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国古代史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748584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7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中国古代史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中国古代史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中国古代史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中国古代史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中国古代史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中国古代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中国古代史(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的复习,中国古代史的复习要点 1要从单元知识、单元知识结构和单元知识综合方面抓好单元复习。要求能准确掌握单元历史发展的主线及其相关的主体知识。 2要从前因与后果、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具体与抽象的辯证关系,抓好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要求能初步运用辯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其发展的规律。 3要从对比、综合、分析、评价、说明论证方面抓好阐释历史、解决问题的技能训练,要求能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阐释历史的规范。,关于单元历史发展的主线及其相关的主体知识。 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 1、禹子启由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建立夏朝,建都阳城

2、,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夏朝的建立,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 商是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发兵讨桀灭夏,定都亳,后来,盘庚迁都殷。商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周是商的属国。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周是地域空前广大的国家。 2、西周的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周天子土地制度。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等国。,3、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由于生产力有显著的提高,此时的社会经济、交通、城市建设都有较大的发展。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不断融合。特

3、别是通过改革和变法,确立了封建赋税制度、土地所有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相关的法律制度,从而使社会顺利地跨入新的封建社会时期。 5、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社会经济出现了飞跃发展的态势。,本单元的知识切入点是生产力的变化,商、西周,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木、石、骨、蚌、少量青铜,粪肥、草木灰、绿肥,青铜铸造,玉器加工,纺织业,陶瓷业,漆器制造,交通工具,商业,城市兴起,铁制农具,牛耕使用,灌溉技术,水利建设,商业繁荣,城市发达,冶铸业,漆工艺,纺织业,煮盐业,酿酒业,考工记,春秋战国,中心城市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政治的改良和

4、变法,生产的发展,科技文化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井田制,分封制,“相地而衰征”,“初税亩”,县制,中央集权制,“百家爭鸣”,诗、散文、艺术,天文、物理、医学,衣、食、 住、行,第二单元 秦汉 1、秦始皇确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官僚制度、行政机构和秦律,从制度上保证了封建皇权的专制,这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皇权的强化或是弱化,都直接影响了当时政局的治乱和经济发展的兴衰。 2、秦朝的统一和巩固统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两汉初期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一方面重整封建统治秩序,另方面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缓和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两汉时期的经济

5、发展主要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在较长时期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南方的越族地区除珠江流域稍好之外,其他地区尚处于未开发的状态。,3、秦汉时期的民族交往常以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开发,设立管治的机构为重要形式。此时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关系的时战、时和,但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民族间的战争客观上推动了双方的接触和交流,加速民族融合;而民族的融合和交流,使北方中原地区的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传入边疆地区,带动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进步。 4、秦汉时的对外交往处于初始阶段。主要反映在丝路的开辟,政府间的往来,中国对外商业贸易得以开始发展。 5、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秦汉文化具

6、有反映其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四大特点。秦汉文化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知识切入点是国家的大一统,秦 朝,实现 全国统一,巩固 统一,政治措施 经济措施 文化措施,两 汉,并行郡县制 和封国制,加强 中央集权,刺史制度,解决 王国问题,察举制度,编户制度,加强对西域、 西南夷、百 越的管治,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综合 国力 增强,发展了对友好外关系,促进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第三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反映了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社会特点。 2、东晋南朝时,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农业、

7、手工业的生产技术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迅速发展并占有重要地位。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我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成就巨大。这时期的文学艺术等都反映了民族融合的社会特点。,知识切入点是经济发展,经 济 类 型,江南 经济,中原 经济,士族庄园经济,各民族经济,长江流域,岭南,闽江流域,三吴地区,迅速 发展,恢复发展,曹魏、北魏,过度 发展,占重要地位,开发和发展,西北嘉峪关 河西走廊 辽东地区,南北经济 趋向平衡,寺院 经济,产生严重 消极作用,统治者劝课农桑,北方人口南迁,民族融合,工具和技术的进步,经 济 发 展,农业、丝织业、 冶炼、制瓷、 造纸、商业,作 用,

8、社会趋于安定、促进统一,推动科技文化的发展,第四单元 隋唐 1、隋的统一,使社会安定下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的融合。隋文帝和唐初统治者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实行革新和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2、唐朝前期经济的繁荣,主要反映在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三个方面,而城市的发展则是商业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3、唐代统治者推行“怀柔”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唐的疆域空前广大。 4、唐是当时世界上势力强大的帝国。唐政府对外交往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加上对外水、陆交通发达,唐与亚洲、欧洲各

