并且和同学们建立积极的关系。你要保证在你的班上,没有一个学生被遗弃、被拒绝或者自认为不属于任何团体。,合理分组影响小组文化的形成 第一、小组成员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小组交流通畅的心理条件。 第二、小组成员形成积极的心理互赖是小组文化形成的重要标志。,小组合作需要文化的润泽。 为了培养小组合作文化,很多学校开展了“小组合作 我的组长(组员)”征文比赛,项目分工式的合作 小组长、资料员、记录员、纪检员、发言人分工复杂,职责繁杂。 问题互助式的合作 1、行政小组长 行政小组长的组织活动可以大

14、致分为2类: 一是控制性行为:约束、督促、秩序维持; 二是协调性行为:协调、疏通、解决争端; 2、学科小组长 主要是建构性行为:组织交流讨论、安排发言顺序、汇总小组意见。,问题3:小组分工组织影响合作,问题4:座位调整空间影响合作,需要考虑2个关键因素:第一、给学生自由展示留出快捷通道,方便每一个学生自由进出,方便教师走近每一个孩子;第二,方便学生自由交流,并促进学生团队归宿感的形成,促进深层次协作文化的形成(组训、组徽、公约、制度等)。,课堂上的互动模式,单向型,双向型,多向型,成员型,二、合作互学的过程改进与策略优化,合作学习有高下之分,我们要特别关注合作学习的两种情况: 一是把假合作改进

15、为真合作; 二是把浅合作改进为深合作。,一是把假合作改进为真合作; 假合作与真合作如何区分? 主要由合作的问题决定。合作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因此,问题的质量就会决定合作学习的智能含量。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有两个特征: 1、从学生视角判定真问题。 个体解决问题的难度合作学习的问题难度小组解决问题的难度 2、从教学视角判定主问题。,假合作合作的问题: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文汇学校语文视频案例分析) 真合作优化合作问题,提高学习智能 (基于问题、高中物理案例),与诗同行 给诗加“腰” 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腰不够美。”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是个佳句,但是仍然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