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历史转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075152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历史转折》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历史转折》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历史转折》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历史转折》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历史转折》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历史转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历史转折》(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五级中学 燕海霞,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导入新课,走进新时代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啊 我们意气风发走进那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 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 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啊 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2、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什么是工业革命?,请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 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讨论:,动脑筋 全国人民是如何 破除“左倾”思想的 束缚的?,光明日报发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目的: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内容: 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意义: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大讨论的性质),为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结束:文化大革命结束 要求:群众要求纠正文革“左倾”错误 坚持: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 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一.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召开时间、地点:,会议主要内容:,伟大历史意义:,动手动脑 自己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实行改革开放,伟大 决策,思想 路线,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政治 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组织 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三方面完成了重

4、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这三方面具体不同?,合作探究:为什么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的,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4.重大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中

5、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讨论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 议有哪些?,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和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分别开创了什么道路?共同点是什么?,归纳,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邓小平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共同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二次 重大转折的会议:,1第一次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2. 第二次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 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思考题: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

6、变,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据此请回答: 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每次巨变产生的伟人分别是谁?,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 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欣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的必要性,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广大农民的的生产积极

7、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主要原因,安徽、四川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向全国,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经过:,群众自行发动: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徽凤阳县犁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社员的代表聚集在村里一间屋里秘密写下了一张契约。在契约中,每户农民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粮食任务,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功,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如发生意外,社员保证把干部的小孩养活到18岁。18个农民在保证书上按了指印或图章,之后他们把牲畜、土地分到每户手中。,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抉择 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如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

8、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材料: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改革以后,新娘愿意进凤阳吗? 为什么?,材料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材料二: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 5.02亿斤,1981年产粮 6.70亿斤,1982年产粮 7.15亿斤,农民露出笑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3、责:,保证国家、集体的,2、权:,土地的使用权,4、利:,剩

9、下的都是自己的,1、主要形式:,包产到户,二、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影响?,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提供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含义:,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变革不变质,改革不改向”,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前提,改革的内容,根本目的,思考: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土改后农民个体所有制,三大改造后为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欣赏歌曲,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

10、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材料: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1978-12,材料: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的谈话,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呢?,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原因: 2、过程: 3、格局: 4、特点:,设立经济

11、特区 开放沿海城市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开放内地城市,经济特区(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沿海开放城市(线),沿海经济开放区(面),内地(多方位),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海南,多层次 有重点 点面结合,浦东,经 济 特 区,对外开放特点,改革前后深圳的对比,“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厦门,深圳,珠海,海南,汕头,从小岗到深圳, 从生死文书到杀出一条血路, 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历史的回音,不怕风险

12、,敢闯敢干,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有何不同?,1、前提不同。 当今的对外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完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国力增强的前提下主动进行的; 旧中国的开放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丧失的前提下的被动开放。,探究活动,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有何不同?,2、性质不同。 今天的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为了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旧中国的开放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为了向中国输出商品、掠夺中国而提出的。,探究活动,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有何不同?,3、结果不同。 今天的开放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 旧中国的开放是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探究活动,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