9、国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5、隋唐时,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取得了新的成就,尤其是唐文化全面辉煌,泽被深远是“中华文化圈”的源流,对亚洲文明的发展和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深远的影响。,知识切入点是革新和全盛,隋唐制度的革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相权被一分为三,皇权加强,提高了工作效率,标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选的 官一 制大 度进 步,历朝沿用,影响深远,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完善发展 武则天 唐玄宗,抑制门阀 广揽人才 提高素质 加强集权 稳定政局,府兵制,租庸调制,两税法,隋文帝改革府兵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唐太宗调整、健全府兵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

10、权,唐玄宗实行募兵制,随着均田制的破坏 武则天至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有利于生产发展,导致军阀的形成,募兵制,加重军费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发展了生产,保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轻徭薄赋,扩大税源,保证税收,放松对人丁的控制,隋唐的全盛,国家统一 政治改革 经济改革 军事改革,多民族国家巩固,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文化空前繁荣,发展对外 友好关系,影响后世,封建社会全盛,在东亚形成中国文化圈,边疆地区经 济文化发展,第五单元 宋元 1、唐灭亡后,出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宋太祖总结唐后期以来的教训,把地方的政权、财权、兵权收归中央,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问题。北宋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缓解财政危

11、机的作用。宋元的改革和变法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制。 2、我国南方经济自西晋末年起,逞现上升的趋势发展。唐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宋元时期,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北宋东京的繁华、南宋的海外贸易反映了宋代商业发达的状况。,3、两宋时,各民族政权的并立,出现长期不间断的战争,但也有出现和平安定的时候,民族间有频繁的经济交往。各族人民间的友好相处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其实,民族间的纷争可视为民族融合的前奏,而各民族间的相互学习,经济、文化交往,共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宋元时,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为海外贸易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12、统治者重视和采取鼓励政策;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居世界前列;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成为促进海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5、宋元时期,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不断融合,对外贸易和对外交通便利,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些都为宋元文化高度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宋元文化是在隋唐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础雄厚和起点高。这是宋元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 6、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在北宋,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其特点是学习风气活跃。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应运而生。同样,宋元城市文化的产生、发展、繁荣,客观反映了宋元商业经济的发展。,知识切入点是

13、继续革新和继续发展,宋太祖加强 中央集权的措施,集中军权,集中行政权,集中财权和司法权,发展科 举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扩大政权基础,维护国家统一,整顿吏治,“厚农桑”“减徭役”,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理财、军事、教育方面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的局面,改革不到一年被废止,元世祖加强 中央集权的措施,健全统治机构,实行行省制度,巩固全国的统一,继续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全国经济的重心转移到南方,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超过前代,各民族进一步融合,科技文化有突出成就,在世界上继续处于领先地位,对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第六单元

14、明清 1、朱元璋及其后继人进行的政权建设,先从地方开始,继而在中央实行机构改革,使皇帝成为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封建专制统治的独裁者;特别是组建特务机构,采用八股取士制,使自秦始皇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已经强化到空前的程度。这些措施一方面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关系,使国家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但另一方面又阻滞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进步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2、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商品经济繁荣的重要条件。商品经济发展空前活跃,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产生的次要的、非主流的经济。它对封建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瓦解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生起了刺激

15、的作用。 3、在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中,总是相互依存的。民族友好交往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之间虽有过战争,但它毕竟是兄弟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在封建社会里,这种民族矛盾斗争的实质是阶级矛盾斗争。一般而言,任何民族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战的战争都是进步的,同样的为反抗剥削和压迫而进行的战争都是正义的。,4、明代中后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主要是反对维护封建制度的孔孟之道,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由于封建王朝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由于推行“闭关”政策,使中国民主思想与世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潮流脱节,所以

16、这种进步思想未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一定的影响。 16世纪20年代开始,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在中国传教布道的同时也向中国介绍了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文化知识,客观上促进了西方科技知识的传入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知识切入点是明清的强盛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官制,明太祖,制定大明律,加强特务统治,实行 八股取士,清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明 营建、迁都北京,清 建立全国统治,中央政权同边疆地 区的关系空前加强,封建经济进一步繁荣,明清调整 生产关系,明 推行一条鞭法,清 更名田和地丁银制度,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发展,对外关系的新进展,明清的文化承古萌新,明 郑和下西洋开展主动外交,戚继光抗倭斗争胜利,清 郑成功打败荷兰,收复台湾,康熙帝抗俄斗争胜利,明清西方传教士东来,中西文化交流频繁,清 实行闭关政策,限制对外贸易,集大成的科技著作 和大型图书问世,市民文学的兴起小 说成为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